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旋覆花———诸花皆升惟其降

 包羲老子 2017-09-15
 


【性味】味咸而辛,性微温,归于肺、脾、胃经。

【功效】降气散结,行痰除水。

【药论】张锡纯认为:《本经》载旋覆花,未言苦亦未言辛。药坊之苦者,既与《本经》之气味不合,岂武帝台之辛者,独与《本经》之气味合乎?答曰:古人立言尚简,多有互文以见义者。《本经》为有文字后第一书,其简之又简可知。故读《本经》之法,其主治未全者,当于气味中求之;其气味未全者,即可与主治中求之。旋覆花《本经》载其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三复《本经》主治之文,则覆花当为平肝降气之要药,应籍金之辛味,以镇肝木,其味宜咸而兼辛明矣。至于苦味,性多令人涌吐,是以旋覆花不宜兼此味也。且其花开于六月,而能预得七月庚金之气,故《尔雅》又名之曰“盗庚”。庚者金也,其味辛也,顾其名而思其义,则旋覆花宜咸而兼辛尤明矣。

从《神农本草经》“主结气,胁下满”这一提纲,我们不难理解旋覆花“当为平肝降气之要药”。所以一般的气逆,如胸满噫气、儿童善太息等证,它都善于应对。并且,就现代药理看来,旋覆花内亦含有挥发油等生物成分,所以它的味道确实像张锡纯所说的那样,“宜咸而兼辛”。俗传旋覆花随露水滴下就能够生长,这是在称赞它的生命力强。而大凡生命力强的物种,其祛邪能力往往远胜于补益,如水蛭、芦荟之类就是。

徐灵胎说:“此以味为治。凡草木之味,咸者绝少。咸皆治下,咸而能治上焦者尤少。惟此味咸而治上,为中上二焦之药。咸能软坚,故凡上中二焦凝滞坚结之疾,皆能除之。凡体轻气芳之药,往往能消寒热。盖寒热之疾,无不因郁遏而成。《内经》云:火郁则发之。轻芬之体能发散,故寒热除也。”

《名医别录》对旋覆花的药用描述,一开始就是“消胸上结痰,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它的另一个主要功效就是“行痰除水”,但因其物性属温类,于风热燥咳、阴虚劳嗽等因热痰引起的疾病就不相宜。按痰的化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其中,肺部所生的痰(胸上结痰)多稠浊,以金性收凝的缘故;脾脏所生的痰常量大,以脾中多湿的缘故;而肾中所生的痰,因火不制水,水泛而成,略带咸味,“唾如胶漆”者就是。再按其味咸而辛,对应肺与肾,所以《名医别录》就以“消胸上结痰,唾如胶漆”为主句,其下所接“心胁痰水,膀胱留饮”一句,虽有“痰”字,实则以除水为主。并且,《神农本草经》中也有“除水”一句,可见它确有一定的除水能力,这也可以从旋覆花多生长在水旁的自然习性中推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