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夜读
余尝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东吴弄珠客 现如今,《金瓶梅》好像是个梗了。 “我最近在读书” “什么书呀” “金瓶梅” “好书,好书,了然,了然‘’旁观一副我什么都懂得的邪笑表情 “我是看里边的明代社会生活面貌的,不是你想的那种东西” 每到此时,读者都得撇清自己不是为性而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瓶梅都广大读者被视为淫书。 诚然,《金瓶梅》里边描写性爱的场面确实不少,但有中国跟古代第一奇书之称的金瓶梅确实不止于淫。 。 。 东吴弄珠曾经在给金瓶梅写序的时候,这样写道过:西门庆以描画世之大净,应伯爵以描画世之小丑,诸淫妇以描画世之丑婆净婆,令人读之汗下。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 但是,个人觉得,金瓶梅之以能流传如此之广,就在于他没有讲大道理,作者并没有在书里站出来,说谁的行为是对的,谁的行为是错的,换而言之,兰陵笑笑生并没有把观众当傻子,试图强行灌输给读者什么价值观。
《金瓶梅》,作者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他只是娓娓道来;更像一个转述者,金潘金莲,李瓶儿,西门庆,好像那本来就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选择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和作者本人无关。 看着西门庆从每天纵情声色到最后精尽人亡 ,下体流血而死,看潘金莲,谋害武大,西门府里的机关算尽,和陈经济偷晴,再到最后武松灵前怒杀,还有庞春梅,从刚开始在西门府里的畏畏缩缩,到守备府里的不可一世,再到最后纵欲而亡,这一幕幕,不需评说,自有几分凄凉打心底出来。 作者不该说的一句话,一句话也没多说,这因果循环,为世人警戒的道理却已经流淌到每个读者心里去了。
金瓶梅是一本成人小说。这个评价是不错的,书里充斥着各种情色画面,但我说她是成人小说,却不是因为对性爱之坦率的态度,而是它要求读者要有一颗慈悲之心
这种慈悲,不是追求浪漫和完美的少男少女所能理解的,因为他要求的慈悲不是对贾宝玉,林黛玉,秦可卿那样有气质亦或高贵得人,它要求我们慈悲的对是粗鄙不堪的武大,是偷情杀夫的潘金莲,是谋人钱财,夺人妻子,白日宣淫的西门庆。
这种慈悲是很难得的 。 。 真正的善良 是你见识过这个世界的丑恶以后, 依旧对这个世界保持着最初的那份纯真。 书中第六十五回《愿同穴一时丧礼盛守孤灵半夜口脂香》晚夕,西门庆还来到李瓶儿房里,要伴灵宿歇,睹物思人,西门庆大哭不已,后半夜,西门庆就在灵前和儿子的保姆颠鸾倒风,,看到此时,此时,肯定有人骂西门庆无情无义,在我看来,西门庆大哭不已是真的,痛哭以后需要肉体的安慰也是真的,需要以此来填补失去瓶儿的空虚也是真的。 那似乎是淫荡的,常常不过是软弱而已! 瓶儿的死,好像是从另一个世界里吹来的冷风,在西门庆欢腾热闹的世界里,掀起沉沉帷幕的一角,给我了一点骨子里的悲凉。 《三言喻事》里边有这样一个故事; “那时尘世欲根深重,於是观音大士化身美色女,投身妓馆,一般接客。境内男子见其绝色,尽皆倾倒,乃与之交合,交後则欲心顿消,欲根淡断。一年後死,众男子逐合力葬其屍。这名胖大和尚是个胡僧,过境见其墓,大礼膜拜,众人说他错拜了娼妓坟墓,胡僧就说这娼妓是观世音化身,以彼大法力,来度世间淫人。众人不信,挖土破棺,只见骨节联络,交锁不断,色如黄金。正是黄金锁骨菩萨。 这是一个悲观的故事,你看就连菩萨对于拯救世道人心,也得从财色入手,生前与众人交合,死后亦化作黄金。菩萨如此,况且人呼? 我想这大概这是作者之所以写这本书的深意吧. 。 。 。 。 最后用一句诗结尾吧!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愿我们仍旧保持着最初的那份善良 公众号:史学夜读 ID:shixuey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