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银行的利润增长点在被不断地侵蚀之时,传统银行的创新业务却在与日俱增。而有一些银行在创新的同时,不免走入了极端“剑走偏锋”最终招致“画虎不成反类犬”。兰州银行最近的一项关于扫码取款的创新业务刚落地一天,就疑被有关部门以不合规之名而取缔。 来得快,去得更快的扫码取款在各大行业积极推出关于移动支付业务的同时,作为西北地区首个拟IPO的城商行--兰州银行从来也不会落人后。9月4日,兰州银行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了公告,称会推出微信、支付宝的ATM扫码取款业务。而这项业务也号称,在兰州银行任一ATM机上点击“二维码取款”,并输入取款金额,屏幕上就能自动生成取款二维码,最后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成功取款。 有别于其他银行之前推出的扫码取款业务,兰州银行这一次的扫码取款业务是不需要下载和登录兰州银行自己的APP的。兰州银行这一次是直接将微信和支付宝引入了其中,可以直接对“ 微信”和“支付宝”的余额进行提现。 但是好景不长,时间轴仅仅往前推进了一天,就在9月5日,兰州银行官方微信上关于“扫码取款”的消息就已经被删除。兰州银行的一位负责人也在9月7日证实了,这一项业务确实已经暂停下线了,并且这项业务也是有兰州银行主导的,“与微信和支付宝并没有关系”双方没有签订合作协议。 激进扫码取款业务,或涉合规风险一直以来,推出“扫码取款”功能的商业银行不在少数,可是这一次的兰州银行显得尤为激进。对于银行体系来说,是一次颠覆性的尝试,从第三方支付账户取现,等于让第三方支付账户拥有了等同于银行卡账户的地位,但是却绕过了银行机构,涉嫌违规。 业内人士均分析,这一次大胆的尝试,实际上存在诸多不合规之处。首先,第三方支付机构,诸如支付宝和微信并不等同于银行,不可以通过其取款;第二,这也涉及到诸多账户问题;第三,第三方支付可以取现,相当于承认了其的清算功能。 支付账户是不能直接提现的,而兰州银行的这一“创新”显然已经严重扰乱了关于支付账户管理的的规定。通过银行ATM机对第三方支付账户进行扫码取款,某种程度上属于变相的现金存取业务,也有把第三方支付账户等同于银行账户之嫌,无论是银行主导还是支付机构主导,都是存在合规瑕疵的。 然而这一次的创新,是由兰州银行主导的,微信和支付宝并不知情。也许在IPO路上遭拦路虎的兰州银行,正在依靠这些“创新”努力往上市之途上靠。 资产质量的瓶颈,靠激进创新尝试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家区域性金融机构,兰州银行本来已经迎来上市曙光,但是在踩雷皇台酒业之后,IPO的步伐被严重拖慢了。皇台酒业的股票于8月7日开市起正式转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半年业绩亏损、多名高管辞职、债台高筑……皇台酒业麻烦缠身。贷款业务一直是兰州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而作为皇台酒业债权人之一的兰州银行,讨债难度更是可见一斑。 2017年上半年的银行业业绩虽然整体在回暖,但是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承压却也是事实。中小银行的逾期贷款在快速增长,城商行和农商行都在此之列。光皇台酒业在兰州银行武威分行的逾期贷款就高达3055万元。正是由于经济金融去杠杆不断深化,城商行逾期贷款不断增加,并且还使得大量贷款率的风险不断扩大。 银行上市,证监会考量的因素有两个主要的点:一是不良贷款占银行净资产的比重不能超过10%,另一个是净利润。而根据兰州银行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达22.18亿元,而同期该行净资产为164.53亿元。根据这一数据测算,兰州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占净资产比重已经超过13%。糟糕的资产质量也许是兰州银行目前的最大窘境。 而兰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是从2015年开始飙升,截至2013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兰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96亿元、9.81亿元、19.43亿元、22.18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1%、1.13%、1.80%、1.77%。2016年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高于了同行业水平。 也许正是资产质量的低下,才会使兰州银行萌生了如此大胆而由激进的创新方式,想要借由创新拉动银行的业绩增长,但是最后竟还是落入了“创新的窘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