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红汤石锅鱼'底料炒制,对料配比及煮制详解

 慕容田间 2017-09-09


炒味料和油料炒制配比


原料:色拉油50升 牛油3500克 子弹头干辣椒和二荆条干辣椒共5000克 郫县豆瓣3000克 干青花椒4000克 黑豆豉1000克 醪糟汁1000克 高度白酒150毫升 八角150克 山柰100克 桂皮80克 香叶100克 小茴香200克 白蔻150克 排草50克 灵草50克 香茅草80克 香果100克 草果120克 罗汉果50克 丁香50克 老姜块、葱节、洋葱块、大蒜、藿香梗、芹菜节、香菜梗各适量


制法
1.把子弹头干辣椒和二荆条干辣椒去掉蒂把后,放沸水锅里煮软,捞出来沥水后,剁成糍粑辣椒。另把干青花椒放沸水锅里煮胀后,捞出来沥水。取来八角、山柰、桂皮、香叶、小茴香、白蔻、排草、灵草、香茅草、香果、草果、罗汉果和丁香,一起放搅拌机里打成细末。


2.把大号炒锅置火上,倒入一半的色拉油,烧至四成热时下老姜块、葱节、洋葱块、大蒜、藿香梗、芹菜节和香菜梗,炸出香味(见图1)再捞出来沥油,随后把郫县豆瓣下锅炒香,待加入糍粑辣椒炒出颜色后(见图2),才起锅倒入不锈钢桶里(见图3)。

3.把装有料油的不锈钢桶放小火上,用锅铲去不停地搅动,炒至水分将干时,放入煮过的青花椒继续炒(见图4)。另锅把剩余的色拉油烧热,放牛油烧化(见图5)并投入老姜块、葱节、洋葱块、大蒜、藿香梗、芹菜节和香菜梗,炸至干香捞出来沥油,待油温升至四成热时,用大勺舀起来冲入不锈钢桶内(见图6),随后续炒约30分钟,见锅里的油呈深红色时(见图7),放入黑豆豉和醪糟汁搅匀,关火。

4.把香料粉倒入不锈钢桶里先搅匀(见图8),再淋白酒和匀(见图9),等加盖闷制1天后(见图10),用筲箕过滤便得到油料和味料(见图11、图12)。


技术关键
1.炒料过程中加放牛油,主要是为了让料油浓稠巴味,不过牛油的用量不可多。而用子弹头干辣椒和二荆条干辣椒混合制成的糍粑辣椒,既是为体现辣味又是为突出香味。此外,由于干青花椒麻味柔和、香味足,故其很适合用来调制煮鱼底料。


2.香料粉不需要直接下锅炒,而是要等味料炒好快离火时,才倒进去搅匀。还有所用到的各种香料要提前打成粉末,否则会影响出香的效果。因为炒的是煮鱼的味料,故在给油脂加蔬菜料增香时,除了放常用的姜葱、洋葱、大蒜、芹菜和香菜外,还特意加入了藿香梗以提香。


3.郫县豆瓣和糍粑辣椒放大炒锅里,一定要炒至不沾锅不沾勺时,才换到不锈钢桶里继续炒,否则味料容易沾锅焦煳。另外,炒味料时始终都只能用小火,并且是要持续炒三四个小时。


4.把味料炒好以后,最少也要闷1天才用。一天后,可根据味料的具体情况灵活决定是否还要继续加热,若是重新上火加热,则需要再次闷制,以求最大限度地溶出辣味、麻味和香味。

红汤石锅鱼对汤料和煮制成菜



制法
1. 取过滤出来的油料1500 毫升到锅里烧热,投蒜瓣爆香后,下入酸菜片、泡辣椒节、野山椒和泡姜片炒几下(见图1、图2),再放入干味料150克炒匀(见图3),待掺入鲜汤烧沸后,调入盐、鸡精和味精,起锅倒入石锅内(见图4),撒上大葱节、芹菜节、青椒节和香菜。上桌后,点火烧沸即成红汤石锅鱼的汤料(见图5)。
2.把现杀的黄腊丁、小丁桂等下入汤料锅里(见图6),煮3 分钟再关火闷2 分钟。吃时现打原汤味碟(见图7)。



技术关键
1.在调制红汤石锅鱼的汤料时,油料用得比较多,而干味料用得比较少,这是为让成菜看上去清爽。另外,加放酸菜片、泡辣椒节、野山椒、泡姜片等,则主要是为给鱼肉去腥、提鲜、增香。
2.鱼一定是用鲜活现杀的,并且是不码味、不码芡。煮鱼时,也要遵循“先煮后闷”的原则,这样才能让鱼肉细嫩入味。
3.在调原汤味碟时,一般都要加蒜泥、葱花、榨菜末、韭菜末、香菜末、侧耳根末、藿香末、酥干豌豆、酥黄豆等,这也是为了丰富味道。

制作:李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