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书法有“三要”

 广羽人三九 2017-09-11

李存章

清朝嘉庆年间的朱履贞,有一本书法理论著作《书学捷要》说:“书有六要:一气质。人禀天地之气,有今古之殊,而淳漓因之;有贵贱之分,而厚薄定焉。二天资。有生而能之,有学而不成,故笔资挺秀秾粹者,则为学易;若笔性笨钝枯索者,则造就不易。三得法。学书先究执笔,张长史传颜鲁公十二笔法,其最要云:‘第一执笔,务得圆转,毋使拘挛。’四临摹。学书须求古帖墨迹,抚摩研究悉得其用笔之意,则字有师承,工夫易进。五用功。古人以书法称者,不特气质、天资、得法、临摹而已,而功夫之深,更非后人所及。伯英学书,池水尽墨;元常居则画地,卧则画席,如侧往返,拊膺尽青;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若此之类,不可枚举。而后名播当时,书传后世。六识鉴。学书先立志向,详审古今书法,是非灼然,方有进步。六要具备,方能成家。若气质薄,则体格不大,学力有限;天资劣,则为学艰,而入门不易;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工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临摹少,则字无师承,体势粗恶;识鉴短,则徘徊今古,胸无成见。然造诣无穷,功夫要是在法外,苏文忠公所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是也。”

观其“六要”,其实“三要”也。一是“天资”;二是“得法”;三是“用功”。天资应该包含气质,得法、工夫都应该含有临摹,得法定是来自临摹,工夫也得下在临摹上,工夫还在于学问上。至于“识鉴”来源于用功,不在学问上下一番苦工夫,那识鉴如何获得?!

为什么这么多书法习练者,而成功者寥寥呢,就是“三要”不够具备。这三要的确不能再少一样了,缺乏天资,工夫下得再深,也无济于事,只能把练字作为业余爱好,打发时光而已。得法,尤其重要,正像一些人工夫下得好深,还自我感觉良好,不虚心学习临摹古人、他人法帖法书,自以为是,并且苦练傻写一通,正如上文所云“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用功似乎不用多说,天资再好,不学无术,也是枉然。所谓用功,就是终生临摹,博览群书,学识每天都长,书艺每日都进。

“三要具备,方能成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