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苑 | 一组梨园旧照,国粹之魂如今可还安在?

 张老明 2017-09-09




一般人们都认为京剧的发展有三个鼎盛时期。第一个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第二个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第三个鼎盛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


其中尤其是在第二个鼎盛时期,由于20世纪初的社会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京剧产生了诸多流派,梅尚程荀、余言高马及金郝侯萧等,争奇斗艳,极其繁荣,每个流派的创始者都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打破了早年须生艺术一统天下的格局。


正阳书局今天为大家展示一批珍贵的昔日梨园旧照并一些京剧圈旧闻。在流行音乐占据主流的今天,国粹之美,不知可还安在?


《忠孝全》

金秀山饰王振(中)

德珺如饰秦季龙(左)

韦久峰饰秦洪(右)


《忠孝全》在今天的京剧舞台上已很少见。此戏花脸、小生并重。金秀山的大太监念白韵味十分讲究,后郝寿臣极力效仿。1989年8月11日,费玉策(肄业于中华戏校)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恢复演出了《忠孝全》,受到内外行一致好评。有录像传世。

《连环套》

王长林饰朱光祖


王长林是王文隆的私房徒弟,后入胜春奎科班学艺,工武丑、武净,尤善昆曲。出科后成为三庆班重要演员,曾为“内廷供奉'',辅佐谭鑫培多年。


王长林文武丑兼长,从他留下的唱片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他演戏极其细腻,比如蒋干,虽是方巾丑,但是他有修养有学识,是不穿官衣的官衣丑,脸谱勾大些的腰子形粉脸,尖眼窝;汤勤小人得志心胸狭窄,是穿上官衣的方巾丑,勾小些的豆腐块粉脸,菱形眼窝。两人脚步也不同。

《太君辞朝》

龚云甫饰佘太君


早年,老旦这一行当的正戏是《别母乱箭》周母、《桑园会》秋母、《八大锤》乳娘、《盗宗卷》老夫人、《状元谱》安人、《胭脂虎》太夫人、《得意缘》狄母等等。这些戏的水平决定老旦演员所搭的班子的水平——水平高的可以搭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这样的大班,戏份也高。如除这些戏外,还能唱《断太后》、《辞朝》 ,算是额外饶的,唱开场。

《钓金龟》

龚云甫饰康氏(右)

慈瑞泉饰张义(左)


“龚老旦”是票友下海,且先学老生后改老旦,就此打破旧规,不再应《别母乱箭》、《八大锤》等主戏,只唱《断太后》、《辞朝》,且原来由老生应工的《钓金龟》、《游六殿》都唱。他凭借天赋确实为老旦行当开创了一片天地,戏码还曾列过大轴,(这是极少的情况)。后罗福山弟子李多奎极力私淑,也有大成。

《虹霓关》

朱素云饰王伯当(右)

杨孝亭饰东方氏(左)


这张剧照是头本《虹霓关》,很多名伶都照过这个亮相的照片。朱素云是姜妙香的老师,原是昆旦的底子,因此武工、身段极佳,不以唱工见长。杨孝亭即杨小朵,杨宝忠的父亲,工花旦兼演刀马旦。

《小上坟》

路三宝饰萧素贞(右)

赵仙舫饰刘禄景(左)


路三宝的《小上坟》是带火彩的,现在舞台禁止明火,检场师傅撒火彩的技法也就失传了。路三宝是京朝派旦角演员,功极佳。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均从其学戏。除擅长贴旦、刺旦外,《贵妃醉酒》也是其杰作,梅兰芳、小翠花的《贵妃醉酒》都是路三宝教的。

《能仁寺》

慈瑞泉饰赛西施


名丑慈瑞泉傍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三代唱戏多年。傍谭富英演《打渔杀家》教师爷,萧恩要打教师爷三拳,慈瑞泉念“什么三拳?我都挨了你们谭家三辈打了,还没打够啊!”陪老谭唱《打棍出箱》,老谭念:“你是我的儿子啊?”慈瑞泉忙答:“我要是你儿子,我得叫‘家败’。”——谭鑫培之子均以“嘉”字排行,谭小培家谱名谭嘉宾,杨小楼拜谭鑫培为义父,也排入谭家“嘉”字,取名杨嘉训。慈瑞泉在台上能调侃老谭,自称“家败'',由此说明其与老谭关系。

《雁门关》

王瑶卿饰萧太后(右一)

朱素云饰杨延顺(右二)

王少卿饰青莲女(右三)

王幼卿饰青莲子(右四)


京剧《雁门关》共八本,底本是昆曲《昭代箫韶》——嘉庆十八年的内府刻本共十本,每本二十四出。翻改为京剧后初为四十本,每本多者四出,少者一出。后经梅巧玲、陈德霖等润色,删减变为八本,并与王瑶卿、龚云甫、王蕙芳、贾洪林等经常演出。

《棋盘山》

王瑶卿饰窦仙童(右)

荣蝶仙饰薛金莲(左)


早年《棋盘山》是含在本戏《征西》中演唱,大班不唱此剧。王瑶卿截取《征西》情节创编了《棋盘山》, 唱念做打均有体现。王瑶卿是徽系名旦王绚云之子,又有崇富贵为其练功。徽系沿袭昆腔一脉,身段单有一套跨行当的功法。练好这套功便会用呼吸来调节身段,一长一松运用自如。

《桑园会》

尚小云饰罗敷


尚小云出名的是武工好,但《桑园会》这类文戏亦有独到之处,且最为正统。程砚秋着意将新意注入传统唱念,与之相比,尚小云却是保留古法最多,陈德霖、孙怡云等老伶的唱法与韵味在尚小云的唱念中还是清晰可见。

《俊袭人》

梅兰芳饰袭人


编演红楼戏最多的是欧阳予倩,从1913年首次改编《鸳鸯剑》开始,到1918年在上海“第一台”与查天影配戏专演红楼戏,欧阳予倩在此六年间一口气自编自演了九个红楼戏。梅兰芳创编的红楼戏数量不及欧阳予倩,仅有三出,即《黛玉葬花》、《千金一笑》 (又名《晴雯撕扇》)和《俊袭人》。

《九龙山》

叶盛兰饰杨再兴


当年程长庚与徐小香一度失和,重修旧好合作演出的第一出戏就是《九龙山》。本来,徐小香提出演《借赵云》或《群英会》。《借赵云》是刘备自知实力不济,借赵云助阵;《群英会》徐小香自饰水军都督周公瑾,程长庚饰演参军鲁肃。程长庚自然不允,坚持演《镇潭州》,自饰岳飞,徐小香饰杨再兴,意在岳飞收服杨再兴。徐小香思忖很久方应允,提出条件——《镇潭州》更名《九龙山》,只演到杨再兴三次笑骂岳飞止,不带受降,并于杨再兴头场设计了繁难的蝴蝶霸(正霸后,打虎头引子套反霸)。

《连环套》

郝寿臣饰窦尔墩


郝寿臣勾脸主张眉眼不宜太竖,眼窝不宜太宽。早年何桂山、裘桂仙都勾窄眼窝,但郝寿臣又兼学李连仲和金秀山。另有一种窦尔墩脸谱现今较为少见,就是钱(金福)派《英雄会》的窦尔墩,勾''云环套月”的圆眼窝,红直眉,红眉上侧勾月牙形大黄尖,眼窝尾上勾粉红小钩,额间勾带小钩的红色小半圆环,桃形红鼻翅,菱角红嘴,左右脸蛋上勾大黄钩。

《战蒲关》

程砚秋饰徐艳贞


程砚秋给荣蝶仙做“私房徒弟”时,以丁永利教授的武生戏《挑华车》开蒙,而后又由荣蝶仙教刀马旦,陈桐云教花旦,最后跟陈啸云学正旦戏《彩楼配》后,方定下行当。早先青衣开蒙先学西皮再学二黄,老生是先学二黄再学西皮,正旦开蒙戏一般都是《彩楼配》〈西皮)、《战蒲关》(二黄)、《祭江》(反二黄)。

《绣襦记》

荀慧生饰李亚仙


荀慧生也是积极响应王瑶卿“废跷”的。其实荀慧生的跷功相当好,他的开蒙老师是梆子花旦庞艳云,梆子花旦更重跷功。庞艳云是梨园界出名的“辣手摧花”、时常虐徒,荀慧生的跷功是在立起来的青砖棱上练出来的,三九穿单衣于冰上跑跷,数伏穿棉袄烈日下耗跷,终日不断被蘸水鞭子抽打,双脚几近致残。


参考资料

《京剧老照片》

子舆 编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