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期存款与现金锐减3万亿 这些钱去了哪里?

 yh18 2017-09-08

央行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7月份的个人活期存款和现金总额比2017年1月底的数据减少3万亿元,而2016年同一时期却只减少了1500亿元,2017年减少的金额是2016年同期的20多倍。这3万亿现金去哪了?

3万亿去哪了?

如果是小打小闹的数据变化,可能没人会关注,可是3万亿这么庞大的数字变化,一定说明有问题,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其实,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现金的需求量大幅减少。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以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大支付巨头的大力推广,中国目前绝大多数零售领域已经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无现金社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全球趋势来看,北欧的瑞典、挪威、丹麦等国家正快速走向无现金时代,其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现金使用频率也都在逐渐减少中。在生活中的直观感受也非常明显,去银行取现金的频率已经越来越低了,吃饭、购物,基本都使用手机支付,很多时候出门都不用带钱包了,一台手机在手,支付无忧。以后,可能钱包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差,但是能装手机的手包生意可能会越来越好。

除了支付手段的改变,理财观念的改变也是现金和活期存款减少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利率的不断攀升,定期理财数额增长迅猛。从个人定期及其他存款数据来看,2017年1月这一数据为37.93万亿元,此后在3月份大幅增长至了39.55万亿元。7月份相比3月份虽然有所下滑,但仍有39.15万亿元的规模,比1月的37.93万亿元增加了1.22万亿元。而“宝宝们”收益率的回升,也加速了存款大挪移。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1月货币基金规模为3.61万亿元,3月和6月分别增加到4.03万亿元和5.11万亿元,7月更是进一步飙升到了5.86万亿元。更加前卫的朋友,可能还会选择拓宽投资渠道,比如在个人市场很普及的P2P理财。今年以来,P2P网贷规模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月份,P2P网贷行业单月实现了2209.92亿元的整体成交量,到了7月份,该数字上涨至2536.76亿元,增加了14.8%。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案例。

案例一:刚工作一年的白领A女士,在7月份便将自己工作一年攒下的收入3万元由活期转成了定期。这笔钱是她工作第一年的买房基金,一直都有想转定期的计划,毕竟活期收益太低,买其他理财产品的话风险我现在暂时无法承受,还是定期最安全。这代表了风险厌恶型的一类人群。

案例二: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B先生,便把工资收入的一半,用于购买了余额宝。该货币基金无门槛,存取灵活,赎回速度快,收益甚至超过了银行定期存款,这是人们选择它的最大原因。这代表了年轻一代理财观念的改变。

案例三:某公司高管,一直以来,存放在活期里的钱都不多,闲钱差不多都用于投资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包括P2P。一方面其收益较高,通常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另一方面其安全性能得到保证,只要选对合规度高的靠谱平台,便能稳健增收。这代表了高净值人群的一种理财方式。

从上面3个案例可以发现,无论风险厌恶型人群还是风险喜好型人群,都对这种乾坤大挪移现象做出了贡献。这些“钱”能不消失吗?

对于“钱”来说,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消失,只是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我们正在经历一种货币变革的时代,一切都变得更方便,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而就在这种变化中,能抓住商机的人,一定会有不错的收益。本期杂志还会为大家介绍在“无现金”时代的投资理财机会,欢迎读着翻阅。

消失了3万亿,央行怎么看?

2017年7月份的个人活期存款和现金总额比2017年1月底的数据减少3万亿元,这3万亿元并非不翼而飞,而是转化成了另一种货币形态—数字货币。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支付的普及,数字金融行业迅猛发展,微信和支付宝都是数字金融的巨头。

不过,对于央行来说,数字金融的发展既突然,又充满挑战。适应趋势和潮流,数字金融不可能被取缔。但随之而来的监管问题和货币政策调整可能让央行比较苦恼。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关注的是货币供应量、银行贷款以及社会融资总额。而数字金融的高速发展令越来越多的资金在银行体系外运转,这就可能影响央行对货币数量的度量以及调控。比如余额宝现在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1.45万亿元,这笔钱应该计在M0中,但其流转就不会再影响M1和M2。更重要的是,余额宝中的钱究竟算现金还是资产?这两者之间可以瞬间实现转换,因此,数字金融的发展可能导致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能力下降,甚至令货币流转速度加快。这些都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挑战。

而从风险角度来看,数字金融风险传导既快又广。虽然现在很多数字金融平台的规模相对较小,但也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如e租宝事件曾经涉及90万人的500亿元。实际上,数字金融平台不论大小,往往有两个很重要的风险特征:其一,参与者对风险的识别和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其二,一旦出现问题,风险传导速度非常快,而且跨行业、跨区域。也就是说,数字金融发展加大了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如果监管部门仍然沿用过去的监管方式,比如定期的信息披露和现场检查等,很可能无法及时防范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并不确定。几乎所有的数字金融机构都声称在使用大数据分析支持金融决策。但事实上有很多机构要么没有数据,要么不会分析,“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机构确实在努力的构建大数据库,但如何既能利用大数据又合理地保护个人隐私,在这方面尚无现成的行为规范。而如果一些商业机构真的拥有了完整、全面的大数据信息,又如何保证公众不担忧经济、社会甚至个人的安全?另外,大数据分析支持金融决策会让金融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加剧还是减弱?现在很多数字金融公司都在尝试智能投顾的方法帮助老百姓做财富管理,如果一个或几个大数据分析公司同时为几千万人提供投资建议,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或者说理财可以用机器替代了吗?

另外,当前分业监管的框架很难适应已经具有混业经营事实的数字金融行业。目前看来,中国分业监管的框架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但混业经营已经是数字金融行业的常态,以蚂蚁金服为例,它拥有银行、支付、基金、保险、股票等几乎所有领域的金融牌照。其实京东金融、陆金所等也都是混业经营状态,即便很多小平台也有很多交叉业务。但问题是,当前分业监管的框架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政策协调机制,沿用这个监管框架来监管数字金融行业,很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导致新的金融风险。更为严重的是,不少数字金融业态还没有很好的被监管政策覆盖。

如何监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数字金融机构,目前也没有现成的方法。不过,如果看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五家数字金融公司,就会发现其中四家都是中国的机构。这四家公司对中国的数字金融行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对中国的总体金融稳定会有什么影响?假如国内的一些数字金融机构具有系统重要性,那又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监管?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很好的答案。

因此,面对数字金融,目前最紧张的可能是央行。这半年消失了3万亿,之后可能还会加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号:同了个道(moneycreat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