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风舞三湘 2017-09-15
  於過去而言,粵地篆刻發展較遜於江浙一帶,不竟當時交通不甚發達之故,往來粵地一帶之篆刻家相對較少,而粵地文人亦相對甚少往外地交流,形成相對稍遜局面。

  隨着社會不斷發展,交通較以前便利,外地文人學者踏足粵地漸多,或粵地文人或商賈涉外日益頻繁,粵地文人與境外文人交流比以前顯然增多,這帶動文學或藝術有着不可同日而語之發展。

  清中以後,粵地之文化傳播雙向性尤為明顯,一方面往外較前多,一方面,入粵宦游名人日漸增多,這些名人閱歷豐富,視野寬廣,如翁方綱督學廣東,興辦教育;阮元創辦學海堂,張之洞創辦廣雅書局及廣雅書院,他們不僅將當地先進文化、金石、篆刻藝術帶到廣東,於離開粵地時又將粵地文化帶回當地,促進了各地文化藝術傳播及交流。

  隨着黃牧甫、徐三庚、余曼庵等人遊學粵地,對粵地文化藝術有着不可磨滅之貢獻,如徐三庚、余曼庵受到可園主人張敬修之邀請,傳授印藝,張敬修及張嘉謨,乃至何昆玉、何瑗玉以及居氏昆仲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影響。

  而黃牧甫對粵地影響更深遠,由於牧甫久寓嶺南,傳人甚夥,直接師承於黃牧甫者有劉慶嵩、李尹桑及雪濤、若日兄弟、易孺等;而私淑者則有胡曼、鄧爾雅、馮師韓等。

  李尹桑、易孺、鄧爾雅等汲取牧甫印學精髓,別出新意,於民國印壇享有盛譽,「南國鍥家東莞鄧爾雅、鶴山易大庵最為老師。爾雅私淑黟山,得其靚挺之嫩,時出新意。……大庵親受業黟山之門,早歲專治小璽,殊有精詣,近來益閎肆,與前作如出兩人。」語見沙孟海《沙村印話》;「近代印人,南有李璽齋尹桑、鄧爾雅萬歲、易大庵熹之三君者,淵源所出,僉出牧甫,各有所擅,未可軒輊。」語見陳巨來《安持精舍印話》,可見嶺南印人在黃牧甫印風影響下,別開生面,在民國印壇享有重要地位。

  由於劉慶嵩、李尹桑、易孺及鄧爾雅在南國印壇有較大推動作用,春風化雨,使牧甫印風遍及嶺南,從學者甚多,形成一定之地域風格,而從劉慶嵩學印者有陳融、馮康侯及其侄劉玉林;師從李尹桑學印者計有區夢良、馮衍鍔及其子李步昌,師從易孺學印者計有簡經綸、潘楨幹、何秀峰;師承鄧爾雅習藝者計有余仲嘉、劉玉林、張祥凝、莫鐵,及其外甥容庚、容肇祖、容肇新及侄子鄧祖頡,另外,爾雅子女及繼室皆擅刻印;宗法士陵者還有趙浩、周端、何庸齋、李壽庵、黃文寬、黃思潛等,可見牧甫篆刻風氣在嶺南蔚然成風,影響廣東印學百年,部分印人在士陵印學思想影響下,以學問而印學,轉益多師,自出機杼,各有所創。正如辛塵所言:「黃氏是一位學者型藝術家——他是由藝人而成為學者、最終成為藝術家的。他對學問的重視及其個人成長的歷程,對後來者有積極的影響。粵派印風的傳人之中卓有成就者,無一不是飽學之士。」

  在此云云黃牧甫之繼承者當中,簡經綸、潘楨幹、何秀峰、余仲嘉、何庸齋、李壽庵、黃文寬、劉慶嵩、李尹桑、鄧爾雅、易孺、馮康侯等人都有結集個人作品成譜者,當中李尹桑、鄧爾雅、易孺、馮康侯、鄧爾雅、簡經綸、何秀峰、余仲嘉、張祥凝、莫鐵、容庚等所結集之印譜更是有名於當代。

  第十四則「誰人曾予評說」系列亦紹介此云云牧甫繼承者當中最有名之一員,他就是李尹桑(銘柯)先生,印譜名為《李鉨齋先生印存》。

  李尹桑(銘柯)先生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幼隨父遷粵居廣州,遂隸籍廣東番禺,時黟縣黃士陵(牧甫)先生應廣東巡撫吳大激之聘,主廣雅書局校書堂事,公餘之暇,恒以書畫篆刻與世相接,尹桑之父雅好文翰,富收藏,與牧甫交好,乃以四子雪濤、六子若日、七子茗柯同師牧甫。兄弟中以尹桑學藝最勤,且善思考,於牧甫之書、畫、印,及文字訓詁之學,靡不窮其原委,牧甫極稱許之。牧甫北歸,李尹桑(銘柯)先生仍鑽研印藝不輟,後譚延闓(祖安)南來,又以詩文及《易》學請益,並隨之游幕東南各省,其能兼擅諸方言,即是之故,所見益多,收藏日富,中年歸粵,潛心金石,日以摩挲古璽印、瓦當、泉貨、造像、金石拓本為樂。曾得東漢墨書磚一方,凡十餘字,雄肆潭厚,至為難得。

  牧甫始治印最初受鄧石如、趙之謙、徐三庚及吳熙載影響,以後日漸成熟,逐漸脫開某家某派風之約束,從古璽及商周銅器文字裡推陳出新,為篆藝繼承傳統開拓了一條全新路徑,李尹桑(銘柯)先生更光而大之,其白文璽多典重厚朴,時有陶文之趣;朱文小璽則奇峭峻拔,或借古泉文字以取勢,愈小愈見神妙,方圓離合,悉本兩周古文,而能巧為變化,光潔秀雅,不以剝落為事,置之古譜中,匪獨難辨,直是上選,擬漢人鑄鑿,亦得其高致。

  李尹桑(銘柯)先生自輯印譜計有《大同石佛龕印稿》、《李茗柯鉥印留真》、《異鉤室璽印集存》、《戊寅印稿》及與易大庵合輯《秦齋魏齋璽印合稿》等,而於李尹桑(銘柯)先生殁後,盧子樞曾編輯李尹桑刻印而成《李鉥齋印存》一譜,其七子亦輯有《李尹桑印存》一譜行世,當中以李千里(天馬)、馮衍鍔(霜青)所輯其師刻印而成《李鉨齋先生印存》一譜最為有名。

  《李鉨齋先生印存》一譜於拍賣場中見過多次,可惜均無緣競得,有幸於四年前再遇此譜,可能緣至,終於能集得是譜,今日寫此則小博文,再回頭看看,不覺已是四年前事,是譜共收印六十二方,鈐印精准,邊款為烏金拓,細看若淡雲籠月,氣韻甚佳,是近代不可多得之好印譜。

《李鉨齋先生印存》

一冊。李千里(天馬)、馮衍鍔(霜青)輯其師刻印而成《李鉨齋先生印存》此譜。是譜板框粗線墨刷,橫七點八,豎十七點五公分,書口上署「李鉨齋先生印存」字樣,書口裡葉下署「番禺李天馬馮霜青同集」字樣,無序跋。全譜六十六葉,六十六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繫邊款,錄印六十二方。成書年份不詳。

附註: 邊款多面者一葉一邊款,譜中有八印無繫邊款。 

書籍外觀:線裝12.60X27.50cm

編著者:李千里(天馬)、馮衍鍔(霜青)

印人小傳:

李尹桑(茗柯)。1882│1945。原籍江蘇吳縣人,後家廣東番禺。隨黃士陵游。字茗柯、酩柯、榠柯、師實,號壺父、璽齋、鉥齋、秦齋、若虛、朱華、公之佗。齋堂為綠雲軒、大同石佛龕、異鉤室、宣靈館、雙清閤、長生安樂之室。工書法,臨摹秦、漢諸碑,饒有金石氣。畫以花卉見長。刻印為黃士陵高足,精治小璽,印文方折硬挺,用刀生辣犀利,布局謹嚴穩重中多變化,作品載譽嶺南。與黃賓虹、易大庵、鄧爾疋交善。晚年除嘗為小吏外,均以鬻印為生,印之流佈嶺海及省外者至夥。存世有《大同石佛龕印稿》、《李璽齋先生印存》、《異鉤室璽印集存》、《戊寅印稿》及與易大庵合輯《秦齋魏齋璽印合稿》。
附註:
《李尹桑印存》馬國權序中,載其生日為一八八二年農曆十一月初六日,卒於一九四三年農曆十二月初四日。又,《廣東印人傳》中載李氏生卒年為一八八○—一九四五年。又,《近代印人傳》載其生日為一八八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卒於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茲從後者。

編輯者小傳:

李千里(天馬)。1908│1990。廣東番禺(今廣州)人。原名李千里,字天馬,以字行。出身書香世家,自幼受傳統文化薰陶,遂成畢生之事業。青壯年時代,任職銀行,卻樂於書道,曆游大江南北,請教書壇前輩,博覽碑帖墨蹟,初以六朝碑誌及唐碑為範本,後專攻歐陽詢,行書專志學王,後兼及篆隸、章草、大小草等,各體書均揮灑自如,剛柔相濟,溫雅平淡,小楷法鐘、王及唐宋諸家,自成風格。曾任職于廣州美術學院,六十年代初定居上海。曾任上海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上海文史館館員。著有《楷書行書的技法》、《張氏法帖辨偽》、《余氏書錄辨偽》、與馮霜青同輯《李鉨齋先生印存》存世。

馮衍鍔 (霜青)。1911│1954。廣東番禺黃埔人。字霜青,齋名為雙清閣、翠瀾堂。幼讀書廣州,及長習法學於上海,歸粵後任職財政、銀行及對外貿易機構有年。晚歲執教香江,並卒於是。工倚聲,詞宗馮延巳。治印曾游於李尹桑之門,工小鉥漢印。嘗與李天馬同輯《李鉥齋先生印存》,又曾集拓牧甫刻石五十餘方成《雙清閣鐵書經眼錄》。存世有《翠瀾堂詞稿》、《雙清閣鐵書經眼錄》存世。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四)﹒﹒﹒﹒﹒﹒閒說《李鉨齋先生印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