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到“笔力杠鼎”? ——临习王蒙浅论

 夕妙斋 2018-07-06


王蒙是“元四家”中年纪最小的一位,生于元至大元年(1308),卒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王蒙出生于文人世家,其父为赵孟頫的女婿,他从小就在多才多艺的赵氏家族的熏陶下,展现出不俗的绘画才赋。和自己的外公赵孟頫一样,王蒙生活的年代也是两个朝代交替的时期。赵孟頫以汉人身份入元廷居高位,王蒙也希望能做官实现自己的济世抱负,这与大多数画家淡泊仕途的心态不一样。然而,王蒙最终于“理问”一职后解甲归田,并未能如愿。


辞官后的王蒙带着妻子张氏隐居于杭州东北的黄鹤山长达二十多年。他名其屋为“白莲精舍”,自号“黄鹤山樵”,览云山变化,师法造化。期间又往来于黄公望、倪瓒等文人高士间,在艺术上渐至臻境。正是在此阶段,王蒙创作出了《葛稚川移居图》《夏山高隐图》《太白山图》等传世名作;也正在此时,倪瓒在诗中大赞王蒙“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然而,明王朝的建立又点染了王蒙的入世之心。他在花甲之年出任山东泰安知府,并最终因牵涉胡惟庸案身陷囹圄,死于牢中。


△ 王蒙《太白山图》局部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有言:“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将王蒙与黄公望并举,认为他们同为元代绘画的革新者。王蒙生活于元明之际,将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元代文人画风又向前推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王蒙山水画宗法董巨,构图繁密,笔力扛鼎,这实际彰显出一种内敛含蓄的内力。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极具个人特色的皴法


解索皴行笔屈曲密集,如解开的绳索,故得此名。解索皴为王蒙的“看家石法”,是王蒙在黄公望披麻皴的基础上变化而创。清代王概在《芥子园画传序》中评到:“此解索皴也,惟王叔明独画之,神采绝伦……用古篆隶法杂入皴中,如金钻搂石,鹤嘴划沙。”这在其代表作《青卞隐居图》中尤为明显,也是学习者效法的重中之重。此外,在山头处以焦墨渴笔点苔亦为一大特色,使山石呈现出郁然深秀之貌。


      △ 左:《青卞隐居图》解索皴

      △ 右: 张伟平临《青卞》解索皴



繁密的构图


王蒙的画多表现高山峻岭,写景富有层次变化,构图喜欢满满当当、撑足纸面。不管是纯以水墨画就的还是设色明丽的山水画,均是景物繁密,用笔老辣、细密。如《青卞隐居图》一改和平安稳的山水画构图,山石随势扭动,呈现出强烈的动感。


△ 王蒙《青卞隐居图》


文人画设色


浅绛山水画最初由黄公望开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人画风的表达方式。而到了王蒙这则被发扬光大,《葛稚川移居图》《具区林屋图》《太白山图》《素庵图》等都是王蒙设色山水画的代表之作。在这些表现秋景的作品中,王蒙难能可贵地将用笔和用皴与设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画面敷色艳而不俗,在设色山水画中独具一格,极具王蒙的个人风格。


△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局部



王蒙的传世佳作很多,且呈现出多种面貌,也给我们现代的临摹者留下众多选择。然而,结合上述王蒙的艺术特色,我们在临摹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


临摹者首先要确定自己想取临本哪一方面之“法”。


因为毎幅经典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审美体,它们由各种杰出而成熟的法式组成,如笔墨因素、丘壑的组构因素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有针对性的临摹,才能学到经典的法式。


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


王蒙善用虚枯之笔作画,用笔常具有松、毛的特性,所以临摹者在选择毛笔时不要过大,一般以中、小山水的狼毫(或狼毫与其它柔性毛相兼之笔)为宜。


临摹最重要的环节是要技术性地分析临本。


△ 张伟平著《人美画谱·王蒙》

△ 张伟平著《人美画谱·王蒙》


学习者不可只摹其迹而不知其理,这就需要我们读出临本中很多笔墨的组构方式。比如临丛树前,须先在心里盘算好位置,一般釆取的是先前(靠前之树)再后,先主(树)再次(其他树再依此向两旁延伸)的原则进行临摹。


王蒙所画丛树虽然形态多样、树种复杂,但我们一定要在下笔前将它们相互掩映的关系看清楚,这正是所谓的“经营位置是也”。熟悉位置后,接下来要弄明白王蒙画树时用的是什么样的基础点叶方式,什么样出枝方式,什么样的笔墨相间方式式等等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如果这一环节不明,我们的学习只是浅尝即止,浮于表面。



本文节选自《人美画谱·王蒙》


更多链接:

夏日炎炎,这里有个隐居好去处

荐读 |《富春山居图》绘画技法大公开!


张伟平/绘

张雨婷/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年1月出版

定价:49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