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都反感虚伪的人?

 江河长流 2017-09-09

最简单的说法,虚伪就是不真实。但这一说法有欠缺,虚伪肯定是不真实,但不真实未必就一定虚伪。一桩事没弄清,就这么认定了,这属于工作方法和认识水平问题,不是虚伪。同时我们还不能说一件假产品是虚伪的,虚伪还是一种人格表达。


虚伪具有故意性、养成性、获利性等特征,我的定义是:虚伪是一种出于获利隐去真实的人格表达。本来还想与“获利”并列,加上“避害”二字,但避害常常出于自保或者无奈,有开脱的理由,可以免去。


提问中说的职场某位领导,为了职责,做出违心的事,或说出违心的话,不是虚伪,这是工作行为,是一种理智选择,和人格无关,也是可以理解的。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未必一定要真实,特别是当出于利他的愿望时,患绝症的亲人或朋友,去照顾或看望,隐去真情,是为了让他多支撑一些时日。一支行进的旅游队伍,面临险境,导游不告诉大家,是为免大家恐慌,以利将队伍带离险境。


虚伪还有程度上的差异,一位职场人员,因种种原因,想争取有点改善或不受欺负,见到上司,就点头哈腰,堆起讨好的笑容,只要没到打小报告伤其他人的地步,同事们会有点讨厌,但通常会容忍或给予理解。


虚伪是弱者或相对弱者的伪装,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威压下的屈从,代价是让人丧失灿烂的笑容。


虚伪是逐利者的奉迎和虚假的竞赛,与虚伪相伴的,是追名逐利的泛滥和恶势力横行。


只要一个社会等级森严,用一种恐怖的法则来寻求统一,可以随意冒犯他人的权利,只要伪装可以让人获得威压一方的认可并使人获利,只要伪装可以使人获利而不受到必要的惩罚,虚伪就会成为这个社会的典型文化特征。


人人都有天性,人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本真的自我,人人都想有灿烂的笑容,因而虚伪让人生厌。虚伪竞赛中的落败者会鄙夷虚伪中的优胜者,其实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关系。虚伪中的优胜者,又会以威压制造虚伪以巩固自己所得防范虚伪。双面人、多面人,林林总总,构成人间万象。


人们对各种虚伪及其成因,其实都心如明镜。于是就有了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好面子、笑里藏刀、笑面虎等等贬损的说法。


人们内心深处依然希望本真,于是便有了唯大英雄能本色、光明磊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赞誉。


人的社会性和人的个性,会存在冲突。在涉及利益、权势威压的冲突时,也难免会虚伪一下。比如上司派活一桩,多数人不满,正干得牢骚满腹时,上司来了,问辛苦吗?刚才还在发牢骚的起身应答,正干得好呢,不辛苦!想想,也许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值得去计较吗?


那些在台上正襟危坐,大讲廉洁奉公,却大肆受贿者;成天讲为人民谋利,却口惠而实不至者甚至损民之利者;收了人家的钱财,为伪劣产品开道的所谓专家行为,或者将文物赝品当成真品的所谓专家鉴宝行为;沽名钓誉抄袭他人论文的行为;善于曲意奉迎,心怀叵测的钻营者,等等。则为健康社会之敌。


我想说的是,虚伪了一下,只要不构成对他人的伤害和社会的危害,尽可放过,要是忍不住,你可以调侃其在某件事上虚伪了一下,不必太计较。不要轻易说人是虚伪者。虚伪者的说法太重,除非其已是一个人品问题。对于此类虚伪者,当予警觉。对于那此危害性大的虚伪行为,则应将列为过街之鼠喊打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