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没用书法行业

 老余知识园 2017-09-12

为何没有书法行业

李存章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毕竟是文字的副产品。在文字创造之初,并无艺术的成分,文字本是为使用之目的而发明而产生的,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服务,文字的产生并无艺术的追求。但在文字的不断的发展成熟过程中,其艺术性才显露出来,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掌握,文字渐渐从完全的实用文字,变成实用文字与艺术文字并存,但仍以实用为主,艺术为辅,这种主次关系恐怕永远无法改变,即使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的实用价值仍然是第一位,文字的艺术价值仍然屈为第二位。但在如今,作为毛笔书法艺术而言,其实用价值几乎是零,其艺术性成为书法习练者唯一目的。

也正因为如此,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有专业人士从业,唯独书法艺术门类没有专业人士,搞书法的全是业余爱好,或者工作之余,或者退休之后,一生专门练字为生的恐怕难找到一人。

这是为什么呢?

比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文学,等等艺术门类都有大批的专业从业人员,因为这些艺术门类都能通过学习,熟能生巧,逐渐掌握一技之长,可以有一碗饭吃。唯独书法艺术不行,其很难成为吃饭的工具,因为成就一位书法家要好多的制约因素。

据说中国书协自成立以来有近万人会员,好像这些人都会自称是书法家了。可是大家想一想,几十年就能培养出万名书法家,那么有文字以来5000余年,出现的书法家可能是天文数字了吧,何况几千年当中人们都是用毛笔写字,练字写字乃其终生之事。然而,非常遗憾地是,在几千年的书法史中,知名的书法家又有多少呢?近万人的书协会员中到底能有几个可以称得上是书法家的呢?这就是只有书法艺术门类,而没有书法艺术行业的真正原因。

如今业余练字的人不少,但真正得法的人少而又少,何也?就是因为书法这门艺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涉猎的,他适用于特殊的人群,这特殊的人群是指有文化的人,或者说读书的人,甚或说是做学问的人。

回顾我们的书法史,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无一例外地全部都是大学问家,书法家不仅仅是文字学家,把成千上万的文字讲究个透,还得精通诗文,自己会作诗会作文,书法家留下来的墨宝,绝大多数书写的自己创作的诗文,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比如苏东坡的《寒食帖》等等。

自己没有喝几瓶墨水,不知文字的来龙去脉,不懂诗,不会作文,还想当书法家,这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