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学之道,技近于道

 文苑书店66 2017-09-11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武学之道,究其究竟,毕竟与仙佛之道不相违背而渐合也。纵观历代武学祖师,练至极致,无不由技艺而渐转入仙佛之道的追求。姑且不论武术先辈之种种灵异奇闻轶事,就近而论近代武学宗师孙公禄堂老先生,临终之际,尝曰天空有仙乐铿锵,仙佛来接引云云。又愚之先师公陈微明老先生,虽然中年丧子之痛而遁入佛门潜心学佛,然临命终时,学佛之阁楼上袭人之异香扑鼻,其香犹如佛经所云优钵罗花。夫优钵罗花者,与佛同出世。佛陀般涅槃,其华不复见。

 

     愚少好弄,尝习诸外家。年少好事,以相扑相交一时以为乐事。及长,遇微明老先生之关门弟子林公炳尧先师授以杨家正宗武当嫡派太极拳术和八卦转掌之技艺,又得炳尧先师之垂爱指引,转投褚公桂亭老先生之得意弟子夏公昌耀先生为师进习形意拳术,复得钱公树樵先生得意弟子蓝公承举先生亲授以形意拳和张占魁派八卦掌,及此,虽然愚技艺不精,然愚年少心怀效仿陈微明、褚桂亭二位师公集形意八卦太极于一炉之梦想而得以实现,夫幸何求也哉?

 

     愚观诸好拳技者,无不以技压一筹而私心窃以为喜,岂不闻此乃雕虫小技耳?释迦老子教诲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诸佛说法,一如慈父教爱子,略无毫忽隐慝,此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愚之先生课徒,诚然明师之训蒙徒,喻言简意赅取诸于彼,务得为子弟者解,所以师教而后弟子能承继,如是则何用其舍仙佛之道而取画蛇添足之相扑之小技乎?更注疏讲说雕虫小技者,不足以论武学之道技近于道哉!

 

      一切深入仙佛之道者,总不出此拳之所以为术之嚆矢也。愚生武术倡导之盛世,肤受其闻,固多习深愿,乃事不假人侠,唯性惭爱与道渐合,不揆愚昧贱而自用。然直心以求仙佛闻达之通途,恐截鹤续凫之愆也。诸先生实明师,言如练得源头长命保、万两黄金不予人之至宝,直不以一切繁文赘语以为惑人之闲语,必务究其源本,虽不章句而赘言之。然见闻井井,固自仙佛求道有程也。然后依乎先生技近于道之天理,而游刃于技,肯綮之皆中,日就月将,从容卒业于技,以求武学之道技近于道,咦!

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