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鸿墨轩3dec 2017-09-08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书法屋 

猛戳上方蓝字,关注书法屋

书法创作中的章法,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而字距与行距的处理,往往是章法处理中的一个关键,处理好字距与行距,往往能使一件作品增色不少。经典书法作品中行距与字距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五类:

(1)行距宽于字距式

这种写法应用最广,就是说,竖行上下之间的字距很小,空格约占字的十之二三,左右之间行距较宽、约占字格宽度的二分之一,这种写法分行特别明显,典型的如唐代陆柬之书《文赋》,明代董其昌则在此基础上将行距拉得更开,显得更为疏朗有致。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唐)陆柬之《文赋》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明)董其昌《罗汉赞》

(2)行距字距均等式

在碑帖中,这是最常见的格式,唐碑和魏碑采用同等大小的字格,字距也就是行距,像魏碑中的《治平公造像》还直接地把正方形的格线刻了出来或用乌丝栏的界格,唐代楷字利用这种格式写得规矩严紧、写篆字亦可用这一格式,初学书法多采用这种格式。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董美人墓志》

(3)行距窄于字距式

这一种格式,大量存在于汉代碑刻中,虽然仍是竖写形式,左右平齐,看去很像横写式的行距,汉隶中的《礼器碑》、《曹全碑》、《鲜于璜碑》等都是这样的形式。这是由于汉隶的大部分是扁体字,很自然地造成字距宽,而行距反而变窄。像邓石如和赵之谦写隶字也常用这一格式。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鲜于璜碑》

(4)有行无距式

我国最早的书体甲骨文和金文就是有行无距式,金文中有少量字距是整齐的(如《虢季子白盘》),但多数虽每行字数相近,而字距并不按格书写,到小篆《秦诏版》,也还保持着这种生动活泼的写法,字的大小伸缩很大,不受字距格框的局限。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秦诏版》拓本

晋代的王羲之继承了这一传统,行、草书都是有行无距的排列,可以看出他反对那种字字如算子,毫无大小变化的写法,为后来的书法评论家所赞许。当然有的草书体如章草字,属于独草,两字间不能相连,且字距分明、不可采用今草的写法。这种格式在写诗词、草稿、书信、报告以至条幅或对联时都可以运用,是使用范围相当广泛的一种格式。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晋)王羲之《十七帖》(宋拓本)

(5)无行无距式

甲骨文中有些部分好似信手刻成的,所以排列得既无行又无距,这种写法是比较少见的。一些大篆中也可见这样的章法。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草书则更多见这种章法。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甲骨文拓片

当然,以上的分类不足以概括所有的经典法书字距行距的处理方法,比如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异于其他法帖,呈现出一种行距字距都较大星罗棋布的格局。

处理好字距与行距,章法不再是障碍!

(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行距字距的处理,还是要具体到作品来进行合理的布局,多模仿、多尝试,相信你也能找到自己合适的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