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印度连续发生患儿在医院集中死亡事件: ——8月底,北方邦戈勒布克尔县最大公立医院BRD医院被曝在两日内痛失42名儿童。院方解释说其中有7人因脑炎而死,其他儿童死于其他疾病并发症。整个8月,该医院有217名儿童死亡; ——9月初,同样是在北方邦,当地政府确认该邦的另一所公立医院,有49名婴儿在7月20日至8月21日期间死亡,原因或与氧气和药品不足有关; ——6月至8月,印度东部恰尔肯德邦一家医院有164名儿童死亡,目前尚不清楚其死亡原因。 这些惨案的曝光让外界震惊,但在印度偏远地区却并非孤立事件。每到季风时节,洪涝灾害致使卫生条件恶化,儿童总是脑炎等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而这些地区的医疗设施显然经不住“大考”:仅仅在北方邦,自2010年以来,就有约2.5万名儿童罹患脑炎,超过4000名儿童死于这一疾病。 患儿高死亡率连年发生,让印度国内外舆论不禁拷问:事故频发公立医院,医疗条件到底如何?印度医疗体制的“病灶”究竟在哪儿?私立医疗机构能否有效“补台”公疗? 【县里最大公立医院疑云多】 以本季风季儿童“暴死”最严重的BRD医院为例。这家医院是戈勒克布尔县最大公立医院,接收的病人主要来自北方邦各个地区、邻近的比哈尔邦以及邻国尼泊尔。 对于院内217名儿童一月内“暴死”,BRD医院院长P.K.辛格解释说,儿童死亡数量高,并不是因为外界所传的药品或氧气等医疗用品匮乏或医院治疗不当,主要是因为季节性传染病暴发。 另据德新社报道,8月以来,BRD医院实际上至少有386名儿童死亡。当地一名警官透露,这家医院的儿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8月分别上报了171例和215例儿童死亡病例。2016年同期,这两项数据的总和为364例。 8月中旬,这家医院就曾引发哗然。它被曝因拖欠供应商费用,被后者切断医用氧气供应,进而酿成数十名儿童患者死亡。虽然北方邦政府对此进行了澄清,但这家医院的时任院长仍然被免职,他和妻子因涉嫌与儿童死亡病例相关被逮捕。 【医治不力,“病灶”在哪?】 分析人士解读,此次大规模患儿死亡事件,再次暴露出印度公立医疗系统投入严重不足的困境,以及社会底层民众难享完善社会福利保障的弊病。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指出:“刚进入21世纪时,印度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左右,相比之下,邻国孟加拉国虽然人均收入只有印度一半,但人均寿命更高、儿童死亡率更低……除了得到国际组织帮助外,孟加拉国政府更重视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政策倾向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李青燕认为,医院患儿连续死亡的事情发生在印度并不稀奇。印度社会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的分化相当鲜明,加上种姓制度制约,社会底层和低种姓民众很难享受到包括良好医疗条件在内的社会福利保障。 “尽管印度现政府上台后承诺为穷人谋福利,推出‘清洁印度’和养老金计划等社会福利性政策,但这些服务于普通民众的医疗、教育等新政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效果,”李青燕说,“即便产生效果,传导到底层社会也需要较长时间。” 【实访印度公立医院】 印度宪法规定,政府为全民提供免费医疗。这在理论上意味着在公立医院,包括营养餐在内的所有病患开销都由政府“埋单”。 然而从实际来看,印度公立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只有近乎“赤贫”的穷人才会选择免费医疗。城市居民和稍微富裕的农民,宁可选择街边私营诊所,也不愿踏入公立医院的大门。 国际君曾造访过德里和孟买部分公立医院。走廊昏暗、房舍破旧、设备老化是这些医院共同面对的难题。即使是在相对先进的全印医学研究院德里分院,如潮的病人也让环境纷乱不堪。 而在规模较小的公立医院,或许连血常规这样的基础化验条件都不具备。不少病人只能凭处方,在院外私人开办的化验室接受医疗检查,再由公立医院医生依据结果开具处方。 药品短缺则是印度公立医院更为致命的问题。2016年,国际君曾探访新德里市中心的拉姆·马诺哈尔·洛希亚医院。这座始建于1932年的公立医院由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直管,属于印度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最高的中央一级。但即便是在这里,药房库存也捉襟见肘。 在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所谓公立医院的免费医疗,更只能提供“望闻问切”和开具处方的服务,至于取药和后续治疗,病人只得“自力更生”。 【私立医疗机构撑起大半边天】 公立医院的整体落后催生了印度发达的私营医疗体系。世卫组织报告显示,私营医疗机构收治了全印约80%的门诊病人和60%的住院病人。对普通印度人来说,头疼脑热时,街边的药店诊所都有坐班医生开方抓药。坦白讲,药价确实不贵,药效也立竿见影。 如果遭遇大病重疾,也有私立大型综合医院24小时开放,其医疗水平、就诊环境和硬件配备比公立医院高出许多,治疗费在国际上也属中低水平。当然,对于数以亿计的印度赤贫百姓来说,这样的价格依旧高不可攀。 对于印度公立和私立医疗的“失衡”,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评论到:“印度现在有一个倾向,那就是由于媒体被精英垄断,舆论更鼓吹大力发展私立医院,以补充公立医疗资源的不足。印度政府的政策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但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基础医疗卫生投入不应过于依赖私人资本,还是要更多依靠政府加大投入。”(记者徐晓蕾、王逸君、闫洁、沈敏、毕晓洋、白纯、吉特·库马尔,编辑王丰丰、海洋、胡若愚、吴铮,视频制作周喆)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