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无锡】百年大窑路

 阿丁480 2017-09-10

大窑路


江苏无锡,太湖之滨一座美丽的城市,

自古就有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和钱码头之称。如今,这四个“码头”已难觅踪影,

倒是另一个不在名录里的“砖码头”,

风吹雨打六百年后,依旧存在。




“码头”,并非只指水运上下的船码头,而是无锡城曾有的一个相当繁荣的行业。无锡的大米、丝绸、棉布和钱庄,在昔日曾一度独领风骚。



而同样占据一席地位的,还有一条叫“大窑路”的老街,它一公里出头的距离,高峰时,在街的一边,拥有近两百座大小不等的砖窑。



大窑路,位于无锡市南门外古运河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最南端。从清名桥朝东行走一百米,跨过伯渎港老桥,便能进入大窑路的地盘。只是大多数来此旅游的人,走到伯渎港桥,便会转身离去,就像这么多年来,大窑路从未被人真正重视过一样。



大窑路因烧制砖窑而得名,清末的时候,这里被称作为“老窑头”,1930年时改称为“大窑坊”,仅两年后,有被改称现在的叫法。大窑路面临着京杭大运河无锡段,过去,它是古运河从太湖进出无锡城的必经之水道。



现在的大窑路上,还尚存着40余座砖窑的遗址,其中有19座老窑保存完好,它们除了不再点火烧窑制砖之外,这些老窑,成为这座城市唯一的历史见证人。






大窑路上最早的窑,建于明朝的洪武年间,因为紧傍京杭大运河,从外地运来的制砖瓦的泥土、烧窑需要的木材,以及烧制好的砖瓦成品,从路边的码头装运极为方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想要修建南京的城墙,据说当时就从无锡的大窑路,征集了大量建城墙的专用砖块。



而大窑路真正兴旺的时候,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的日本浪人,史称“矮寇”,流窜至江南地区,大肆烧杀掠夺。


无锡县令为此不得不将无锡城原先的土城墙,改建成长十八里,高2丈的砖石城墙。当时所有建造城墙的砖块,均来自这条一公里长的大窑路上。



史料记载,明嘉靖32年,“矮寇”再度进犯无锡城。无锡市民奋力抗击,连当时的窑工都加入了抵御来犯敌人的战斗中。经过18天的奋战,在坚固的无锡城墙帮助之下,终于保住了无锡城。大窑路烧制的墙砖,和窑上的工人,在这次无锡城保卫战中,功不可没。



自此,大窑路开始进入兴旺发展的时代,据说当时的大窑路,有从业的人员逾万人,他们夜以继日地从事着做坯、运坯、装窑、烧窑和出窑的工作。烧窑的炉火,能映红无锡南门外的半片天。






如果你见过砖窑的烧制过程,一定会为这一公里之长的地盘,两百余座排开的砖窑,以及热火朝天的烧窑景象所震撼


那汇集于古运河边上的,整天翻滚着木炭的青烟,整天面对着熊熊的炉火,又整天有一船又一船或红色、或青色的砖瓦,从码头边装船,顺流而发。也许船老大会告诉你,那一块不夜天的地方,就是无锡城的大窑路。



没有人会明白,这一处聚集了大米、丝绸、棉布和钱庄的江南水乡,会容得下砖瓦和窑洞?也没有人知道,这条百年的大窑路,为何会如此的兴旺一时。


倒是无锡的民间,有一个烧“龙鳞”的传说,好像是解开这个谜底的“钥匙”。



传说当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经常夜里做噩梦,梦见江南地区会出现另一个“真龙天子”,于是派了大臣刘伯温下江南巡视。刘伯温来到无锡后,听说无锡城的西面有“九龙山脉”,这可是产生“真龙天子”的温床。于是刘伯温心生一计,号召当地人去挖“九龙山脉”的泥土,把它烧制城砖瓦,这砖瓦不就是那一片片“龙鳞”吗,我把你的龙鳞全部烧了,你还能出“真龙天子”吗?


于是,在无锡的南城门外,便有了烧制砖瓦的一条街。历史上的无锡,有一句谚语: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尽烧窑。所谓的“上塘”,是指现今的南长街,它处在清名桥的西面,是一处商铺林立的老街,而东面的大窑路,便是谚语中的“下塘”。



大窑路上的那一把窑火,持续燃烧了六百多年,直到1969年,当最后一座老窑的窑火被熄灭后,大窑路的砖窑,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据当年的资料显示,那时的大窑路,还剩砖窑近一百余座。现如今大窑路上能见到的老窑遗址,仅不到四十余座。



这四十余座窑址,大都被居民的房屋所包裹,年久失修,一些老窑的砖墙上,长起了树木。碗口粗的树干,倔强地从砖缝间探出身躯,把原先密封的窑壁挤得歪歪扭扭。但也有十多座完整的老窑,被保护了起来。在大窑路的中段,就建了一座窑址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现今的大窑路,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因为想在都市里寻找到一处宁静的地方,寻找到一块还保留着古老生活气息的场所,那只有去大窑路了。面对那敞开的窑洞,思想着那时熊熊的炉火,你会感叹,历史就是这样毫不留情,从兴旺到落败,也许只是一瞬间的时间。



兴许,若干年后,大窑路依旧是这样的安宁,只是不希望那些老窑继续被风化、被倒塌。因为那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素材转自:陆建华摄影。


版权及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