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的实质

 will3 2017-09-10
经络上的穴位之间是靠什么连接在一起的,功能上和形态上?医吴世触
针灸推拿/中医骨伤
谢Lynch邀请。
这个问题感觉是本末倒置的,因为先有经络之说才有穴位之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脉书时代治病是治脉,而非取穴可以佐证。
气血流注灌注全身,气主要运行在经, 而血主要运行在络,气与血在经分支为络处形成交界,进行相互作用, 这个交界点功能特别,被称为“ 节” 或‘ 会” ,即具有重要作用的节点 或交会处, 前者强调了它的重要性, 而后者则说明了它的具体功能。 后世随着概念的转化,腧穴取代了节和会的说法。 “ 穴” 是经脉气血显现于体表的特殊部位,穴又被称为“ 气穴” , 是气血汇聚之所。气血运行需要依赖经脉这个管道系统, 正如《 灵枢 · 卫气失常》 说:“ 血气之输, 输于诸络, 气血留居” 。

一言以蔽之,穴位是点, 经络是线, 除了少数以显著解剖标志定位的穴位外, 绝大多数穴位从一开始就是经络线上特殊的部位, 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联系是天然的,纽带是气血。(完)徐峻
针灸推拿师/太极拳/养生美颜
经有12正经和奇经八脉;络,还有浮络,孙络等,其外联皮毛,内通脏腑。穴位是经络中的敏感点或圆,其功效能更明显,但是经络是线或面,其的重要性可以从治疗学中的“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中了解到。其联系应该还是气血的运行联系为主。因为经络和穴位能认可存在,但是无法目前科学完全描述和检测,所以也是大家根据古文留下的文字各自解释这些问题。所以很多方面问题还无法完全用目前科学解释和描述,如阴阳师怎么,气是怎么等等!匿名用户
(文字不少,注意流量)看到题主在某评论中提到想了解解剖跟经络穴位之间的关系,就把我的一些观点写下来,以供参考。

一、本观点中所有中医理论依据都来自于《黄帝内经》原文,但由于这些观点的形成在一年多以前,并且未免繁琐,因此对于其依据多点到为止,有关内容也不进行展开,有兴趣者可以自行翻书查阅。
二、对于经络,现代有现代的方法,道家有道家的方法,对于这些,我都保持开放态度,但既然讲中医,我还是选择从《黄帝内经》入手。我从内经中获得的认识是不完全的,但我会尽量保证已认识部分的正确性,对未认识的部分进行存疑。而正确与否的依据在于内经原文的相互依证。并且,我的目的在于了解其作者对于经络腧穴的认识思路,目的在于临床实用,不在于所谓的现代所谓实质研究。那个更像是用英语翻译汉语。
三、不接受,也没有任何精力接受任何争论。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点个赞,觉得浅薄,笑笑就可以,觉得我有哪里明显的失误,欢迎指出。但对于空洞的质疑反驳,那就算了。

人始终是那个人,即使相隔两千多年,人的生理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而之所以造成对人体认知的理论不同,其关键在于东西方理解方式的差异所在。就好像浑天说早已出现,而中国传统天文学却始终沿袭着天圆地方的理念,是因为在当时的各种条件下,只能以这种思维模型进行天文运算,但同样也能得到相应的结果并加以运用。中医也是如此。

中医讲不讲解剖?讲,大家都看到内经一面的一些篇章比如《灵枢.经水》讲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肠胃》描述了肠胃的具体数据等等,但大家一直绕不过去几个问题,比如对脏腑功能的认知中,中医与现代解剖的观点似乎大相径庭。比如那经络似乎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解剖结构。

有人认为经络脏腑是中医通过特定方法,比如内视所得,内视之可行与否因本人无确切研究故无法论断,但纵观内经全书(运气七篇,补遗篇疑为后世所作除外),却并未发现有此论述,反而在一些篇章中不断出现于此相悖的观点。比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圣人也不过是一群身心修养很好,度百岁乃去的平常人而已,比如《素问.移精变气论》《灵枢.贼风》中否定了鬼神之事对祝由的描述更类似于一种心理治疗,又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章也反复强调黄帝想要的是“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的方法,内视自然不属于此类。

那么有了这样的观念之后,再去看待内经,就会对其中的一些描述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比如关于经络,解剖上讲的话就应该与血管有很重要的关系。关于这个内经中有很多依据。


《灵枢.动输》篇有很重要的描述。因较重要故列举几条解释。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人体动脉很多,但黄帝独说只有几条在动,是因为在人活着的时候,我们能够摸到的比较明显的就是这几条动脉上的,而死了之后对人体内部解剖认识时,动脉都已停止搏动。这就是在“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情况下所获得的结果,至于后面的对具体生理情况的描述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基于人为推理所进行的相对简略的描述,因此不能进行完全具体的对应。当然,这种推理的依据还包括人在生活中的各种生理现象的实际变化情况等等,肯定是经过长时间的修正的,它同样具有其科学性,不能简单地将之归为猜测。

并且很重要的是,如果以我们平时固有的思路去认识的话,怎么理解经脉还能动?


”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


岐伯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及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这个对话如果结合现代解剖发现的话就会发现一目了然,描述的是血液从心脏迸发离开,以桡动脉为例子描述血液在脉管中前行搏动十成的力量,然后经过大鱼际后剩下小部分的力量,然后血流分散通过静脉逆回,压力微小。


”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附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这个加上内经中其他关于冲脉的描述,比如《灵枢.百病始生》中”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就发现与人体从腹主动脉到脚下足附动脉那一段的动脉的主要走行和以及相关病理情况比较吻合。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风,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尤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脉管系统如环无端,在遇到某些因素后导致某些部分阻塞后,其动静脉网会起到保持循环正常的作用。


《灵枢.经脉篇》中对络脉的描述“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以及对十二别络位置的观察,发现络脉与静脉之关系极为紧密。

剩下的一些论述散在诸篇,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者可带着我说的这种结论回去理解某些篇章。

明确饿了内经中经脉络脉的指向,对于理解内径的理论并以之指导实践操作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样又有个问题,脉管系统与经络的描述似乎有很大的差别,无法一一对应起来。那我举一例来试着以古人的思维来说明这个问题。

以古人的那种条件,可以进行简单的解剖以及各种实验,对于那些肉眼可见的解剖结构不可能视若无睹的,但又基于当时的一些工具条件,导致只能更多的加上人自身的理解。

比如内经中有胃之大络虚里。“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虚里的解剖所见为从胃肠到心脏右心房的那部分静脉丛为主。通过相关试验,比如饿了心尖处搏动就会减弱,吃饱了就会增强(这个可以从平人绝谷篇进行佐证有这种实验),静脉又可以输送五谷之营养,宗气又在胸口“贯心脉而行呼吸”,会随着营养吸收之强弱而影响。可以在脑子中形成从胃到心尖的大的络脉,而这条络脉之功能与胃气关系密切,其输送的目的地在胸口宗气之所在,其侦查部位在左乳之下。

至于再细,再具体的理解方式,比如十二条经络的具体走行啊巴拉巴拉,那确实没办法推出来。或者写书的作者是否真的明白也或未可知,毕竟中国传统里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太多了,大家都习惯于接受到能够支持自己临床实用的目的就够了。同理,现代的许多研究看似很科学,但更多的属于以现代的眼光对内经进行翻译,所得出来的结论更多的受限于现代的科学体系,不一定能为我们中医临床目的者所用。而修行人内视之说我也相信,但毕竟更像是另一条路子,一方面在内经之中我并未找出相应的依据,另一方面也无法依此对内经中的许多理论进行相对合理的解释。

最后就是穴位的问题了。穴字就是洞穴的意思,以此来表示“神气所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的形象描述。根据内经原文中看,我们现在所说的经穴,都是各经脉“脉气所发”的地方,它是有固定数目和意义的。既然是脉气所发,那就不可能是一个点吧?最起码也得像是一个水管子流向体表的水流吧。

然后关于它的位置,只是相对固定的。比如书中虽然说某穴位于几寸几寸,但在内经骨度篇中可以看到两个问题。第一,这里的寸是以长七尺五寸之人为标准,所表述的一种比例关系。(“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内经出书在秦之前,可能由于当时各国度量衡不同,所以以比例之说方面论述。第二,不同人身体各骨度比例不同,所给出的只是生理比例值。(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短)人体骨度都是不一定的,穴位位置怎么会完全一定?那么既然不是一定的,临床中如何取用就是个问题,而根据内经之中对此的解决方案就是找体表具体反映来精确化,比如按压痛之类

除了,有经穴,还有奇穴。曾经流行一种说法,说人体处处都是穴,以此模糊了经穴的特殊性,在临床上,好像也确实许多奇穴致病效果都不错。但实际上,经穴作为内经穴位体系中,与相关的五脏六腑是由很直接的对应关系的。实际中不仅通过经穴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相应脏腑出现问题,也同样可以直接反应与相应穴位,这个,是一般奇穴所不具备的。这在内经中的说法比如“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这个,也是弥补了因为穴位位置相对模糊而导致的取穴位置不明的情况。而更详细的相关论述,见《盖世穴位诊断法》。

已经明白经络的解剖基础是以脉管系统为主,脉管可以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进行营养,到了相应的地方又可以与脉外之组织液淋巴液等非血之结构进行沟通交换。也明白了我之前说的穴位的理论描述,我们不难进一步构建经络腧穴的功能模型:经络穿行游走,一边向周围输送着能量,就像是河流经过的地下都会浸润水分一样,那些能够停留住水分的地方是大大小小的洞穴空隙,只不过其中有的洞穴在某些人看来会比较特殊,在人体的话就叫做经穴。龢同齋主
瞻彼闕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楼上回答的基本都是从【世医】(后来发展的所谓中医学)的角度,那个说什么神经的就简直是虾扯氮了。这个问题只有【道医】或经过道家实修实证的人方能明白。然而即使这些人与你解释你也并不能理解。如果把这个问题比喻成一扇门的话,实修实证或修身修真者已踏入门内窥见人体内景,而未修行的人连门都没能打开,所以根本无法理解他们给你的解释。
经络,是一个基础的人体系统,是人体与自然的能量沟通和物质交换的低级通道系统之一。在修行人眼中,经络属于【人法地】层面,尚属后天,所谓道家修炼中的【百日筑基】阶段修的就是经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