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例话》16 《杨柳风》序

 琴贵铧 2017-09-13
标  题: 《文章例话》16  《杨柳风》序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4年05月27日11:15:3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原文】作者:尤炳圻


    先介绍几位书里的人物:

    土拨鼠永远是一个心与物冲突的角色。一开场他便被弥满在空中地底和他的四周的
“春”诱出了家园,弃掷了正在粉墙的手中的刷子。其后,他满心想钻进癞施的新奇的
淡黄马车,然而又不愿叛逆他的好友——水耗子。明明知道自己的家破旧不堪,羞对故
人,却又舍不得离开。跟土獾等玩了一上午,回来见了受罪中的癞施,却惟有他忐忑不
安。敌不过外界的物质的诱惑,却又没有勇气跳出自己的圈子。结果永远是在十字路口
徘徊、悲哀、苦恼。永远显得低能、脆弱。

    癞施,这是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位。能够毅然摆脱一切,去追求每一种新的官能的刺
激。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象征。他的信仰是快乐,他的幻境是美。他的兴趣永远是流动的
,在强迫人家都到他的“船屋”里去住,而且宣言将在船上度其余生之后不久便把废船
堆齐了屋顶,玩起黄色马车来了。这回他以为实在是从开天辟地造车以来,一辆顶顶精
致的车了,连一个例外也没有!不料又在一个紧张的场面里爱上了欺负他的汽车。然而
他虽然随时随地想求热情的奔放,却随时随地都要受到意外的阻遏。虽说是意外,却自
然也便在“我们的”情理之中。像做梦一样,他开动了汽车,然而马上来了“窃盗”“
妨害公安”和“违警”,因为有法律。他以为看监的女儿对他种种的好意,便是爱上了
他,哪里明白社会地位和身分的迥然不同!他在收回故居、逐出敌人的欢欣之余,本可
以对来宾唱歌赋诗,然而跳出了绅士制度和传统习惯。结果,他不能不长叹一声“冷酷
”,而伏倒在那些重缠叠架的铁链索之下了。   

    这一些心物的斗争,人我的冲突,实在是希腊悲剧的最高题材,而被格莱亨氏用十
九世纪末的背景,和致密锐利的心理分析的手法写出来了。

    对于书里每一个动物,原作者均赋与一种同情了,甚至强占癞施堂的黄鼠狼和黄鼬
子。然而只有对土獾不是如此。从文字表面上看,似乎土獾在众兽中最清高慈爱,最值
得敬重。然而实际上却无处不写他的卑鄙、虚伪、自私和阴险。他绝没有癞施的质实和
热情,也没有土拨鼠的婉和及谦让,更缺乏耗子的勤作。却兼有他们的固执、懒惰、贪
馋,再加上他自己特有的沽名钓誉的劣点,成为一个到处占便宜,到处受尊崇的臭绅士
,然而他自己却还总自居于真隐士之流。一天到晚打听人家的阴私事情,却偏又卜居于
幽迹林的正中心。妙在写得一点痕迹都没有,过于老实或不小心的读者也许始终还认土
獾做好人。正如大部分的人不能辨别一个真正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伪君子”一样。能写
一个曹操,或者一个秦桧,那算不得什么成功。

    除此之外,书里每一个动物,都各自有他的不可磨灭的生命。而且和我们是那么亲
切。根据格莱亨的书而作“癞施堂的癞施”的密伦在他的书序中提到了土拨鼠说:“有
时候我们该把他想做真的土拨鼠。有时候是穿着人的衣服。有时候是同人一样的大。有
时候用两只脚走路。有时候是四只脚。他是一个土拨鼠。他不是一个土拨鼠。他是什么
!我不知道。而且,因为不是一个认真的人,我并不介意。”

    我们分析了半天书里的人物,其实在原作者,也许根本没有象征的心,自然创造我
们这些“各如其面”的不同的人类,何尝具半点成见呢。所以有些批评家正赞誉《杨柳
风》为一部最不加雕琢的妙书。这种不雕琢,便是指着炉火纯青的渐近自然了。书里所
描写的,一样有友情,有智慧,有嫉妒,有欺骗,有骄妄,有夸大,有冷酷,有自负。
然而,却又是写实而不是写实,是讽刺而不是讽刺,是幽默而不是幽默。正如我们鉴赏
罗丹的画,是力而不是力,是筋肉而不是筋肉。

    最使我们读了不忍放下的,是因为这本小书不独是篇有趣的童话,而且是篇顶曲折
的小说,而且是篇极美丽的散文——尤其因为他是一首最和谐的长诗。古河、水闸、杨
柳堤这一些是不待说了,即使一片荒枝旷野,半弯残月疏星,也写得那么绮丽动人。甚
至于一杆烟袋,一盏牛角灯,也都带了抒情的趣致。童心本来是诗国,童话本应似诗境
。然而真能将童话化成诗境的,除格莱亨外能有几人呢?……


【点评】


读一本书,如果那本书有图画,喜欢新鲜趣味的少年读者往往先翻看图画,直到看过末
了一幅,才回过头去开始读文字。但是有经验的读者(他更喜欢新鲜趣味)却另有门径
:他先阅读卷首的序文。因为序文讲的是这本书的大概,或者点明它的意义,或者指出
它的好处。读了序文,对这本书就有了大体的认识,然后阅读正文,就见得头绪清楚,
容易理解。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每一个少年必须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序文有由作者自己写的,有由他人为作者的书写的。作者自己写的序文,无非说明写作
的动机以及希望得到的效果,材料的来源以及用怎样的手法来组织成书等等。这些话是
写不进正文里去的,但是必须说一说,说了之后,作者与读者之间更能沟通,对于读者
领会这本书有不少的帮助,所以放在序文中说。他人为作者的书写的序文,往往说明对
于这本书的见解,或者剖析它的要旨和艺术,或者批评它的意义和影响的话说话常取介
绍的态度。读者固然不必完全信从介绍者的话,可是有了这么一番话作为参考材料,总
比独个儿去探索有靠傍。所以序文的这种价值是读者不可忽视的。

有一些作者在自序中只说一番谦逊的话,什么材料怎样怎样不完备哩,意义怎样怎样平
凡浅近哩,手法怎样怎样卑卑不足道哩,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有一些他人所写的序
文只说一番不着边际的赞美话,什么材料丰富哩,意义深远哩,手法超妙哩,搬出许多
形容词来教人家觉得仿佛看见了商店的广告。这样的序文大可不写。作者既然觉得自己
样样都不行,那么写书根本就是多事了,何必在多事之外再来一个多事,写这样的序文
?至于滥用赞美的词语,更是无聊的勾当。你去游了一处山水,回来告诉人家说“那儿
美丽呀!美丽呀!”你即使说上一百个“美丽”,人家还是个莫名其妙,其实等于没有
说。作序文也是同样情形,如果你只能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话,就大可不写,读者
也大可不读。

这回我选的是尤炳忻先生为他自己翻译的《杨柳风》所写的序文。《杨柳风》是英国格
莱亨的童话。尤先生把它翻译了出来,在这篇序文中说出了他对于这部童话的见解,还
介绍了格莱亨的生平。因为篇幅比较长,这里略去了序文的后一部分。我觉得《杨柳风
》这部童话很适于一般少年阅读,借此把它介绍给读者诸君。更因为这篇序文不是漫然
写成的东西,而是把原书仔细咀嚼之后得到的一点见解,能使读者不仅知道这本书的大
概,并且品味这本书的精蕴。所以我乐于把它介绍给读者诸君,作为值得一读的序文的
例子。

看了这篇序文,《杨柳风》中讲些什么故事大略可以知道了。土拨鼠出了家园去做些什
么,癞施凭着兴味怎样去冒险,癞施堂是给谁强占了的,土獾采取什么态度过他的生活
,乃至书中的“布景”和“道具”等等,在序文中都提到了。所有这些,读者读罢全书
自然也会知道。但是序文中的其他的话却是在书中看不到的。序文的大部分是分析书中
人物的心理的话,而书中只是描写各个人物的行动和言谈,绝没有一句话说明“这显示
出该人物的某种心理”。不善于读书的读者往往只见故事,而忽略了作者所以要这样描
写的苦心,所以负着介绍责任的译者就有在序文中特别加以说明的必要。读者看了说明
,再去看书中的描写,就觉得虽是微细的一枝一节,都有一条线索贯穿着,那就是各个
人物的性格。像这样心中有了数,当然比茫然看下去有兴味得多,也有益处得多。

这篇序文中说:“我们分析了半天书里的人物,其实在原作者,也许根本没有象征的心
。”这一段不是闲话,而是诚实地表示了作序者的态度。原作者并没有告诉作序者,作
序者怎么能说原作者一定是这样的意思呢?有了这一段,才见得这样分析原只是作序者
的见解而已。但是他的见解有助于读者的领会,所以值得写在序文之中。


--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
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http://blog.sina.com.cn/kitae1984 http://weibo.com/kitae1984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202.120.106.1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