小编希望高校能够多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让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 篆刻从商代至今,是和书法、绘画一样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习篆刻可以开拓艺术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弘扬工匠精神,研习传统文化。 同济大学通识课程《篆刻艺术》从2007年9月开设至今已近10年,课堂教学注重实践,一直深受着同学们的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济学子们的匠心情怀。 准备工作 篆刻工具材料: 篆刻刀、印石、印床、印谱、砂纸、连史纸、印泥、小毛笔、墨汁等 步骤 磨平印面、写印稿、运刀制作、钤印 铁石相磨自有声,刀锋墨韵总天成。 秦汉印系 秦汉印经历了400多年的统一局面,经济、科学、文化方面,无不超越前代。印章的成就也十分突出,精美的形制、钮式、印章文字的处理,章法的多样变化所包含的的艺术美形式,一直被后世篆刻家们奉为圭臬。 古玺文字 古玺文字主要指战国古文,其文字结构变化较大,体势错综参差。这几枚是同学以大篆字体仿创古玺印的作业,印风敦厚、淳朴,与字意较为吻合。 楷书 汉晋印中偶见,宋元私印常用楷书入印。这几枚并非常见的篆书入印,而以楷书、草书入印。其“百年土木”借鉴先秦印面界格,庄重而经典。 元朱文 起源于宋代,是伴随着宋、元时期文人印章的兴起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其风格静雅秀逸,工致隽美。 九叠篆 隋唐以后宫印印文笔画渐多曲叠,称为九叠篆,沿用至金、元、明、清时期。同学的九叠篆为课外作业,稍显稚嫩,却也是精工细作。 浙派篆刻 浙派篆刻——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开创,博采众长,不主一家。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 徽派篆刻 ![]() 满白文 满白文笔画较粗,红底仅留一线,这类印典雅端庄、气息高古、布局平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