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鸿墨轩3dec 2017-09-11


百文不如一剑

郑板桥(1693-1765),原名燮,字克柔,号理庵、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著名书法家、画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难得糊涂》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吃亏是福》

“六分半”书,即以隶书为主体,楷、行、篆、草等其他书各取若干分,由于是郑板桥所创的书法字体,故也称“板桥体”。形体以方正为主、扁长相间而略有摆宕,笔法隶意浓重,兼有篆、楷法度,拙朴雄健,奇趣天然。

在章法上,郑板桥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他自己所说的“乱石铺街”,虽然纵放不羁,但是中含规矩,看似随笔挥洒,却是富有节奏。

正如其《赠潘桐冈》诗云:“吾曹笔阵凌云烟,扫空氛翳铺青天。一行两行书数字,南箕北斗排星躔。”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五言诗》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论书》

由于清代书坛“滑熟”“媚俗”风气盛行,“六分半”书的变革创新,对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激荡和推动作用。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金农赞道:“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

清代书法家杨守敬评价说:“板桥行楷,冬心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为后学师范,或堕魔道。”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自作唐多令词扇》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重修城隍庙碑记》(局部)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坡公小品》(局部)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田游岩碑》(局部)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不学点篆楷隶行草,还真的欣赏不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