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十人九痔,但是你知道痔疮的“前生今世”吗?
痔疮野史 1. 汉文帝痔疮,男宠为其吮吸 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在位时开创文景之治,垂名青史,被后人称为一代贤君。 你们了解的汉文帝可能是这样的。 但是汉文帝也有一些特殊癖好,就是豢养男宠。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男宠邓通了。 邓通的得宠很偶然,文帝求神拜仙,希望长生不老,一次做了一个怪梦:梦中自己正要升天,却怎么也飞不上去,忽然,从旁边闪过一个少年,将他推上了天,文帝记得少年衣带在后背系了一个结,很特殊,就自己明察暗访,找到了邓通,竟然和梦中是同一个人!文帝大喜,深信邓通能够帮助自己成仙,从此,对他十分宠爱。文帝的屁股上长了个脓疮,也就是痔疮,发作起来,痛不可忍。邓通感念他的恩德,经常不避恶臭,为他吮吸。
2. 有历史学者认为,拿破仑的痔疮改变了“历史” 拿破仑的痔疮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困扰拿破仑一生的痔疮改变了整个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公元1812年,拿破仑发数十万精锐之师,征讨俄罗斯。不幸的是,战争期间,他的痔疮经常恶性发作,这使拿破仑这位极聪明的进攻型战略家,无法骑马外出视察军队,也无法与战地军官们商讨战争局势,最终遭遇了“滑铁卢”。
3. 苏东坡患痔疮发明饥饿疗法 宋代历史名人苏东坡在被谪惠州期间,患上痔疮,疼痛难忍,坐立不安,于是便背着手在江边走来走去,苦苦思索破解之法。在吟出了“大江东去”的名句后,灵感袭来,发明了痔疮的饥饿疗法。他认为痔疮是虫子在啃噬自己的身体,如果体内不复有营养,虫子自然会弃他而去。
痔疮正史: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最早阐述了痔疮的主要成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历朝历代对痔疮的认识逐渐加深,给出了许多种分类。特别是隋唐时期的《外台秘要》,除将痔分为九种外,又科学地按部位将痔分为内痔和外痔,比西方医学论述内、外痔早1000多年。 预防痔疮,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王晏美主任是这样做的。 1)积极参加各种高体育锻炼:王晏美主任的运动方法——跑步和打羽毛球 2)大便时不要看书看手机,不要久蹲,每次不要超过三分钟。如果三分钟没排泄出来。可以先去干别的事情,等有便意了再上厕所。 3)及时治疗肠道和肛周附近的炎症:要避免大量饮酒,吃辣椒,勤用温水坐浴,勤换内裤,便后一定要清洗肛门。 4)做肛门保健操和自我按摩:这里介绍一种便后和睡前保健操。便后操是在便后先清洗1次肛门,然后用右手食指尖压在肛门缘处,轻轻推肛门向上,同时收缩肛门,然后放松,如此重复30次。睡前操是在睡前,两膝跪在床上,两肘着床,头低垂,腰部下弯,臀部稍高,挺身收腹深吸气,同时有力地收缩肛门,然后放松。如此重复30次,能有效地疏散局部充血,对年老体弱、久病者更适用。也可每日做半小时提肛运动或直接用食指按揉肛门。 5)拉不出?是因为姿势错了!大便时的正确姿势: 蹲:理论上蹲式更容易排便 日本学者在多年前做过一个实验,让受试者吞下显影物,再用X 光拍照,发现采用蹲姿排便时,肛门直肠角的角度比坐姿时大了26 度。所以,如果你觉得蹲着排便更轻松,绝非是个人错觉。对于一些有痔疮和便秘的人群来说,建议选择“蹲姿”。
坐:马桶是二十世纪以来一项伟大的发明,但同时也是一个麻烦的东西。 您有没有这种感觉,想拉便便的时候,赶紧冲去厕所,坐下来却发现拉不出,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当你坐在马桶上是,直肠角度约为80-90度,换句话来说,就是便便被直肠卡住了!而蹲着的时候,直肠角约为100-110度,所以便便能立马能一泻千里。 家家都是坐式马桶怎么办?解决方法在此,肛肠科王晏美主任平时都是这样排便的: 坐于马桶之上,上半身向前倾斜,手托腮,就像沉思者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