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骑兵与赵国骑兵

 摩旗谷 2017-09-13

        在现代装甲部队出现之前,骑兵一直是战场上最强悍华丽的存在。洛阳金墉城下,戴着面具的兰陵王高长恭率五百重骑兵突入北周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美洲新大陆的丛林里,骑着高头大马的西班牙征服者被阿兹特克人视为神明;东欧无边无际的大平原上,拿破仑的近卫胸甲骑兵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哥萨克骑兵展开生死对决。对于许多热爱军事历史的人来说,这般如梦似幻的历史场景宛如初恋般动人心魄,承载着沸腾的少年热血。

        无论是东亚世界“弓马骑射”的轻骑兵,还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板甲骑士,皆为有着巨丽之美的文学意象。汉武帝时期的西域汗血宝马传说被正史野史大书特书,唐代边塞诗人也吟唱着“中军一队三千骑,尽是并州游侠儿”,中世纪流行的骑士小说则让无数读者陷入堂吉诃德式的癫狂。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国家保留着骑兵仪仗队,虽然他们在现代战争中几乎毫无作用,但却是昔日帝国时代的见证。还记得德国哲学家尼采吗?他就是在观看阅兵式时被普鲁士骑兵震撼,从而感受到“强力意志”,改变了西方哲学史的进程。


(英国皇家骑兵仪仗队)


(阿根廷的骑兵仪仗队)


        内亚游牧民族在魏晋时期发明了金属马镫,让甲骑具装的重骑兵成为可能,整个亚欧大陆的战争面貌因此完全改变。北宋军队之所以孱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丧失了汉唐以来的西北马场,导致骑兵数量远远不足,在金国的“铁浮屠”与“拐子马”面前力不从心。事实上,在马镫产生前的古典时期,骑兵就已经开始影响宏观政治格局,战国时期的秦国与赵国即是例证。

        西周末年,戎人攻破镐京,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曾经的“赫赫宗周”化为废墟。当时的秦国君主是秦襄公,他是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的功臣之一。周平王对秦襄公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是岐山以西的地方都归你们秦人了,你们努力地给我周室报仇,打下来的土地都是你们的。从此,秦国在周天子的鼓励下向西扩张,直到秦穆公时代“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关中以西的诸多戎族部落臣属在秦国强权之下。此时,在亚欧大陆上,从两河流域到伊朗高原,再到辽阔的内亚草原,骑马作战开始成为时尚。那些归顺秦国的部落勇士成为秦军中的第一代骑兵,并跟随秦军加入中原列国兼并的修罗战场。

        

(《芈月传》中的义渠王,司马迁《史记》明确记载义渠王与秦国宣太后有一腿,而这位义渠王即是臣属于秦的部落领袖之一,很可能在秦军中统率骑兵。)


         熟悉汉末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号称天下最精锐骑兵的,除了董卓集团的“西凉铁骑”,就是丁原、吕布的“并州铁骑”。华北边塞盛产优秀骑兵,东汉初年的“幽并突骑”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威震华夏世界。如果我们把华北一系的骑兵追根溯源,可以发现他们的祖先即为战国时期的赵国骑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今日还被塑造为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正是通过军事改革,赵国迅速走向强盛,不仅继承了晋国在北方边塞经营百年的遗产,还在不经意间开出了中国骑兵的另一系。


(《史记·赵世家》记载的赵武灵王微服入秦都咸阳)


        由此可知,秦国的骑兵大都是归顺的戎族部落勇士,而赵国骑兵则是模仿胡人作战的华夏族。戎族部落在此时已经逐渐发展为游牧民族,日后强大的匈奴帝国也在成型的前夜。长平之战中,五千秦国骑兵配合大军完成了对赵军的包围,而赵国骑兵却几乎没有作为,终致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坑杀。事实上,在以后两千年的时光里,中原汉人王朝的骑兵部队一直处在对草原民族的模仿阶段,极少有自身独特的作战理念,这可以看作汉人军事式微的原因之一。而在亚欧大陆的另一侧,欧洲人的骑兵战术自成体系,并最终发展为近代骑兵。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当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骑兵与英法骑兵白刃对战,在双方皆使用冷兵器的情况下,昔日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竟然完全处于下风。


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中写道:“秦国骑兵是一种工具,用以完成中央集权及从封建制度转变到统一帝国的过程,这是中国历史的内在过程。相反,赵国的骑兵是起源于边疆那些部分采取游牧生活方式的汉族,用这种军队作为攻击铁拳的社会,不能促进中国社会及国家的内在进步,因为它建立在一个倾向于与中国中心脱离的边疆上。”


        

        秦国骑兵与赵国骑兵的命运分野,隐喻着农耕民族的千年困局。即使强大如东汉与唐朝,也不得不在内外战争中使用归顺的游牧民族骑兵。诗仙李白在《胡无人》中写道:“汉家将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骠姚”,用民族主义情绪反对唐帝国在军队中用胡人不用汉人。然而,从战国到清代的两千年历史证明,这只是文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