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良春老师治疗痛风的经验(节选)

 解脊厄 2017-09-13


 似风非风,责诸浊毒瘀滞

 朱师根据长期临床观察,综合痛风的以下重要表现,如患病率随年龄而渐增,多有阳性家族史;其人每形体丰腴,平素嗜酒,喜食肥甘厚味;关节发病夜半居多,主要位于下肢末端,日久可见痛风结节或溃流脂浊,或伴“石淋”腰痛尿血,甚而“关格’’尿闭频呕等,指出,痛风乃浊毒瘀滞使然也,其名为风而实非凡,症似风而本非风。他说,痛风浊毒滞留血中,不得泄利,初始未甚,可不发病,然积渐日久,愈滞愈甚,或偶逢外邪相合,终必瘀结为害,或闭阻经络突发骨节剧痛,或兼夹凝痰变生痛风结节,久之,痰浊瘀腐则见溃流脂浊,痰瘀胶固以致僵肿畸形。由于郁闭之邪最易化热,其证又多兼热象,如湿浊蕴热,煎熬尿液,可见石淋尿血;浊毒久稽,损伤脾肾,寒热杂错,壅塞三焦,而有“关格”险恶之症。凡此种种,皆浊毒瘀滞为殃,非风邪作崇之征。

 朱师进一步指出,此浊毒之邪非受自于外,而主生于内。盖痛风患者,多先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迈脏气日衰,若加不节饮食,沉湎醇酒,恣啖膏粱肥甘厚味,长此以往,即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其中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的紊乱尤为突出,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清别浊失司,于是水谷不归正化,浊毒随之而生,滞留血中,终则瘀结为患。


守法权变,重用土茯苓萆薢

朱师主张,痛风诊断一经明确,治疗便应恪守泄化浊瘀这一大法。在此基础上,审证权变,加减用药,多可获得浊瘀逐渐泄化,血尿酸持续下降的佳效,进而达到使内在脏腑清浊新陈代谢功能恢复之目的。如果大法不知守恒,方药朝夕更改,或调治时辍时续,稍效即失耐心,则佳效往往难,病情每每波动,甚而前功尽弃,病反加重,日久发展下去,终至危殆不救,故临证惟以泄化浊瘀为大法,才是痛风治本之道。

朱师对降泄浊毒药的选择,特别推崇土茯苓、萆薢二味,每方必用,是其经验独特之处。土苓一般每日用30-120克,萆薢用15-45克。土茯苓甘淡性平,主入脾胃两经,可助升清降浊;萆薢苦甘性平,主入肾、膀胱二经,有利分清泌浊。两药皆有除湿、解毒、利关节之功,古人常用治梅毒、淋浊、脚气、瘰疬、疔疮痈肿、筋骨挛痛诸疾,而痛风一病既缘浊毒瘀滞为患,用之一以降泄浊毒,一以通利关节,甚为合拍,不但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又可解除骨节肿痛。


病案举隅

周某,男,28岁。十年前右足趾不慎扭伤之后,两趾关节对称性肿痛。是年七月下旬发现右拇、食指有多个结节,且液化溃流淡黄色液体,查血尿酸16毫克%,病理活检确诊“痛风石”,X摄片提示双足趾跖关节第五跖骨头外缘有半圆形掌齿状小透亮区,符合痛风征象。此后两上肢、指关节、髋、膝、踝关节疼痛,每于气交之变增剧。平素怯冷,面色苍白,形瘦神疲,曾服“别嘌醇片”,因毒性反应停药。苔薄舌淡,脉象细数。体温37.5℃,血沉32毫米/小时,尿检:蛋白+。乃浊毒留滞经脉,瘀痹不利之咎。治宜泄化浊瘀,通经蠲痹。处方:土茯苓45克,玉米须、萆薢各20克,全当归、汉防已、桃仁泥、炙僵蚕各10克,甘草5克。服药60余剂后,复查血尿酸12毫克%,血沉12毫米/小时,尿检正常。患者手足之结节、肿痛渐趋消退。又服30剂复诊,惟感关节稍痛,血尿酸降至6毫克%。嘱再服用10-20剂,以善其后。


(本文节选自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从医六十五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

专 家 简 介

姚祖培

南通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省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通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名中医、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传承人之一,曾赴日本研修老年心脑血管病。擅长内科心、脑血管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如代谢综合症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高血尿酸等),对治疗多种疑难重症如恶性肿瘤、发热不退、顽固咳嗽、面瘫、痹痛、甲亢、肝肾病、慢性胃肠病、前列腺炎等有独到之处。参与主编、撰写、整理医书10部,发表论(译)文7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13:30-17:30

  大医

精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