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的解释: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其实它们都是“佛陀”的不同音译版本。相传佛教为佛所创,人们称佛教为浮屠道,所以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后来把佛塔也称为为浮屠。后人们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中国佛教徒多将浮屠视为佛塔。因观音手持佛塔,故而名称浮屠观音。造浮屠佛塔被视为建功德的事。佛塔浮屠还被佛教视为宝物和法器,如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即毗沙门天),手中持的宝物就是浮屠宝塔。《 西游记》将毗沙门托塔形象移到了唐初名将李靖身上,成了有名的'托塔李天王'。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句话就是由佛教中而来,在佛教大正藏经集部《佛说骂意经》中佛云:“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浮屠是宝塔(佛塔),七级则是指七层。七层的宝塔,佛家以为七层的宝塔约为百公尺来高的大佛像,建了如此的大佛来供养,功德是很大的。假使你救了一个人的性命那么你所获得的功德是比建宝塔礼佛还要伟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