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上海100胜 | 市北云天 莫奈湖畔的“云”中散步

 无边无涯f0q5ls 2017-09-11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名片

上海市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以下简称“市北高新园区”)成立于1992年8月,园区总规划面积3.13平方公里。建园25年来,历经3次转型,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总部经济为主导,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超过150家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在此集聚。去年底,堪称“云园区”的市北高新园区,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区”。


新民晚报新媒体 李永生 摄制


走马塘,一条流经静安的河流,历史可上溯千年,一直以来都是水流潺潺,平静安宁,只是,南岸那十来根大小黑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大煞风景。这是市北高新园区的前身走马塘工业小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面目,可憎。


改变从1992年的8月起步了,当时的闸北区委、区政府,把老工业基地走马塘工业小区,扩展为市北工业新区。“我就是在那时,被‘招兵买马’,进新区管委会做了一名出纳,这一干就是25年!”现任市北高新园区大客户经理的王一欣,从25岁入职市北,今年已经50岁了。他说,园区建设之初,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也不方便,“因为道路泥泞,我们上班常常要穿套鞋。”  


但新区的快速发展,还是吸引了不少中外企业入驻。1998年7月12日,上海不夜城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润泰集团康润公司联合组建的大润发有限公司闸北店在园区开张,轰动一时,此为大润发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店”。


2003年,市北工业新区更名为市北工业园区,成为上海市级开发区;2009年7月,再次更名为“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转型的“三级跳跃”,使园区彻底摘掉了“工业”的帽子,泥泞路、黑烟囱不见了,代之以美不胜收的中扬湖、和园、莫奈湖等,工作环境像一个大生态园!


市北高新,在莫奈湖畔的“云中漫步”,坚实、笃定。


市北高新园区旧貌换新颜。杨建正 摄


数据硅谷


老工业搬迁后,市北高新园区遗留了丰富的电力设施和大批空置厂房,这些配套齐全的电力设备、光纤设施,受到很多高科技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的青睐。


“园区内留下了7个变电站和很多电力接入设备,正好可以将老工房用于数据存储,为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外包服务。”园区负责人发现这个”新大陆“后,不失时机地将上海密度最高的服务器集群,安置在改造一新的园区内,向全国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上海建立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将产生密集的资金流和信息,拥有强大的数据中心集群是必要条件,园区率先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作为大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鸟瞰市北高新园区。杨建正 摄 


2010年8月17日,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市北高新园区,紧接着,国内首个“微软数据港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云计算应用孵化中心”进驻市北高新园区。园区企业上海数据港投资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中国首个集装箱式云计算数据中心——云积木率先推出,满足云计算应用模块化组合、快速部署的需求。


园区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园区智慧化管理:构建了一站式智能化综合管理监控处置中心,通过“一张网络”“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多个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先行先试从“云端”随有随取的“云应用模式”,并逐步扩大到园区内其他企业,共同体验“办公云”应用带来的资源集约和成本节约。随着系列功能区拓展工作的全面铺开,市北高新园区成为名符其实的“云园区”,办公好似“云中散步”,好不自在。


作为上海唯一的云计算产业基地和重要的战略型信息产业基地,市北高新园区形成了以总部经济为主导,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今年5月,市北高新园区美国创新中心在美国硅谷挂牌。在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群看来:“未来,这里将成为静安区建设大数据产业高地的海外‘营地’,帮助中国企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领域,与美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资本运作等合作,力争把市北高新园区打造成上海的数据‘硅谷’,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产城融合


“环境就是竞争力,服务也是生产力”。这句现在的流行语,市北人在多年前就提出来了,并且一直实践至今。        


当国内的绝大多数产业园区,还将目光停留在增效减排之时,市北高新就已经率先关注到“产城融合”背景下的综合生态效应。园区投入近50亿元,整治植绿、清淤河道、拓宽道路,近30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工业楼宇拔地而起,中扬湖里天鹅戏水,人工湖莫奈湖中锦鲤嬉戏,由污水处理泵站改造而成的“和园”里,200多种热带植物千姿百态。


市北高新园区内的生态温室-“和园”,里面栽种着上百种热带雨林植物。杨建正 摄 


“产城融合”也使市北高新园区成了一座“小城镇”。早上,从喜士多、多乐之屋的一份美味早餐开始,走过园区健康步道,来到独栋办公的企业别墅开启一天的工作,打开电脑云桌面,浏览一天的工作安排;下午2时,在中扬湖边的星巴克内,一边品尝香气扑鼻的咖啡,一边与客户洽谈生意;晚上来到商务中心,健身游泳过后尽享美味佳肴;夜晚结束一天的工作,步行10分钟即可回到市北园区精心设计建造的精装修、服务式的高端人才公寓休息。


2014年12月,市北高新园区通过国家环保部、科技部和商务部组织的现场验收,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首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异地拓展


“市北高新的金字招牌,港闸区的区位优势,两强携手强更强。”有人如是看好市北高新园区借船出海,异地拓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2010年8月,市北高新园区选定江苏省南通市作为园区对外投资和品牌异地辐射的第一站,在港闸区合力建设面积达5.24平方公里的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将其建成“长江北岸生产性服务业第一园区”。“这里距长江岸线3公里,距城区5.5公里,距规划中的沪通铁路南通站不到1公里;等到沪通铁路开通,从这里到上海安亭仅需38分钟。”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群信心十足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再造一个市北高新园区。”


位于市北高新园区“云立方”的上海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杨建正 摄


项目启动伊始,科技城就高起点推进城市、市政和绿化景观三大设计,将“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现代都市”三者相融,先后建成了总长25公里的15条高等级道路,总长10公里34万平方米的环形水域,以及65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现代产业与生态休闲、历史文化完美结合的格局。


经过7年的发展,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作为沪通两地深化合作的创新产物和重要载体,从无到有,从零起步,正朝着融多种生产性服务业于一体、集多种现代化园区功能于一身的科技之城、微碳之城、乐居之城、商务之城的目标,稳步前行。


满园花香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在2017上海市北高新园区新年音乐会上,这首动听的名曲《茉莉花》一奏响,在座的不少员工便跟着哼唱起来,在他们的心中,市北高新园区就像一朵茉莉花。


音乐会上喜报频传:2016年,市北高新园区围绕静安区“一轴三带”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园区产业能级,着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集聚,引入上海首家大数据产业基地,并引进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等行业标杆企业,还有一批中外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园区税收突破亿元的企业已经达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达17家,具有总部特征企业达到50余家。


市北高新园区数据港。杨建正 摄


市北园区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了发展模式创新的足迹。全球创新资源碰撞融合,市北高新-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日益浓厚的“国际范”,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在此设立研发中心。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室、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央企创新中心、知名投资机构全面联动,构建起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体系,让优质项目“大放异彩”。市北高新园区不断深化“产城融合”,完善中环北翼规划布局,成功竞得彭越浦西岸土地宝贵资源,大手笔规划3万平方米养老社区和12万平方米河滨体育公园,以及园区一期2800套公共租赁住宅。


展望未来,市北高新园区正着力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独特精神、城市活力、宜商宜居的创新型产业社区,成为上海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旗舰品牌。


数据“硅谷”,“云中漫步”,市北创造。


编辑:周春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