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张照片,告诉你蚌埠人是怎么kei早饭的

 lj0279 2017-09-15



那要说起蚌埠的早餐,估计全国乃至全世界没别的地方我们瞧得上。一个麻溜的早点师傅做一份烧饼夹里脊就跟交响乐一样。


“夹什么?几个饼?甜辣都要?”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霹雳啪啪啦,ok,拿走吧。


一顺码开的各种荤素串串,必须带有甜、辣、咸三种酱料。蚌埠人仿佛带有一种天生的早点雷达,只要好吃藏得再深都能找到。


说实话,很多人不理解蚌埠,为什么明明有河有湖、水蒸雾绕,这座城市还是从天气到脾气都那么火爆啊。他们同样不理解蚌埠人对吃的虔诚——为了吃可以忽略环境的存在。随你怎么说,蚌埠人不在乎,他们只在乎口味,只在乎江湖气。


蚌埠的早餐一个月不重样?这绝对是谦虚的说法。

光烧饼夹里脊就能分好多种,光饼有缸贴子、湖沟烧饼、油酥烧饼、猪油烧饼、芝麻烧饼、千层饼等,串就更别说了,肉串、里脊、腰子、土豆片、干子、素鸡、小扁鱼、猪排、鸡排、螺丝肉、鸡皮、生菜、辣椒、蟹排、香肠、腊肠、火腿肠……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





在湖北人用勺子吃红薯的技能震惊了全国的时候,蚌埠人才知道:

并不是每个城市的人都拥有边走边吃的技能(骄傲脸)


然而这种技能是与生俱来的,管你是谁,走哪都忘不了本。


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边走路边吃早餐。飞起来的公交不行,骑电瓶车不行,下雨天更不行。如果快迟到了,就边跑边吃。


早上基本都是老人们的天下,一年四季,他们都是菜市和早饭点的常客,甚至是首批客人。在他们的手里,永远能提着热乎的早饭和最新鲜的蔬果。




任何一份早饭从做好到吃完,最多不超过十五分钟时间,这还是在匀速状况下进行。因为我们不用桌子,有个板凳就很足以。


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跟来自山东的室友去食堂吃早饭,我从阿姨那里接过包子豆浆就往嘴里塞,她诧异的看着我“你怎么边走路边吃东西?”


结果放假回到百大小吃街,跟朋友一起排队买小吃,臭豆腐一端到手里,她顾不得烫就往嘴里塞,一边吸着气一边还吆喝我“你自己吃,快点,凉了就不好吃了”。


我感觉自己瞬间就接地气了,在蚌埠,就是要边走边吃啊!


边走边吃这项技能基本上从上小学开始,每天上学的路上都能看到操心的家长们,一手给孩子提着书包,一手拿瓶牛奶,嘴里还催促着“快点吃呀,马上就迟到了”。


店里位置太少,端着碗就能站在门口,包夹在咯吱窝底下,一手拿着饼,一手端着稀饭呼噜呼噜大口的喝着。



如果是熟人的话,打声招呼就能把早饭端回家,吃完再送回去,有时还会随手把碗冲干净,这一份人情总让人留恋。


边走边吃是一种精神,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蚌埠人很可爱。也许在外人看来简陋粗暴,却是流淌在蚌埠人血液里的“生活礼仪”。 





在蚌埠,早餐是开启美好一天的必备。这些大大小小的摊子藏在每条路的街头巷尾。不需做什么美食攻略,跟着穿睡衣的人走,准没错。


延安路

“奶奶,一碗马糊两根油条搁这次~”


延安路,贯通城区南北,由南向北新老城区更替,说起早餐,从津浦大塘一路向北的老城区可以称得上种类繁多。


在吃货中有着广泛传播率的煎包、锅贴、牛肉合紧挨着,包子、油条、馄饨、卷饼、汤汤水水,不过几百米,全部都能找到。


“老板,给我个加鸡蛋的肉盒带走”

“我要两个,再来杯蛋汤”

老老小小的蚌埠话和“噼里啪啦”的煎炸声和在一起,听着就直流口水。


白家和王家究竟哪家更好吃,这个问题还真没法回答。吃白家的人说吃王家的不够地道,吃王家的认为吃白家的不会吃。


小而精致的千里香馄饨也是早餐的最爱之一,葱油味汤底,香而不腻。


再往北点的菜市场附近更是美食林立,摊子虽小,但一看就错不了。小时候爷爷奶奶都会拿上家里的大饭盒去装点稀饭豆浆再来一袋子油条回家分赃。


太平街、中平街、升平街

“要几个?加个鸡蛋嚎~”


作为农贸市场低调无比,作为美食街却名声在外。想想也知道,拥有百年历史的太平街那一片,最不缺的就是美食。


街边简陋的小店里,香辣、醇美的味道冲散昨夜的疲惫,精神抖擞的开始一天的新生活,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依然祥和、满足。



蚌埠人吃烧饼夹里脊从来不分时间,早上当然也不例外,喷香热辣的炸串正好唤醒一整天的味蕾。


早起买好菜,菜场旁边就是各种早点店,金黄外皮还透着一点酥的牛肉煎包也在召唤你的宠幸。


当然还有牛肉合,满满一大盆馅儿在师傅的巧手下变成美味,肉馅儿多、个儿大诱人。


地委宿舍

“牛肉汤少放点牛油,再来一张饼,多放香菜嚎”



这里的街道算不上长,大到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店,小到只有摊位的卷饼。早上的太阳才刚冒出头,早饭的香气早已飘向了远方。


蚌埠人对于吃从来不拘泥于环境,即使是露天也挡不住喝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


大部分早上来这里的人都会选择吃点简单的,一人一碗豆腐脑,配个素馅的油合刚刚好。


长乐路、吴湾路、长丰路

“老板,面可有了?给我来一碗”


七点是这里的用餐高峰期,小小的店面有点不堪重压,几个人拼桌是常有的事。



但冲着这碗面,所有就餐的不愉快都瞬间不存在。


金山饭店的历史,可追溯至解放前。原来盛极一时的淮扬风味名菜,现在依然存留在老一辈人的舌尖记忆里。

金山大包在蚌埠人的心目中应该有着不一样的地位。鲜肉三丁包、水晶鲜虾仁蒸饺、松子烧麦、水晶烧麦、虾仁蒸饺的味道你还惦记吗?


红旗一路、工农路


整齐的一溜小店,桌椅矮小也无所谓,我知道这里有我爱吃的。


没有门脸也无所谓,闭着眼我都知道位置在哪,闻着味儿都能找到。





在蚌埠名气大的早点店子能让你找不着北,但这些常年被包围的小店却也是蚌埠老饕们的私藏菜单。它们大多藏在一条完全不搭的街道里,顺着人群走就能寻得真经。


但倘若你要真问蚌埠人,哪里最好吃?

他一会想很久,然后告诉你 “我家楼下滴!”


这些常年排队的老字号神店有过你的身影吗?


藏在小街道里的齐家油条马糊


九点之后去就吃不到的杨老六牛肉汤


让蚌埠吃货们骄傲的雪圆


逢买必排队的汲氏包子


这些角角落落的美味是最有效果的闹钟,也是每个蚌埠人起床的动力。

“明天早上我一定要吃到他家的面!

今天早点睡吧......”





在蚌埠吃早餐,坐下来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早点店的路边,却永远围着一群人。


这群人里,有前一天晚上在江边吹萨克斯的大爷,有聊着八卦的七姑八婶,有赶着去上班上学的大人小孩。“师傅,还要多久啊?!”人群中传来声音。师傅没说话,反倒是排前面的穿睡衣的大叔笑了,“表着急哟”尾音上扬。


选一天周末的早上,一家人围着小桌吃早餐,聊聊哪家的孩子上了大学,哪家的媳妇做的一手好菜,惬意两个字就这么写。


筷子码好,小菜摆放整齐,然后两眼望着饭来的方向。简单的环境,也要做足早饭前的仪式感。




在蚌埠卖早点,这是一件颇有挑战的事情。蚌埠人的嘴巴挑,就算你开在他家楼下,不好吃的话他宁愿饿着也不会下楼。


“等我退休了,就去卖烧饼夹里脊!”不少蚌埠人都说过这句话,但是做早点的苦和累,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受得了的。


买菜、洗菜、串串再到码放整齐,一大早起来和面、揪剂子做好烧饼的准备工作,烤烧饼和炸串必须得两个人分工配合,想一个人?估计会累死。


冬天就算了,想想夏天室温四十度的同时围着冒热气的锅炉转悠,挂在脖子上的毛巾一天都不知道湿了又捂干了几遍。


时间长了,很多早点师傅也算是看着我们长大,隔了好久再去也还记得你吃不吃辣椒。




蚌埠啊,初见你貌不惊人,呆久了就哪儿都去不了了。

在蚌埠的幸福不是那些平地耸起的高楼,也不是那些高大上的西餐厅。而是弯弯绕绕的巷子里的烟火味和人情味。


所以

你想好了明天早上是吃烧饼夹里脊小笼包牛肉面蒸饺油板面煎包馄饨蛋汤油条马糊豆腐脑锅贴卷饼


还是吃牛肉汤干扣面杂粮煎饼油圈羊肉汤牛肉合鸡蛋灌饼饭团麻园手抓饼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