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艾条配制方法

 刘全江 2017-09-09
  艾条:指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又分为纯艾条(清艾灸)和药艾条两种。一般长20cm,直径1.2cm。因其使用简便,不起泡,不发疮,无痛苦,患者还可以自灸,故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纯艾条:取制好的陈久艾绒24g,平铺在8寸(26cm)长、8寸(26cm)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0.35寸(1.5cm)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药艾条   药艾条   【处方】艾叶2400g 桂枝125g 高良姜125g 广藿香50g 降香175g 香附50g 白芷100g 陈皮50g 丹参50g 生川乌75g   【制法】上十味,艾叶碾成艾绒,其余桂枝等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先取艾绒2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8cm、宽15c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散布上述粉末8g,将棉纸两端折叠约6cm,卷紧成条,粘合封闭,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呈圆柱状,长20~21cm,直径1.7~1.8cm;气香,点燃后发出持久的、气特异的烟,而不熄灭。   【功能与主治】行气血,逐寒湿。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   【用法与用量】直射灸法,一次适量,红晕为度,一日1~2次;或遵医嘱。 清艾条  就是直接将干燥的艾叶(即菊科植物艾蒿的叶)磨碎,去其杂质,制成纤维状的物质,然后卷成圆柱状,长20公分,直径1.2公分,是炙法中常用的一种材料。每支艾卷重约10克,可燃烧1小时左右。清艾条不加任何其他药物,所以得名

  药艾条:主要包括普通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三种。 普通药艾条 取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份,研成细末。将药末混入艾绒中,每支艾条加药末6g。制法同纯艾条。药艾条  药艾条   【处方】艾叶2400g 桂枝125g 高良姜125g 广藿香50g 降香175g 香附50g 白芷100g 陈皮50g 丹参50g 生川乌75g   【制法】上十味,艾叶碾成艾绒,其余桂枝等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先取艾绒2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8cm、宽15c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散布上述粉末8g,将棉纸两端折叠约6cm,卷紧成条,粘合封闭,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呈圆柱状,长20~21cm,直径1.7~1.8cm;气香,点燃后发出持久的、气特异的烟,而不熄灭。   【功能与主治】行气血,逐寒湿。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   【用法与用量】直射灸法,一次适量,红晕为度,一日1~2次;或遵医嘱。 清艾条  就是直接将干燥的艾叶(即菊科植物艾蒿的叶)磨碎,去其杂质,制成纤维状的物质,然后卷成圆柱状,长20公分,直径1.2公分,是炙法中常用的一种材料。每支艾卷重约10克,可燃烧1小时左右。清艾条不加任何其他药物,所以得名

  太乙针 其药物配方历代各家记载各异。近代处方为:人参250g,参三七250g,山羊血62.5g,千年健500g,钻地风500g,肉桂500g,川椒500g,乳香500g,没药500g,穿山甲(土炮)250g,小茴香500g,蕲艾2000g,甘草1000g,防风2000g,麝香少许, 共研为末.取纸(纸宽41cm,长40cm),内置药末约25g左右,卷紧成爆竹状,越紧越好,外用桑皮纸厚糊6~7层,阴干待用。 雷火针 用艾绒94g,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g,研为细末,过筛后,加入麝香少许。取棉皮纸二方,一方平置桌上,一方双折重复于上。铺洁净艾绒于其上,拿木尺等轻轻叩打使均匀成一平方形,然后将药料匀辅于艾绒上,卷成爆竹状,外涂鸡蛋清,以桑皮纸厚糊6~7层,阴干勿令泄气待用。(注:比艾条要粗大的多)一、概述

  太乙神针是紫霞洞道人秘传给韩贻丰的,韩氏于1717年撰成《太乙神针心法》,但未将这一道家特殊灸术及制针方药公诸于世。直至雍正末年(1735),范毓 始将其药方传给周雍和,周氏编《太乙神针》一书,由于是无痛灸法而且疗效卓著,“凡大小疾厄无不应针而愈”。因而颇收欢迎,“求治者扶老携幼,趾错于道”,王公大人也“争相延致,倒履相迎,恨相见晚也”。所以本书不断被翻刻,121年中就一7个新版本。清以后未见重印。1984年刘洁声出版了《太乙神针灸临证录》,刘氏得师秘传,其药方与周氏《太乙神针》药方与用法也不同。现介绍几种“太乙神针”的配方及用法。

  称“太乙针”。本来是灸法,为何称为“针”,因为它的操作方式,很象针法(隔几层纸或布)实按在穴位上的缘故。通用方:艾绒100克,硫磺6克,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500克。上药研成细末,和匀。以桑皮纸1张,宽约30厘米,摊平,先取艾绒24克,均匀铺在纸上,次取药末6克,均匀掺在艾绒里,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1层,两头留空纸3厘米许,捻紧即成。

  二、五个配方

  1、太乙神针1号

  人参12.5克、穿山甲25克、山羊血9克、千年健50克、钻地风30克、肉桂50克、小茴香50克、苍术50克、甘草100克、防风200克、麝香少许,共为细末;取药末24克,掺如艾绒(陈艾绒搓成绒状)15克内,平铺在40厘米见方的桑皮纸上,紧卷成爆竹状,外用蛋清封固,阴干后备用。

  用法:将太乙神针的一端烧着,用布七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在应灸的穴位或患处,针冷则再烧着再按,如此反复烧按7--9次。

  2、太乙神针2号

  人参12克、三七10克、肉桂5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麝香少许、山羊血10克、千年健50克、钻第风50克、川椒10克、穿山甲25克、小茴香50克、苍术50克、甘草100克、防风200克,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24克,掺入艾绒15克内,制法、用法同上。

  3、太乙神针3号

  药物同1号,但不用艾绒,而用硫磺与药末混合制成小丸。用时将姜片贴穴或患处,药丸置姜片上,点燃药丸,共燃3--5丸。

  4、太乙神针4号

  檀香10克、山柰10克、羌活15克、桂枝15克、木香12克、甘松6克、香附10克、白芷15克、独活15克、乳香15克、丹参20克、细辛6克、雄黄3克、硫磺克,共研细末,取24克药末掺入艾绒15克。制法、用法同1。

  5、太乙神针5号

  甘松3克,乳香、没药各12克、牛膝、川乌、独活各12克,三棱、草乌各1.5克,白芷、羌活各1.2克,桂枝、薄荷、麻黄、穿山甲、防风、杜仲、黑白牵牛子各6克,丁香、樟脑各1.2克,南星1.2克,细辛6克,降香3克,雄黄、全蝎各4.5克、秦艽6克硫磺3克。共研细末,和匀,以瓶贮之备用。

  三、制法与治法

  制法:用白禳纸(桑皮纸、绵纸均可)30厘米见方,将艾绒15克平铺纸上,务要均匀平整;然后将瓶贮药末15克,匀薄一层掺在艾绒上;继将麝香(夏季用1.5克,冬季用3克)撒在药艾上;最后从纸的一边卷起,用力按实碾转,卷成棒状,直径约2厘米。外用蛋清涂刷封固,阴干,贮于干燥处备用。用时将药棒放于套筒中,其灸法与1号基本相同。

  选定施灸部位,将上述艾条点燃一端,一种方法是在所灸的穴位上,覆盖10层绵纸或5--7层棉布,再将艾火隔着纸或布,紧按在穴位上,稍留1--2秒即可。每次按灸10次左右;另一种方法是将点燃的一端,以7层棉布包裹,紧按在穴位上,如病人感觉太烫,可将艾条略提起,等热减再灸,如此反复。每穴可按灸5--7次。

  临床上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腹痛及泄泻等证。

  雷火针法

  治一切闪挫、诸骨节痛及寒湿诸气而畏刺者。

  方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以上各三钱)、麝少许、蕲艾(二两)。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各药末掺上,卷极紧,收用。

  按定痛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用灯烛烧燃亦可),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

  灸一次,念咒一遍。先燃火在手,念咒曰∶雷霆官将,火德星君,药奏奇功,方得三界六腑之神,针藏烈焰,炼成于仙都九转之门,蠲除痛患,扫荡妖氛,吾奉南斗六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毕,即以雷火针按穴灸之。

  此乃孙真人所制,流传至今,颇为灵验。制药时,毋令妇女、鸡犬见。其方载《针灸大全》。

  又按《御纂医宗金鉴》,有雷火神针方,药只三味。

  歌曰∶

  雷火神针攻寒湿,

  附骨疽痛针之宜,

  丁麝二香共蕲艾,

  燃针痛处功效奇。

  景岳新方因陈内亦有二方,注明治风寒湿毒之气,留滞经络,而为痛为肿、不能散者。其一于五月五日,取东引桃枝,去皮,长一二寸,两头削如鸡子尖,向灯上燃着,随于患处隔纸数层,以针按灸。一则方法,药味与太乙神针相同,惟多白芷一味。盖命名虽异,而治病则有同功焉。

  附:常用灸法及技巧

  一、直接灸法

  即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温度约达70℃。此法又分为两种,一为化脓灸,一为非化脓灸。

  化脓灸

  也称瘢痕灸、着肤灸、打脓灸。古代多用此法,因艾炷大,如枣核,要求一、二次灸成,令发灸疮,致皮焦肉烂,痛苦不堪,人多畏惧,不愿接受。现代仍有沿用此法者。如有些地方防治哮喘、慢性气管炎,专门在三伏天灸背部腧穴,大炷烧灼,致令成疮,称为打脓灸。效果虽好,但一般医者多不主张急于求成,而改为小炷多次的缓和方法,代替了大炷灸法。徐徐灸之,日久见功。

  操作技巧:首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安置体位,审定穴道,用75%酒精棉球消毒,然后也可以用紫药水或红药水或用笔点个小点,打个记号,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 (比麦粒稍大也可以)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旋转于穴位之上,再用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第一壮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按灭;第二壮不去艾灰仍在原处,燃至大半,知大热时即按灭。第三壮燃至将尽,知大痛时即迅速按灭;同时医生可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按摩或轻叩穴道周围,可以减轻痛苦。如灸数次,然后再灸就不太痛了。耐心灸至十余壮后感觉一热即过,却无甚痛苦了,连灸多次,不数日即能达到化脓之目的。或不化脓只要这样长期施灸,也同样收效,可免炮烙之苦,现在都采用此法。

  临床上灸关元穴可治缩阳症,或遗精、早泄,一次可灸二、三百粒。用小艾炷灸至三百壮时,约有5厘米×5厘米皮肤起红晕,3厘米×3厘米组织变硬,2厘米×2厘米(即中心部)被烧黑。初灸时尚觉灼痛,以后一热即过,没有痛苦,反觉舒服。每次少灸几壮,只要长灸,照样有效。用这种灸法,初灸之后,局部变黑、变硬、结痂。下次再灸就在硬痂上施灸。如果化脓,可以按压,排出脓液再灸,如果痂皮脱落,可以用敷料复盖,等结痂后再灸。至于灸疮化脓,多属无菌性,勿须顾虑,这和一般疮疖或创伤性炎症不同,未见发生过什么问题。只要溃疡面不弥漫扩大,就可连续施灸。如果化脓过多,溃疡不断发展,脓色由淡白稀薄,变为黄绿色的脓液,或疼痛流血,而且有臭味,即为继发性感染,可以用外科方法处理,很快就会痊愈。一般说灸疮化脓,是属于良性刺激,能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千万不要一见化脓就顾虑重重,影响施灸,通常灸疮不加治疗,约30天左右就自然痊愈了。但化脓灸后要用敷料保护,以防继发感染和摩擦。化脓灸适应症:哮喘,慢性胃肠病,体质虚弱,发育不良,慢性气管炎,肺结核,阳痿,遗精,早泄,缩阳症,其他慢性病、顽固性疾病均可使用,也可以试灸于癌症。尤其适宜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非化脓灸

  取麦粒大小之艾炷,如上述方法在穴上燃烧,知痛即去掉或按灭,每穴一般灸三、五壮,局部发红为止,最多起小水泡,一般不致化脓,不须处理。如果施灸过重,起大水泡,可以用消毒针穿破放水,如需连续施灸,可在原处再灸,用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必须常灸,每次多灸几穴,才能收效。现代日本医者多用此法,应用很广,凡是灸法之适应症,均可用此法施灸。根据我们临床实践的体会,化脓灸和非化脓灸,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酌情使用,亦无需严格区别。(未完待续)

  二、间接灸法

  也叫隔物灸,间隔灸,即利用其他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这样可以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另外还可以借间隔物之药力和灸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此法早已被广泛利用了,常用的有:

  隔姜灸法:是用姜片做间隔物。生姜入药,辛温无毒,升发宣散,调和营卫,祛寒发表,通经活络,治风邪寒湿。取新鲜姜和艾结合起来施灸,既能避免直接灸遗留瘢痕的缺点,又能和生姜发挥协同作用,有相得益彰之效。操作技巧:首先要选择大块新鲜生姜,切成比五分硬币略厚的大片(约一分多厚,太厚不宜传热,太薄易烧伤,厚薄要均匀。用针点刺许多孔,以便热力传导),艾炷不宜过大,如蚕豆或黄豆大即可,艾炷勿过于紧实,过紧则燃烧时间长,热度过高,过于松散,则燃烧太快,易脱掉火星。每点燃一个,尚未烧完就在旁边接续一个,使之引燃,这样对于下一个艾炷就不必再点火了。随着久的面积不断扩大,就产生连续不断的温热刺激,热一大片。否则艾炷过大,先燃上部,下边不热,后来接近姜片则热力剧增,就会发泡。隔姜灸发泡,是技术错误,特别是颜面部更宜避免。每次可放2~3个姜片,灸2~3个穴道,灸妥后再换新穴,多则忙不过来了。如果灰烬和残艾积累过多,则予以清理,从新放艾炷施灸,在施灸中即便病人不叫痛,也应不时拿起姜片看看颜色,移动姜片,因为有些病人局部神经麻痹,知觉迟钝,最易施灸过度,发生水泡。一般每片姜烧过二、三壮觉热以后,更应当心,专心致志,勤动勤看,以局部大片红晕汗湿、病人觉热为度。施灸后宜暂避风吹,或以轻柔的干毛巾覆之,促使汗孔闭合。如灸面神经麻痹则应在灸后一小时内少说话,不喝水,不吃食物,安静休息,以利恢复。隔姜灸之适应症:呕吐,泄痢,腹痛,肾虚遗精,风寒湿痹,面瘫,麻木酸痛,肢体萎软无力等。尤其对面瘫更为适宜,治疗本病用隔姜灸法,疗效优于针法。但宜讲究技巧,每日温灸一次,将瘫痪部位之主要穴道,灸红灸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隔蒜灸法:用蒜作间隔物。大蒜入药,辛温有毒,性热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施灸时取独头紫皮大蒜,切一分厚数片,或用蒜数瓣,略捣碎,呈泥状,放置于局部,将艾炷放上施灸。最好放在疮头上,即炎症区之顶点。如果漫肿无头,可贴湿纸,先干者为疮头,此即施灸之中心。艾炷如黄豆大,松紧适度,火力由大而小。灸的程度,从不知痛灸到知痛为止,知痛灸到不知痛为度。每日灸一、二次。初发者可能消散,化脓者亦大大加快速度,缩小范围,不只减轻炎症期、化脓期痛苦,还能促使早日愈合。隔蒜灸之适应症:治阴疽流注,疮色发白,不红不痛,不化脓者,不拘日期,宜多灸之。对疮疔疖毒,乳痈,一切急性炎症,未溃者均可灸之。亦治虫蛇咬伤和蜂蝎蛰伤,在局部灸之,可以解毒止痛。治瘰疬,疮毒,痈疽,无名肿毒等外科病症有奇效,临床上也有用于治肺痨者。蒜有刺激性,灸后应用敷料遮盖,防止发泡,摩擦溃烂。

  隔附子饼灸法:用附子饼作间隔物。附子入药,辛温有毒,走而不守,消坚破结,善逐风寒湿气,以灸溃疡,气血虚弱,久不收敛者为佳。用附子研成细粉,加白及或面粉少许,用其黏性,再以水和调捏成薄饼,约一、二分许厚度,待稍干,用针刺许多孔,放在局部灸之,或治外科术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肉芽增生流水无脓,臁疮,频频施灸能祛腐生肌,促使愈合,一饼灸干,再换一饼,以内部觉热为度。可以每日或隔日灸之。

  隔盐灸法:将纸浸湿,铺脐孔中,用碎盐填平,上放艾炷灸之。觉痛即换艾炷,不拘壮数,遇急病可以多灸。对霍乱吐泻致肢冷脉伏者,有回阳救逆之效,连续施灸,以指温脉起为度,对寒性腹痛,痢疾,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亦有良效,有抗休克作用,但宜多灸。

  三、温针灸法

  此法最早见于《伤寒论》。又名传热灸,烧针尾。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上说:“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在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可见此法流传已很久了,多年来江浙一带颇为盛行,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人使用。此法有一举两得之妙,既达留针之目的,又加热于针柄,借针体而传入深部。其适应症很广,南方有些针灸医生,几乎每针必温,不扎白针(干针、冷针)。操作技巧:要温针时,应选略粗之长柄针,一般在28号以下最好,长短适度。刺在肌肉深厚处,进针后行针使之得气,然后留针不动,针根与表皮相距约二、三分为宜。将硬纸片剪成方寸块,中钻一孔,从针柄上套入,以保护穴道周围之皮肤,防止落下火团烧伤。取粗艾绒,用右手食、中、拇三指,搓如枣核之形状大小,中间捏一痕,贴在针柄上,围绕一搓,即紧缠于针柄之上。然后用火柴从艾炷之下面周围点燃,待其自灭,再换艾炷。一般三、五壮后,穴道内部觉热为止。施灸中如果不热,可将艾炷放得靠下一些,过热觉痛时可将艾炷向上提一些,以觉温热而不灼痛为度。一次可烧三、五针或更多。此法方便易行,应大力提倡,但必须小心防止折针,因烧过多次之针,最易从针根部折断,而且医生要在平时反复练习缠绕艾炷的手技,熟练者一触即妥,几秒钟就能牢固地放在针柄。肯下功夫,练几个小时手就熟练了。温针灸的艾炷,要光圆紧实,切忌松散,以防脱落。温针灸之适应症,为偏于寒性的风湿疾患,关节酸痛,凉麻不仁,便溏腹胀等虚弱之证均可用之。

  四、艾卷灸法

  此法自明清以来已很盛行了,艾卷有加中药的,有不加中药的。其名称有:太乙针、雷火针、药艾卷、纯艾条等。艾卷灸法手技分两大类:

  1.实按温热灸法

  多用于太乙针和雷火针,其法是取棉布或棉纸折叠数层如手掌大,放在穴位上,再用两支针(卷)点着,不起火苗,每次用一支,实按穴上稍停即起,起来再按,几次之后艾卷将灭,另换一支,交替按压,垫布将烧焦黑,但不能使烧着起火,反复数次之后,穴位上即变得温热,出现大面积的红晕。此法优点是灸的快、省时间、面积大。热力深入久久不消。还可用中药煎水将布浸湿再灸。也可不断移动,受热面积更大。

  2.悬起温和灸法

  此为常用法,一般有药无药之艾卷均能使用,比较方便易行。操作技巧:将一、二支艾卷点着,术者左手中、食二指放于被灸的穴道两旁,其任务是通过术者的感觉探知热度高低,可以测知患者受热程度,万一落火便于随时扑灭,患者感觉发痒、发热、疼痛时予以揉、搓、按摩。右手持艾卷垂直悬起,照射穴道之上,约离皮肤3~4厘米,直接照射,使病人觉得温热舒服,或微有热痛感觉。如果觉得太热时,即可缓慢作上、下、左、右或回旋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次可灸3~5穴,每次约10分钟左右,以3 0~6 0分钟为度,过多则易疲劳,少则达不到温热程度。施灸中要注意,要将艾卷垂直直射,这样火力集中。若艾卷积灰过多时,则离开人体吹去后再灸。病人体位要舒适,方能够耐久,并防止冷风直接吹拂。施灸后患者觉温热舒畅,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停灸多时,尚有余温,才算到家。一般病每日灸一次,急病可灸二、三次,连续15~3 0次为一疗程。灸后要慎起居,节房事。发生口渴可多饮水,此即所谓灸后调养之法。在一室内多人施灸,要调换空气,当心冷暖。尤其灸后要注意把火闷灭,以防复燃,最好把艾卷着火之一端,插入口径合适之小铁筒或小瓶内,自然就会熄灭,留下焦头,便于下次点燃。此法可以教给病人自己灸,或带回家里灸,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此法容易操作,但一般人多不耐心,怕费时间,或认为温热一消,平平淡淡,无甚作用,因此就忽略,不予深究了。或者即便灸灸,也是比较浅浮,而没有真正达到灸的目的,这是对温热灸效力不够了解。所以医生和病人都应该对这一方法有正确的认识,耐心细致的长期灸下去,多灸灸好,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艾卷灸之适应症:凡是应该施灸的疾病,大都可以用此方法,不受更多的条件限制。

  五、其他灸法

  烧灯火灸法:又叫草焠、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操作容易,对急性腮腺炎,往往1~2次就能治愈,所以此法很受欢迎。操作技巧:取3~4寸长的灯芯(即灯草),或用纸绳,蘸芝麻油或其他植物油少许,约浸透一寸长左右点着起火苗,用快速的动作,对准选好的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的一声迅速离开,即为成功。如无此音响,当即重复一次。使用此法之技巧要注意蘸油不要过多,取穴要准,操作要快,不能停留,一经烧后局部皮肤有一点发黄,偶然也会起小疱,就算恰到好处。如果水疱破裂,可涂些紫药水,预防感染。一次未愈,次日可以再烧。 烧灯火之适应症:主要是用于急性炎症,如发生于小儿的急性流行性腮腺炎,往吃药、打针都不方便,并且疗程长,痛苦大,若用此法灸“角孙”穴效果极佳。角孙穴在耳廓高处的头皮上。取法:将耳廓卷起,向下一按,其最高点着头皮处就是此穴。如果头发长,应当刮去,先用墨水或红、紫药水打个记号,然后对准施灸。一侧有病灸一侧,两侧有病灸双侧。灸时让病人侧头,露出穴位,灸小儿要助手固定,勿使乱动。 其次是扁桃体炎,灸少商、合谷、风池;急性结膜炎,灸太阳、合谷、光明;急性胃肠炎,灸中脘、足三里;呕吐灸上脘、内关;腹泻、消化不良灸胃俞、大肠俞、天枢等;麻疹透发不快,灸大椎或项背隐现之点上选2~3个灸之,促使麻疹出透。

  天灸:也叫自灸、发疱灸,用斑蝥、巴豆、大蒜泥等任选一种,涂在穴上覆盖包扎,让其局部发疱,即为之天灸,一般常用于炎症,多在远处取穴。如咽痛、口疮,取合谷。此法民间多用。也有人用此法治疗肝病的。也有用成方几味药贴穴的。

  蜡灸:类同石蜡疗法,限于篇幅,这里不作介绍了。

  其他:隔鳖甲、龟甲或其他药饼等灸之,各地习惯不一,其实都属于灸法,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灸法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附 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

  附 艾灸治冻疮

  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

  方法: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已发或将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冻疮不再复发。

  附 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附 艾灸文化灸史沿革

  灸疗,是以艾绒等物燃烧、灼烫或熏熨人体穴位为主要形式的一类治疗方法,可直接刺激神经,经由传导,体內产生抵抗疾病的化学物质,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引发人体自然痊愈的力量。

  1、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有35处提到艾和艾灸的用途及灸法,“艾灸用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其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大矣”。

  2、清代吴亦鼎有专著《神灸经论》;雷丰的专著《灸法秘传》,对灸法的认识和应用更上一层楼。1762年日本后藤省专论灸法《仲介》有“旅行灸三里,健步行如飞”而备加推崇。至今,日本人视灸足三里为养生长寿之道。

  艾绒易得,易燃而不松散,热力深厚,持久而柔和,气味芳香、醒神。由于这些优点,使得古代灸疗的推广及形成为一门比较规范化的治疗学成为可能。目前,尽管灸疗所用燃料已被发现了几十种,但艾绒仍然被针灸界视为最主要的灸疗燃料。

  艾灸的发展

  大量史书记载灸法在中国二千多年前已广泛应用;

  公元550年,灸法由我国从朝鲜传到日本,日本又从灸法扩展应用到预防、保健。应用灸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一直是作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来行使,一般人中,普遍施行养生灸,并流行“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

  在日本,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至4次:十七八岁时灸风门,据说是预防感冒,古代日本人认为感冒是万病之首;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益在增强生殖能力;三四十岁,则灸足三里,认为可以促进脾胃功能、防止疾病、增加寿命;到了老年,为了防止视力衰退,一半多采取灸足三里兼灸曲池,灸曲池目的在于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日本从1937年元旦起,由政府组织掀起所谓全民三里灸健康运动。

  据报道,1998年,美国有1800万名患者求助于一万多名针灸医生。国家健康学会承认针灸在控制月经疼痛、网球运动员肘部疾痛、坐骨神经痛、头痛以及由纤维肌瘤、骨关节疾病等其它疾病引起的疼痛方面都有其疗效。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里,总是传统地认为保健养生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还要培养很多很多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象佛、道一样苦练清修。这样,基本使所有人望而止步了,把“养生”和“麻烦”划上了等号!通过我们突破性的改进后的艾罐灸由于简便易操作,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情况下,方便、广泛应用于内科、小儿科、皮肤五官科、外科、妇科、以及各种慢性病的调理及治疗,更是家居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美容美体养生的绝好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