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香简介>>中国香学发展史《香之初成——两汉用香1》

 陈氏藏书阁 2019-01-03
秦的统一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西汉,国力日渐增长,版图不断扩大,西汉已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帝国。汉代文化也以其深厚底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香学在汉代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沉香.jpg

两汉时期,熏香风气在皇宫贵族为代表的上层社会中盛行,熏香香材用于室内熏香、熏衣熏被、宴欢娱乐、祛秽致洁等许多方面。熏炉、熏笼等香具得到普遍使用,并且出现了以博山炉为代表的精美高规格香具。产于南方边陲或域外的沉香檀香、青木香、苏合香、鸡舌香等多种香料大量进入中土,汉乐府诗记载: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毾㲪五味香,迷迭艾纳及都梁。

可见五味香、迷迭、艾纳、都梁等香都是由域外传入。另一款名香“苏合香”也已经是西域的重要贡品。

仁香堂.jpg

迄今发掘的多个西汉 中期王墓,如广州南越王墓曾出土了多件熏炉、熏笼等香具和料。陕西茂陵陪葬出土的“鑾金银高柄竹节熏炉”(博山炉),底盘透雕两条蟠龙,龙口含竹节形炉柄,柄端三龙盘旋,属典型皇家器物。此炉先为汉武帝宫中使用,后赏赐给卫青和平阳公主。河北满城出土的驰名中外的“错金博山炉”更是雕镂精湛,华美异常。

汉武帝之后,皇室和各地王侯用香风气长盛不衰,香具也极为精美。《西京杂记》就记载汉成帝时有“纯金香炉一枚”,“贵人公主有纯银香炉四枚,皇太子有纯银香炉四枚,西贵人有铜香炉三十枚。”

汉代用香风盛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用香进入了宫廷礼制。《汉官仪》记载,尚书郎奏事前,有“女侍执香炉烧熏”,“奏事对答要“口含鸡舌香”使口气芬芳。《通典·官职》载:“尚书郎口含鸡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后来,人们常以“含香”指代在朝为官或为人效力。

《汉宫仪》还记载一件十分有趣的和鸡舌香有关的事:侍中刁存“年老口臭”,桓帝赐他鸡舌香,令他含口中。刁存没见过这种香,含之觉“辛蛰”(鸡舍香使口气芬芳,但口舌有蛰感)异常,以为桓帝以毒药赐死,惊慌失措,与家人诀别,后发觉口香,咸嗤笑之,更为吞食,其意遂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