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鞅之才:商鞅变法成果为什么得以行之百年

 liuhuirong 2017-09-11

                                                                            董鹏

        商鞅之名,如雷贯耳、名冠天下。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我们讨论法家与其他学说之间的差异时,常常拿《商君书》里的句子做例证。这是一种“以学观人”的套路。若是“以人观学”,恐怕商鞅的头脑中还不止法家一学。

       商鞅入秦之初,曾经数次向秦孝公进言。据《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先后给对方上了“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术”四门课。按照儒家史观,秦孝公采用了境界最低的“强国之术”,即后来的变法方略。

如此看来,商鞅就是一个学霸。问题是,他不是当时唯一一个通晓百家之人,甚至也不是第一个兼修他学的变法者。魏国的变法先驱李悝、吴起,都曾经在儒家大师 卜子夏门下听课。有些人据此认为,法家源出于儒家,法家门人是孔夫子的另类徒孙。这种说法其实太过片面,也忽视了诸子百家在战国中前期的特点。

我等凡夫在方法论上存在一个误区——把诸子百家最终形态当成每个时期的形态!此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与普遍联系。

商鞅所在的时代,百家争鸣虽激烈,但恰好处于一个学术门户未完全成型的时代。社会需求是大创造,而不是大总结。也就是说,大家还在整理与完善自己的理论体 系,没给出让后人不敢逾越的终极答案。至于如何完善自家学说,途径无非两条,一是在实践中采数据、挖需求、定对策,二是向其他学派大师吸收新知识。

作为务实的改革家,必须有广阔的社会视野,认知研究各种社会思潮对改革的影响。李悝、吴起的变法,无疑是以法家学说为指导,但他们广泛吸收了不少学派的养分,成为了事实上的杂家。商鞅也是如此。

穷根究底的话,商鞅的强国之术是一个百家学说混合体。以法治国(法家),耕战立国(农家+兵家),尊贤尚功(墨家),再加上商鞅曾对魏惠王施展过的外交计 谋(纵横家),完整版的“强国之术”,不可能只有一家一派单独构成,必然是博呆众长的产物。只不过,不同学派士子的“博采众长”,会形成许多风格迥异的排 列组合。

例如商鞅的学术,以法家为核心,以农家兵家为两翼,其余的墨、道、名、儒、纵横、阴阳诸般学问都是补充。李悝与吴起两位变法前辈,也是顺着这种思路来构建自家政道的。商鞅在这方面,是他们的继承者。

正因为熟悉诸子,商鞅比寻常政治家更清楚该如何借用百家资源:正因为熟悉政事,商鞅比纯学问家更明白该如何扬弃百家资源。我们也许比他更懂得“包容并蓄”的伟大,但他绝对比我们懂“经世致用”的内涵。

因此,商鞅虽然抑制诗书礼乐(主要指儒家试图恢复的王道礼治),但他设计的秦法框架,依然不妨碍泰国朝野继续吸收和消化诸子百家资源。若非如此,秦惠文王不可能跟以“兼爱非攻”为宗旨的墨家做朋友,各派名士也不会相争入秦。

尽管商鞅抑制王道之学,推行以法家思想为主体的秦官学(也称典狱文学),但事实证明,秦政法能兼容诸子百家,而秦官学也与百家私学存在合作空间。因为,秦 之典狱文学本身是集合了百家实用知识的产物。如果说诸子百家是思想理论层次的学问,那秦典狱文学属于操作技术层次的学问。换言之,典狱文学是谁都可以用的 “术”,百家之学钻研的则是“道”。两者并非同一层次的东西。

其实诸子百家都不同程度的偏科,但谁也没有规定不能吸收他人的思想资源。在碰撞中融合,用我的思想整合你的技术。大家差不多都是打这个算盘。此外,学派治 学与政治实践是相互影响的。百家学派描绘的是理想值,入世士子执行的是现实值。泰国能弄出《为吏之道》这种道法儒墨融合的主旋律教材,说明法家同样会在实 践中转型。

因此,只要不踩“以法治国”与“耕战强国”这两条底线,大秦牌硬件系统可与任何一种百家软件兼容。

战国布衣士人普遍具有“学而优则仕”的事功精神,而百家学派一直在寻找政权靠山。商鞅充分利用这两点,将百家资源整合进自己的战时法治体系中。在新体制的 支持下,秦孝公的《求贤令》发挥了最大功效,而历代秦君也以开放心态不断吸收百家士子。法律制度与百家人才群的完美配合,是秦统一天下的关键因素,也是商 鞅变法成果得以行之百年的根本原因。比起焚书坑儒的教训,这个成功经验也许更值得我们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