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指以患者自觉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腰痛作为一个症状,常出现在多种疾病中。本篇主要辩治以腰痛为主要证候的一种病证。它为针灸临床所常见,只要辩证正确,处方中的,效果甚好。绝不可单纯地以痛止痛,以止痛为主。现代医学的肾脏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部肌肉劳损、隐性脊柱裂、脊椎外伤等,以腰痛为著者,可参考本篇进行辩证治疗。分别可获治愈。 临床表现有寒湿、湿热、瘀血、气滞、气滞血瘀、气血亏虚和肾虚腰痛等。现将以上几个证型的证治和病案举例,分述如下。 【辩证治疗】腰痛的辩证,首先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兼寒、兼热;由肾精亏损和气血亏虚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在治疗方面,应审因辩证,进行治疗,而不可以痛止痛。止痛是目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治疗法则,达到止痛的目的。 肥大性脊椎炎(在腰椎部);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腰痛范畴。督脉贯脊属肾,肾主骨藏精生髓,腰椎、脊柱属肾。本病与肾关系密切,临证又多兼肾虚症状,其病理类型、治则、取穴也与肾虚腰痛基本相同。它属劳损、衰退性病变,临床又多见气血亏虚症状,可补益气血;或施用补肾壮腰和益气养血之法。 腰大性脊椎炎和腰肌劳损性腰痛(多见气血亏虚和肾精亏虚),易于发生何腰扭伤,发生后以扭伤性腰痛取穴施治,待剧痛缓解,仍以肾虚腰痛或气血亏虚性腰痛治之。 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逐渐加重,转侧不利,静卧疼痛不减或反而加重,阴雨、感寒疼痛加剧,得暖痛减。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寒重者兼见腰部拘孪难以屈伸,晚间休息反觉疼痛,晨起活动后稍有减轻。 治则: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取穴:灵骨、木火、中白;泻灸肾俞、阿是穴,若痛甚肢冷上方加补命门、温肾祛寒,或针补关元配烧山火,合温热感走达腰部及两下肢,温阳逐寒。 2湿热腰痛:腰重热痛,久坐增剧,活动稍减,阴雨或感热则疼痛加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治则: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取穴:针泻阴陵泉、膀胱俞(配透天凉)、阿是穴;或针泻三焦俞、膀胱俞、阿是穴,均配透天凉。 3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处不移,压痛明显,轻则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或见震动痛,活动受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取穴:腰肌疼痛明显者,患侧委中刺血,或针泻以痛为腧的阿是穴(痛处2至3针)。若腰部疼痛明显者,针泻人中、阿是穴,通络止痛。若瘀血挟有风寒或寒湿者,可针泻三阴交、阿是穴(加灸),活血祛瘀、散寒止痛。 4气滞腰痛:腰痛时轻时重,重则不能俯仰,甚则行走困难,转侧不利,咳嗽震痛,痛处走窜不定。 治则:理气活络。 取穴:二角明、鼻翼穴、针泻间使行气散滞,或配泻以痛为腧的阿是穴。 当然腰痛还有肾虚性的、气滞血瘀型的,此两类在前面已论述,请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