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那年,汪玉婷静静的躺在床上,等待医生的判决。桌子上堆满了瓶罐药物和化验单,单子上潦草的写的几个字:“肌营养不良症”。然而,她十几年后创作出了奇迹! 她叫汪玉婷 来自浙江开化 医生说她活不过18岁 ▼ 这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肢体机能萎缩,严重的时候根本不能活动。只能躺着被人照顾。 这个含苞未放的姑娘,还没懂得什么是磨难,十几岁就被盖下死亡宣告。恶魔的藤条像毒蛇一般将这一家人越缠越紧… 在父母的坚定的眼神中,活不过多少岁的话简直就是放屁。人生需要义无反顾的面对。 他们选择坚持,不放弃。披上斗篷,穿上铠甲,手握钢剑。像勇士一样守护着玉婷,来吧,管你是毒蛇还是恶魔… 接着,母亲开始做女儿的全职“保姆”,洗澡,喂饭,上厕所全由母亲照料。 父亲背着女儿从小医院走到大医院,一遍又一遍为她寻医问诊。数十次的医生摇头,数不清的母亲落泪,父亲说:“别怕,有我在。” 一家人继续前行,从县城走到大城市。家里的积蓄越花越少,再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 看着这一切,玉婷多想紧紧抱住父亲的肩膀,告诉他拜托你别走了。但她的胳膊却使不出任何力气。 她记得父亲曾是镇剧院的美工,家里到处都是画笔和纸张。每一个清晨,都能看到父亲坐在桌前伏案绘画的背影。如今画笔这东西对父亲来说简直是奢侈。 玉婷再也无法忍受父母这样辛苦,她用嘶哑的声音拉住父母的脚步:“爸妈,咱别看病了,我想画画。” 听到这里,父亲竟然忍着泪水露出多年未见的笑容。女儿有梦想是他最欣慰的事情。 也迫于实在没钱看病了,父亲决定带着女儿回家。他希望女儿的人生能因此闪光,能有一份即使很难也要自己坚持的梦想。 接着,他开始一笔一笔的教女儿画画。 因为玉婷的双手每次最多只能移动5厘米,本来正常人只需几秒就能画一笔的时间,而玉婷则需要慢慢的画一分钟。再加上她的身体越来越衰弱,每天只能坚持画7个小时。往往别人一周就能完成的作品,她需要画三个月。 毛笔都很难握住, 泼墨什么的技法就算了。 所以她只能选择画工笔画。 ▼ 在父亲耐心的指导下, 玉婷也算是“慢工出细活”。 她画笔下的女子温婉、安静, 正如她恬静地内心,美好、善良。 不骄不躁、柔和纤美,十足的古典美。 ▼ 每次画完父亲都会开心的鼓励玉婷继续加油,虽然艺术摆脱不了病魔,但却可以让她们忘记悲伤。直到有一天父亲的笑容永远变成了回忆。 2002年,父亲意外离世,从此家庭的重担落在母亲一人身上。母亲不仅要做女儿的保姆,还要做她的画画助手,还要想办法赚钱,还要……她要做太多事情了。 母亲只能开始卖菜。每天5点起床收拾好家务,天一亮就直奔市场摆摊,卖完赶紧回家照顾女儿起床。 每一天早晨,她抱着女儿从轮椅到书桌前,为她磨墨、调色、蘸水、递笔、移动画纸…… 虽然妈妈不懂如何画画 但她懂得如何帮玉婷把绘画进行下去 玉婷说:“我和妈妈一起画画, 没有妈妈,我什么也做不了。” ▼ 但母亲即使能撑起半边天,也扛不住整个家庭的压力。早晨卖菜的那点钱哪里够买画纸。没有了丈夫的加油,母亲多少次拖着疲惫的身躯想要放弃…… 越是绝望的时候,越要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是有爱的。这样的生活坚持了四五年后,周围的人们开始了解这个家庭的困境,社会各界人士都主动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玉婷一家。 生活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不知不觉27年过去了,玉婷还依然坚强的活着。 玉婷也不辜负每一次的好运,她越画越好,越画越多。虽然她不能走路,不能行动。但父母给女儿的力量仿佛变成了玉婷的移动城堡。 母亲无论再苦都一直牵着女儿的手前进,父亲的笑容则变成了玉婷画画的精神力量。它将载着一家人像勇士一样向前! 玉婷说:“画画是我唯一的心灵寄托, 无论如何我都会坚持下去。” ▼ 现在玉婷的画作受到很多人喜欢, 在她每次只能移动5厘米的手臂下, 玉婷已经创作了近200幅作品。 ▼ 她的作品入选过 奥林匹克文化节暨全国残疾人书画展。 还曾受邀去韩国、美国、日本等地展览, 在日本展览其间, 她的6幅画作被一抢而空。 ▼ 2012年北京的一场慈善拍卖会上, 玉婷的26幅作品拍得的37.6万元 她甚至把全部善款都捐给了贫困大学生, 自己的生活还不容易, 玉婷竟然舍得把自己7年来 的心血捐出去。 ▼ 她说:“以前家里困难时, 有那么多人帮助我们, 现在我有那么一点点能力, 也应该尽可能的帮助别人。” ▼ 每一份爱都可以化为传递的力量 玉婷从父母和社会的手中 接下这份能量棒 传递给每一个正在生活中焦头烂额的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