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良火针刺法治疗跖疣35例

 369蓝田书院 2017-09-14

徐  纬1,周日花2

1.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杭州310009;2.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笔者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采用改良火针刺法治疗泛发型跖疣患者3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35例患者均为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病例,均符合临床跖疣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6例,女19例;    年龄13~68岁,平均32.4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8.7个月。皮损主要分布在足底,疣体数目5~20个,平均直径(3.5±0.5)mm,大多数有压痛。

治疗方法

针具:选用师怀堂单头美容火针中尖头、平头以及铲状头各一。体位:患者以卧位为主,舒适放松,以利于医者操作。基本操作:①消毒及麻醉:医生戴无菌手套,疣体局部常规消毒,然后用5 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 mL,在疣体边缘斜刺进针,注射入疣体的基底部,药液用量以疣体发白为度,聚合型跖疣行多点注射,但总量以不超过5 mL为宜。疣体较小或患者疼痛耐受性较强者则无需麻醉。②尖头火针速刺点刺:乙醇灯稍靠近施术部位,右手以持笔式持针,将针身前1/3伸入乙醇灯外焰处加热,待针烧至通红白亮时垂直速刺入疣体中心直至基底处。若是基盘较大较深的疣体,用同样的方法烧针后,根据疣体大小,密集地向基底部速刺点刺多针。③平头火针点灼烙灼:将平头火针放置乙醇灯外焰加热至通红,然后对上述针眼点灼,并对余下的疣体进行烙灼,最好形成黑色焦痂。④铲状头火针灼割:有些疣体较大者则需使用铲状头火针进行灼割,术者一手用无菌镊夹持残存疣体,一手使用加热后的铲头火针对其进行灼割,焦灼出血点,并修整周围皮肤,清理干净后消毒并贴好创可贴。注意避开邻近大神经、大血管部位,铲头灼割时不能伤及正常皮肤肌肉,治疗后3 d内勤消毒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患处禁止搔抓,以免感染。

疗程:疣体较少或小者一般治疗1次。聚合型或泛发性趾疣患者一次难以治完,可分批分次进行,按1~3次做完,中间间隔3~7 d,治疗先选择疣体较大者和压痛明显者进行。

治疗效果

参照文献[2]制定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显效:皮损消退>60%;有效:皮损消退20%~60%;无效:皮损消退<20%。同时观察患者的复发比例,即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3个月后出现新皮疹为标准,评定复发率。经治疗,痊愈31例,显效4例,有效及无效0例,愈显率为100.0%。3个月后随访,35例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9%。

体会

火针疗法古称“烧针”“燔针”,既有针的刺激又有灸的温热刺激。《针灸大成》曰:“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烧针是使用火针疗法的关键步骤。本病治疗时,尖头火针以刺为主,故一般将其烧至通红白亮;平头火针以烙为主,一般将其烧得通红;铲头火针以需要切割面积大小进行烧针,对疣体边缘皮肤进行修整时一般将其烧至微红即可。除了烧针,针刺手法在治疗本病时也是重要环节,需要快、准、狠,恰到好处,不能伤及正常肌肤。笔者选用的火针,是由耐高温钨钢制成,待热时间长,因此刺、灼、割都能很好地操作。

难治性的泛发性趾疣,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角化不全,棘层高度增生肥厚,病变可深达真皮层以至肌层,除了乳头瘤样增生外,有时还会有角质化或毛糙样改变,故治疗较为困难,而且容易复发。因为趾疣很容易摩擦,角质化程度高,据笔者观察乳头状增殖情况不多见,多数向内向两侧发展,因此多数趾疣基盘很大,基底很深,这样一般的火针治法就不能有效地祛除疣体,需要灵活运用针具的特异性以及针法的协调性。因此笔者选择多种形状针头的火针,并将其刺法进行改良。基底深和角质化严重,宜选用尖头火针,密集速刺点刺,能全面地直达病所,对疣体的基底和其营养血管进行破坏;平头火针的点灼烙灼,不仅可以使异常增生疣体碳化,还可以烙熨局部出血点,以防出血,比传统手术治疗有很大优势;最后铲子状火针整复边缘皮肤,祛除死皮焦皮,起到疏通气血、按摩经脉的作用。整体灵活运用火针疗法可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软坚散结,从而起到祛除火毒,增强机体正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玮, 段彦娟, 孙钢. 中药泡脚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较大型跖疣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10(6): 364-365.

[2]杨新利, 刘邯英, 赵新建. 泛发性跖疣4种治疗方法疗效比  较[J]. 天津药学, 2012, 24(3): 33-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