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如何从焚柴祭天到焚香净身

 自华居 2017-09-15

在雅士香业看来,中国的香事源远流长,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先民手持燃木焚烧艾草以施行“柴祭”,以及配制祭祀用香、酒等记载。到了西周至战战国时期,人们不仅沿袭了商代的祭祀用香,而且在贵族生活中香品还被用于辟邪、除秽、驱虫 医疗等。佩戴香囊、香汤沐浴等习俗也逐渐成为日常礼仪。

汉 鎏金博山炉

公元前130 年左右的汉武帝时期,大月氏移居大夏,此时大夏盛行佛教。大约在公元1 世纪时,大月氏的贵霜帝国发展成中亚的一个强大帝国,同时也是中亚地区的佛教中心。丝绸之路开通后,许多商人往返于中亚、西域一带并从事商贸活动,佛教也逐渐在中原传播。

沉香正是随同佛教进入中原的。汉末以来,佛教传入中原并引进许多香料植物,因而衍生出各种用香方法与合香观念,并与中国医药理论相互结合,产生众多博大精深的制香配方,甚至依照季节、时令、场合、用途而调配各类香品。现今日本仍沿用明治维新时学来的妙方,按季节使用春玉桂、夏丁香、秋檀香、冬沉香等各种名香。

汉 狩猎纹博山炉

古印度使用沉香由来已久,其古药书中曾记载焚沉香熏烟可身染香味,并可用来治愈外伤及伤口镇痛。沉香在佛教中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直接影响到汉传佛教,盛行以香供佛。《苏悉地羯罗经》中将沉香列为五种供养之一,致使沉香及其他域外诸香陆续进入中原,使中国香道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与道家、儒家和医家的养生养牲观念紧密结合的熏香习俗逐渐盛行于王室贵族之中,专用于熏香的器具——香炉熏笼等开始普及,并产生了著名的 “博山炉”。

博山炉又称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熏炉,盛行于两汉与魏晋时期。汉时的博山炉被称为炉中鼻祖,后来,其高耸的炉盖演变成了香炉的一个固定外形。后世历代都有仿制,并各有变化。

博山炉的材质多为青铜和陶瓷。炉体如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缕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故而得名。博山炉下面有底座,有的遍体饰云气花纹,有的鎏金。当炉腹内燃烧香材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发出来,犹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其造型意味着东海博山住有仙人,终年云雾绦绕,是为人类的期盼——长生不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