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松石的优化、造假与鉴别

 自华居 2017-09-16

尴尬的“原矿”

绿松石“水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由于绿松石普及度、认可度非常高的宝玉石,再加上受绿松石本身一些特性的制约,因此,优化和造假,始终如影随形。很多业内人士都说,优化绿松石,在市场上的比例高达90%,甚至更高。

而绝大多数商家都会声称自己售卖的绿松石是“原矿”。这两种情况形成了悖论,这就让绿松石“原矿”和“优化”这两个问题处理尴尬的境地。

绿松石韧性比较差,比较脆,在切形、打磨的环节虽然没有问题,但是抛光的时候就不行了,容易造成开裂,或出现小坑,抛光的时候温度较高,高温会让绿松石有的地方失水,从而形成白点。铁线的密度通常小于绿松石,因此,会出现“铁线掉渣”的情况。

裂、坑、白、掉渣,这些是绿松玩最介意的瑕疵,但恰恰是天然原矿绿松石的特性,无法更改。

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这些特性,对绿松石进行一些优化就成了必然。因此现在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原矿”,其实都进行了简单的不改变其性质的优化。也就是“沁胶”和“刷胶”。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沁胶”和“刷胶”的绿松石就等同于原矿。

这是一种无奈,但这就是事实,我们应该有良好的心态去看这个现象,拥抱变化,过度纠结、完美主底,都能让自己徒增烦恼。

“沁胶” “刷胶”“注胶”“挂色”

“沁胶“也叫蘸胶,把绿松石的原料或者半成品,放在环氧树脂里浸泡一定的时间。这样做是为了增加出品率,进行结构加固,是绿松石一种传统工艺,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广泛应用。

“刷胶“,近几年兴起,并迅速风行的一种加工工艺,

具体做法:将绿松石打磨好,抛光之前,在半成品表面刷一层“502胶水“,再用砂纸进行抛光。

由于渗入了胶水,做出来基本上是无裂、无坑、无白点,“铁线掉渣“的问题也解决了。卖相极好。

这种做法,即使行家,也需要上手细细查看,成本低、卖相好、隐蔽性高,因此市场接受度很高,销售火爆。

目前市场上,九成以上声称“原矿“绿松石,都是这样”刷胶“的产品。

沁胶和刷胶这两种工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够算是天然原矿绿松石,但这两种工艺,提高了绿松石的硬度,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佩戴起来更加美观。

“沁胶”和“刷胶”这两种工艺,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绿松石的性质,算是给绿松石进行了一次“美容“。在市场上大家买到的好品质的绿松石都是这种沁胶和刷胶的产品了。

接下来说的这两种工艺,已经改变了绿松石的结构,就是大家所说的造假了。

“注胶“和”挂色“

注胶也叫加胶或者灌胶,与沁胶和刷胶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沁胶是给绿松石“美容“,那”注胶“就是给绿松石”整容“。

绿松石矿口挖掘出来的矿石,大多数是硬度、密度、颜色均不达标的“面松“,业内人称作”白料“或”泡料“。这样的料子大多数人不喜欢,但扔了又可惜,于是就出现了”注胶“这样的一种优化的方法。

“注胶“具体做法是:

将绿松石和有色的树脂放在密封的压力罐内,用真空泵抽出空气,使绿松石整个吃透这种有色的树脂。这样一来,颜色淡、硬度低、像石膏一样松软的“泡料“,摇身一变,成了色泽鲜艳、均匀的”高档绿松石“。

“挂色“是一种具有很高隐蔽性和欺骗性的工艺,也叫”加色“或”提色“,与”染色“则一道专门的、技巧性很高的工艺。

挂色具体做法是:将准备抛光的绿松石半成品放在稀释的盐酸里泡一段时间,然后再放在含有极少染料的水里加温,这样绿松石的颜色会有一定程度的地加深,使整批绿松的颜色看起来一致,卖相更好。

挂色具有很高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因其对绿松石的颜色改变非常有限,即使将挂色的绿松石砸开,内外的颜色差异也不大,这项工艺最重要的用途还是提高卖相,增加颜色一致性。

如何鉴别“注胶“和”挂色“的绿松石?

鉴别“注胶”的绿松石,最好的办法是去权威检测机构做鉴定。

如果自己鉴别,则有如下方法可以参考:

1. 使用波长为365纳米的紫光灯照射,注胶绿松石没有荧光反应。但是,紫光灯照射的方法并不能做到百分百准确,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2. 使用烧热的针短时间(不超过3秒)触及绿松石表面,特别是铁线处,凹坑处,如果是注胶绿松石,则会闻到塑料融化的刺鼻气味,这种有局限性,如果恰巧热针触及的位置没有胶,就无法准确鉴别。

3. 使用浸水的方法来检测。

网络上流传的“浸水变色法”,多次实验证明,无论是原矿绿松石还是优化绿松石浸水都会变色,网络上的这种方法并不可行。

这里我要讲的浸水测试方法和网络上的不同,具体操作是:

将绿松石清洗干净,放置于清水中长时间浸泡,由于绿松石密度低,吸水性强,再用放大镜看绿松石表面,原矿绿松石表面会均匀地布满小气泡,而注胶绿松石,无法正常吸水,气泡分布很不均匀。

以上方法,都不能均匀做到百分百准确,多种结合,综合鉴别。

颜色:注胶绿松石颜色较深,有时会出现颜色的深浅不一致,天然绿松石油脂感强,天然光泽强,注胶绿松石光泽黯淡,呈现蜡状光泽。

手感:注胶绿松石有会有明显的“黏”“涩”的感觉,而天然绿松石只是因为吸水性强,而稍有黏手的感觉,并没有涩的感觉。

鉴别“挂色”绿松石,主要观察颜色的细节。

“挂色”仍然是使用染料进行加色,因此,越是粗糙的地方,就越容易着色。

什么地方粗糙?珠子的孔道内部,没有打磨,较为粗糙,戒面或挂坠的侧面和背面,如果挂色,这些地方着色都会比较深。

甚至铁线上会出现不一样的色斑(铁线多为黑色,染料形成的色斑多为绿色或蓝色),那就可以确定是“挂色”绿松石。

合成与造假绿松石的鉴别?

以上所说,都是绿松石的优化工艺,另外还有一些纯粹的造假行为:

a. 最为常见的是“白松染色”,

即:使用一种形体及纹路都与绿松石相似的、产于内蒙古的白色硅硼钙石,进行注胶和染色,来冒充绿松石。

白松,学名菱镁矿

产地内蒙辽宁……地摊,跳骚市场多见,

这个是白松的本色

b. 低级人工合成的仿制品,材质多为玻璃或塑料

这些低级仿制品一般是骗刚入行的玩家,通常会在旅游景点、各地古玩市场的地摊上、网络中(如大量的淘宝店)出现,价格低廉。

建议,大家了解绿松石、购买绿松石不要抱有“捡漏”的侥幸心理,不要贪便宜,即可规避风险。

高仿合成松石摆件,外行莫入。

帝皇石,一种质地漂亮线纹,可以加色的石头,万紫千红总是染,不少厂家靠这个赚了不少外汇,原料产地云南。因为松石大涨的原因,它的名字改成了帝皇松!

红线松,名字往松石靠,容易误导,实际是国产图画石。因为松石的知名度在西方比较高,所以很多石头的商业名称都朝 松石靠,比如非洲松,绿草松,草松,灌胶松,染色松,合成松,仿真松,黄松等。

致于专注,琢于匠心——龙掌柜

喜欢文玩、珠宝的读者们,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龙掌柜很乐意为您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