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画《青卞隐居图》

 笑溜达 2017-09-16


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为元四家王蒙的代表作。该画技法丰富多样,集中体现了王蒙成熟后的艺术风格:笔法与墨法参用,繁而不乱,密而不塞,展现出广阔无限的空间。董其昌推崇为“天下第一王叔明”。


今天,张伟平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啃啃这块硬骨头。喜欢王蒙却又不知该如何下手的学粉,相信本节课能让你豁然开朗。



概  述

王蒙技法可归纳为“繁密”二字,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以用笔变化著称。


《青卞隐居图》更是集中体现了这一风格。以下分解为“三多”,每一要点直攻一个技法难关,望能提纲挈领式指导有一定基础的同学进行临摹。


多 变  化
点叶树组合

画家使用了多种技法来表现景物: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先用湿笔,后用焦墨。墨色的逐层堆积,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增添了景物的溢出感。其中的山头苔点与树木点法变化尤多,表现出山上茂密的林木,沉郁深秀,浑厚华滋。


△ 原作局部

▽ 张伟平课徒稿


该点叶法要诀在于“密不容针”,即笔与笔之间不要留任何缝隙。这是一种高难度的运笔方式。它要求画家在高速而又任性的连续运笔中,能做到(不补笔)无缝衔接。


△ 原作局部

▽ 张伟平课徒稿


点叶的墨色浓淡变化,体现了画家的“胸中丘壑”,是画家对自然美景体悟的最佳表现:



想要继续深入学习丛树画法,请回看:

名师讲义 | 童中焘讲授丛树画法


多 变 化

解索皴/牛毛皴


王蒙变“解索皴”为“牛毛皴”,因细若盘丝、厚若牛毛而得名。同样,这一皴法也是为了表现江南植被茂密、郁郁苍苍的景象。


△ 原作局部

▽ 张伟平课徒稿


放大,感受一下“细如牛毛”的效果,学习“牛毛皴”:



童中焘老师归纳画法要诀如下:

“(解索皴)画法与披麻同类。然解索动而披麻静,虽一动一静,用笔俱要沉着,笔笔提得起笔,笔笔将力送到。”


△ 原作局部

▽ 张伟平课徒稿


放大,看张老师的用笔:




多 转 折

山势起转


纵观全画,千岩万壑,峰峦曲折,山势峥嵘,气势雄拔,意境深邃,构图繁复。画面随山石转动,具有极强的空间感。一说此乃反映画家内心之矛盾挣扎。因此,画面气息一改前人的平静超逸,呈现出强烈的动势与不稳定。


△ 原作局部


张伟平老师一直强调,下笔前须在心中组构好山脉走势,尤其是在绘制巨幅山水画时,山脉走势是引导画面走向的关键。虽然《青卞隐居图》的山势转折多,不易掌握,但是只要抓住山石的“实脉”,就能从此处延伸,再添加其他景物。


▽ 张伟平课徒稿


小编有言

《青卞隐居图》由于涉及技法复杂,属于“高阶临摹”,张伟平老师在此只归纳要点并作示范,无法一一求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