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根《石头记》研究】之霍国玲谈红学(第39期)

 果冻0881 2016-11-13


草根红学探索的沙龙;红楼梦爱好者的家园;为你分享不一样的金陵十二钗…


程伟元、高鹗是乾隆的御用文人(之一)



是谁给程、高布置的整理、抄录、印制《红楼梦》限一年内完成任务?

     

程伟元和高鹗在乾隆五十六年出版程甲本时,曾分别作序;第二年即出版程乙本,序文署的是两人的名字。

     

下面先将程甲本的两个序向读者作一介绍,并进行剖析。

     

程甲本的程伟元序: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矣。然原目一百卄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乃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卄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卄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荀,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程甲本中的程伟元《序》未署年月。)

    

 程甲本的高鹗序: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程甲本中的高鹗《序》,最早是印在1792年的程乙本中,重版时才放到程甲本中。参见吴世昌《红楼探源》第367页注1。)

     

 现在剖析上面两个序。


一、《红楼梦》之名,是程、高对《石头记》“本名”的篡改


      

曹雪芹留给后世的著作是《石头记》,脂砚斋加批为“本名”。甲戌本(二评本)中提到除《石头记》外还有四个书名——《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情僧录》、《红楼梦》。但是自庚辰本(四评本)以后,曹雪芹便将《红楼梦》之名从自己的书中删去。对于这样一点,程伟元在序文中不得不承认“《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即然这样,为什么一定要将书名改为曹雪芹已抛弃的书名——《红楼梦》呢?在程伟元、高鹗两人的序文中都称这部书为《红楼梦》,如程伟元说:“……《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高鹗则说:“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都不再称该书为《石头记》了。

      

《石头记》中本有脂砚斋批语。脂批的作用,是《石头记》的基本特点决定的——这部书的基本特点是有正(小说)、反(历史)两面。既有两面,就有一个读者如何能从正面小说,看到其背面历史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引导者,引导读者能够一步步地从正面小说,看到背面历史——这个引导者就是脂砚斋批语。

      

程伟元并非不清楚这一点,因而在将书名从《石头记》改为《红楼梦》时,不忘将脂砚斋批语全部删去。以程伟元自己的话说,形成了“《红楼梦》小说”。

      

——我们看到的程高本《红楼梦》,就是一部读者再不可能像读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那样,能够从正面小说看到其背面历史。程高本《红楼梦》是一部将有正、反两面的《石头记》阉割、篡改为只能当作“小说”阅读的作品。完全歪曲了曹雪芹的本意,大大降低了原《石头记》一书的伟大意义。


二、程、高二人身份及购《红楼梦》钞本情况


     

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中举,后屡考进士落第。《红楼梦》钞本极昂贵,用程伟元的话说:“昂其值得数十金”。高鹗是个穷书生,当然买不起这种钞本,因而只能“从友人借观”。程伟元经济情况较高鹗强些,但也是“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才勉强购得一部,向高鹗将“所购全书见示”。


三、程伟元所说“原目一百廿卷”是谎言


     

 程伟元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乃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


  事实是:流传至今的八十回本《石头记》钞本,没有一部标明有“目一百廿卷”;历史上也从未有人作过这种记载。相反,《石头记》中脂砚斋批语却明确写出:八十回后只有三十回,即全书原为百十回(对此问题的论述详见《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载于《红楼解梦》第一集)因而,程伟元所声明之该书“有百廿卷之目”,显然这是在说谎!

四、该书从开始整理到印制完成仅用了十个多月


     

 辛亥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春天,程伟元才将百卄卷《红楼梦》书稿交高鹗,两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之后便“复为镌板”。所谓“镌板”,即刻板,是一种将汉字雕刻在木板上的很费时间的工艺,而到“冬至后五日”便竣工了。整个工作――从开始整理书稿到全部印制完毕,仅用了十来个月。

    

 这里有三个问题耐人寻味:

     

第一,印制这样厚的长篇小说是需要资金的,程、高这样两个穷酸书生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筹集到如此多的款项?

    

 第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程、高二人竟能将长篇小说《红楼梦》整理、誊清与印制完毕,不必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在这样短的时间里用铅印方式完成这项任务,也非易事。这项工作若不是“政治任务”,有时间限制,何必把自己搞得如此紧张?

    

 第三,程、高二人的任务十分明确:整理、抄录、“镌板”,而且时间限定一年之内,这就完全排除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所续之书的可能性。后人误认为后四十回由高鹗所续,实在是一种误会。

     

从上述事实来看,程伟元、高鹗所整理的《红楼梦》实是对曹雪芹所著《石头记》的篡改和阉割。他们的做法必然得到地位十分高的后台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