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秋风冽——论秋季八月养生

 孟溪ProbeT连山 2017-09-09

文章來源|古籍  圖片來源|網路©歡迎轉載,但須注明【來源:丰道人曰:(IDwangshiyen1)


《礼记》:“西方曰秋,秋者,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也。”

《太元经》曰:“秋者,物皆成象而聚也。”

《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淮南子》曰:“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

《汉律志》曰:“少阴者,西方也。西者,迁也,阴气迁落,万物敛,乃成熟也。”当审时节宣,调摄以卫其生。

立秋,金相;秋分,金旺;立冬,金休;冬至,金废;立春,金囚;春分,金死;立夏,金殁;夏至,金胎,言金孕于火土之中也。



█ 秋季摄生

  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肺盛则用呬以泄之。立秋以后,稍宜和平将摄。但凡春秋之际,故疾发动之时,切须赡养,量其自性将养。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惟宜针灸,下利,进汤散以助阳气。

  秋季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气,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金匮要略》曰:“三秋不可食肺。”

  《云笈七签》曰:“秋宜冻足冻脑,卧以头向西,有所利益。”

  《养生论》曰:“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五脏俞穴皆会于背,或令人扇风,夜露手足,此中风之源也。若觉有疾,便宜服八味地黄丸,大能补理脏腑,御邪。仍忌三白,恐冲药性。”

  “秋三月卧时,头要向西,作事利益。”

  《本草》曰:“入秋小腹多冷者,用古时砖煮汁热服之。又用热砖熨肚三五度,瘥。”

  《书》曰:“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禁早服寒衣。”

  “秋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收敛之令,人当收敛身心,勿为发扬驰逞。”

  《书》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又曰:“立秋日勿宜沐浴,令人皮肤粗糙,因生白屑。”

  又曰:“八月望后少寒,即用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养生书》曰:“秋谷初成,不宜与老人食之,多发宿疾。”



█ 八月事宜

秋月气数主属之图 


  《孝经纬》曰:“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后十五日,斗指酉,为秋分,阴生于午,极于亥,故酉其中分也。仲月之节为秋分,秋为阴中,阴阳适中,故昼夜长短亦均焉。律南吕,南者,任也,吕者,助也,言阳气尚有妊,生阴助阳成功也。辰酉,酉者,(纟酉)也,谓时物皆(纟酉)缩也。”《提要》曰:“八月为桂月,为仲商。”

  《玄枢》曰:“天道东北行,作事出行俱宜向东北,吉。不宜用酉日,犯月建,不吉。”

  《荆楚记》曰:“是月初十日,以朱砂点小儿额上,为之天灸,以厌疾也。” 

  《纂要》曰:“十九日拔白,永不生。初二、初四、十五、二十五同。”

  《云笈七签》云:“是月行路间,勿饮阴地流泉,令人发瘴脚软。”

  “社日,人家襁褓儿女俱令早起,恐社翁为祟。与春社同。”

  《田家五行》曰:“侵晨用磁器收百草头上露,磨浓墨。头痛者点太阳穴,劳瘵者点膏肓之类,谓之天灸。”

  《杂纂》曰:“是月采百合,曝干蒸食之,甚益气力。”

  《千金月令》曰:“此月可食韭菜、露葵。”

  《齐谐记》曰:“八月初一日,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露以洗眼,眼明。是日可修逐邪斋。”

  《述仙记》曰:“八月一日以绢囊承取柏树下露,如珠子,取拭两目,明爽无疾。”

  《云笈七签》曰:“是月八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二十二日沐浴,令人无非祸。”

  《纂要》曰:“是月初三日、初七日宜沐浴,令人聪明。二十五日宜浴,却病。”

  《图经》曰:“八月楮实子红熟,甲子日采来,水浸去皮瓤。仙方单服其实,水服二钱,服久乃佳。”

  又云:“采柏子,晒干为末,服方寸匙,稍增至多。欲绝谷,恣意取饱,渴则饮水,久服延年。”

  《云笈七签》曰:“二十五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 八月事忌

肺神图


  《千金方》曰:“勿食萌芽,伤人神胆,喘悸,胁肋气急。勿多食新姜,勿食生蒜,勿食猪肺,及饴和食,令人发疽。勿食雉肉,勿食猪肚,冬成嗽疾。”

  《本草》云:“勿食獐肉,动气。勿食芹菜,恐病瘕,发则似颠,小腹胀。勿食生蜜,勿多食生果,勿食鸡子,伤神。勿食蟹,霜降后方可食。蟹盖中膏内有脑骨,当去勿食,有毒。”

  《云笈七签》曰:“起居勿犯贼邪之风。勿多食肥腥,令人霍乱。”

  《千金月令》曰:“秋分之日勿杀生,勿用刑,勿处房帷,勿吊丧问疾,勿大醉。君子当斋戒静专以自检。”

  “二十九日忌远行,水陆不吉。”

  《云笈七签》曰:“是月初八日,勿买布买鞋履附足,大忌。”

  《杨公忌》曰:“二十七日不宜问疾。”


█ 八月修养法

  仲秋之月,大利平肃,安宁志性,收敛神气,增酸养肝。勿令极饱,勿令壅塞。是月宜祈谢求福。卦观,观者,观也,风在地上,万物兴昌之时也。生气在未,坐卧宜向西南方,吉。

  孙真人《摄养论》曰:“是月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勿犯邪风,令人生疮,以作疫痢。十八日,乃天人兴福之时,宜斋戒存想吉事。”

  《云笈七签》曰:“是月十五日,金精正旺,宜采铜铁,铸鼎剑。”

  《内丹秘要》曰:“观者,四阴之卦也。斗杓是月戌时指酉,以月建酉也。时焉阴佐阳功,以成万物,故物皆缩小,因时而成矣。喻身中阴符过半,降而入于丹田,吾人当固养保元,以筑丹基。”



  修养肺脏法

  当以秋三月朔望旭旦,向西平坐,鸣天鼓七,饮玉泉三,【注云:饮玉泉者,以舌抵上腭,待其津生满口,嗽而咽之,凡三次也。】然后瞑目正心,思吸兑宫白气入口,七吞之,闭气七十息。此为调补神气,安息灵魄之要诀也,当勤行之。


  六气治肺法

  吐纳用呬,以鼻微长引气,以口呬之,勿使耳闻。皆先须调气令和,然后呬之。肺病甚,大呬三十遍,细呬三十遍,去肺家劳热,气壅咳嗽,皮肤燥痒,疥癣恶疮,四肢劳烦,鼻塞,胸背疼痛。依法呬之,病去即止,过度则损。呬时用双手擎天为之,以导肺经。


  肺脏导引法 【七八九月行之】

  可正坐,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去肺家风邪积劳。又当反拳捶背上,左右各三度,去胸臆闭气风毒。为之良久,闭目叩齿而起。


  《灵剑子》导引法

  以两手拳脚胫下十余遍,闭气用力为之。此能开胸膊膈气,去胁中气,治肺脏诸疾。行完,叩齿三十六通以应之。


陈希夷仲秋二气导引坐功图势 








私人微信號

wangshiyen

騰訊QQ

13728370

新浪微博

@丰道人

 

點擊「閱讀原文」目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