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腾腾爸: 睡前一帖:投资最重要的事儿——思考人性

 曾经的你o2o 2017-09-16
格雷厄姆在《聪明投资者》一书中,对防御型投资者(或者称保守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提供了一个“五五法则”,即将你的投资本金一分为二,50%用于购置股票,50%用于购置高待级债券,比如国债什么的:当债券利率高于股票利率时,沽出股票,增加债券配置,使债券最高占总本金的75%;当股票利率高于债券利率时,再沽出债券,增加股票配置,使股票最高占本金的75%。也就是说,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配置应依据行情的好坏,在总本金的25%-75%间灵活移动,当然,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债券。按照这种方式,投资者就达到了一种动态的股债平衡。
我们看到,按照格老的方法,无论股市行情好坏,我们的投资资金总有去处,这样就避免了资金的空转,更重要的是,我们因此而寻找到了应对牛熊转换的法宝,如果能够坚定地在市场中执行,我们也能够坦然应对市场的各种正常非正常波动。
正因为此,格老在《聪明投资者》这一本书中,甚至信心满满地告诉我们:投资者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是不会在手中空留现金的。也就是说,只要手中有现金,他就应该将现金投资出去。
话没说,但意思再明显不过:现金是罪过。
那么,格老的这种投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投资方法呢?或者说,是不是收益率最高的投资方法呢?
显然不是。
格老也明白这一点,要不然,他也不会把这种方法称之为“防御型投资”。
比如在这本书的第四版第八章中,他就带着我们明确探讨了“贱买贵卖法”和“程式方案”。在探讨中,他也承认如果投资者善于运用这些方法,那么就能取得理想的投资收益。比如“贱卖贵卖法”,几乎是所有初入股市者都具有的思考方法:在股价低的时候买,在股价高的时候卖,这样不就赚了吗?低买高卖以获盈利,可以说不啻于股市,不限于股民,农贸市场上所有的小商贩一直遵守的其实就是这套最基本的生存哲学。从本质上讲,股市也是一种市场,将这种哲学移植于股市自然而然,无可厚非。所以贱买贵卖恐怕是初入股市者最朴素最本真最天然的一种想法。我以前在雪球上发过一张短帖,帖子中提到,某天我去修车,在修车场听到一帮人争论如何在股市赚钱,众人争吵到面红耳热之时,修车场的看门老大爷实在忍不住了,一声断喝,说:股市挣钱有什么难的,不就3块钱的时候买10块钱的时候卖吗?一句话忍一片哄笑。我在赞叹这位老大爷不经意间点了投资的真谛的同时,又略带轻嘲意的反问:既然这位看门大爷也深知投资大道,为什么他成不了巴菲特而依然在修车场看门呢?
的确,从理论上讲,贱买贵卖思想无可挑剔。只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住牛熊,那么这种思想和理论就有实践成功的可能。而牛市与熊市的特征又是如此之鲜明,鲜明得以至于格雷厄姆先生也忍不住在书中为我们不吝笔墨地列举牛市的特征之种种。
但是,即使这样,在实践中,这套看起来简单易行的理论究竟又有多少人可以灵活成功地运用呢?
答案是:很少。
人们总是在市场下跌时悲观,以至恐慌,而在市场上涨时乐观,以至疯狂。
回头想想新生的中国市场,同样的尴尬更是一再上演——为什么A股市场总是逃不脱“一赚二平七负”的怪圈呢?
一地鸡毛后,市场似乎总是惟有报以一声叹息为此做结。
各种各样的程式方案,最终的结局与之类似。
所以探讨来探讨去,最后的结果,格老还是为我们否定了上述这些林林总总的投资大法。

我以前一直弄不明白,凭格老的江湖地位,凭他纵横股海几十年的丰富阅历,他怎么就会漠视看起来更科学更简单更有效、可能也更易理解更受欢迎更有拥趸的投资方法,而偏偏向我们推荐那样一种机械无聊、看似呆头呆脑的投资方法呢?

说实在的,在半年前,初入雪球时,我一直没有弄明白这件事情。我总是认为,股民是可以改变的,正确的投资思想和简单易行的操作思路,是可以为大众所掌握的。为此,我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股市普及帖,一再向股友灌输克服诱惑、坚守常识的思想。我以为凭自己一腔热血,是可以为初入股市的新鲜小韭菜们做一些有益的事的——我以为我可以改变这些人中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甚至为此,还获得了一顶雪球“话痨先生”的大帽。
但是,股灾以来,我深受教育。现实让我从感性的激情中逐渐冷静下来,清醒下来。我开始认识到,大多数人通过说教是很难改变思想的,甚至对很多人来说,股灾也没有让他们清醒,只是让他们产生悲观丧气的思想和情绪,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
也就是说,股灾只是吓跑了他们而已。
我曾发帖,通过我雪球帖子的回复数变化来观察和感叹人性的冷暖。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现实中的人性。
我越来越欣赏很多股市老手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了:韭菜就是用来收割的,不是用来培养的。
这话也许带有某种情绪化的极端色彩,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冷酷的事实。

写到这里,忍不住想抖落抖落我身边几个普通人的股市情事。
我一朋友,以前在雪球介绍过:大盘1700点我劝他入市买股票时,他笑我SB;3400点我认为不适合他入市时,他又匆忙开了户;在4500点我认为不能再追高时,他又不停地往股市中搬运储蓄,而且还不听劝地在后期追加了大把神票。
现在什么结局,不用多说了吧。
可以说,在生活中,这是跟我最亲密的一个朋友。我口吐白沫地给他以我最真切最认真的指导,结果居然还是这样。
人性之不可更,以至于此。
说起来,还有更可笑的。
想当年,TTB对股市一窍不通,之所以入市,完全是TTM炒股被套,我是为了拯救爱人于危难,才下海独闯龙潭的。
结果十年下来,我小有成绩,而我太太,“炒”股水平依然如故——熟悉我的朋友知道,在股票市场上,我是不赞成“炒”的,碰到“炒股”这个字眼时,我总是用“投资”二字代替,目的就是想强调和倡导投资的思想,但谈及太太,我只有用这个“炒”字了,因为她的确就是在炒,只有用炒字,才能准确、精到,所以我实难用投资二字传神代替了。
去年底行情好转时,她提出重新入市——自08年铩羽后,她已经退隐江湖7年之久了,这次为行情鼓燥,又有了再战江湖的想法。
行,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点事干总是好事。
投了一笔钱——目前深套中。
这可是我的太太呀,天天给我暖被窝的人。难道我向她说的少吗?难道她不相信我说的话吗?
都不是。
只因为,她也是人。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具有所有普通人所具有的所有的基本的人性特征。
跳开这些身边的人和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市场,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在绝大多数人身上毫无障碍地频繁上演着。
真的,一个股民是新还是老,的确不能用入市的时间来衡量。
见多了,这些看似可笑的事,就不再可笑了。

现在,我终于可以理解格老的良苦用心了。
格老不是不关心牛熊,也不是不关心市场波动,刚才说了,他对牛熊的重视甚至使他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详细数落牛熊市的典型特征,他对市场波动的重视以至于使他在惜字如金的投资专著中不惜开设专章来为我们探讨投资者与市场波动的关系。
那么,在为我们推荐投资方法时,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让我们在文字中寻找蛛丝蚂迹——我们先看看他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正是出于对人性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对财务损益的考虑),我们才主张在投资者的证券组合中采用某种机械的方法,调整债券与股票之间的比重。或许,这种方法的主要好处就在于,它使得投资者有事可做。”
听明白了吗?
格老之所以向我们推荐“五五原则”的保守组合,乃是出于人性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对财务损益的考虑。也就是说,在推荐这个组合时,他首先考虑的是现实中的人性,而不是理论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说白点,什么是科学性,什么是有效性?
用计算机算出的结果未必是可靠的正确的,适合人性的,适合大多数人性的,才是科学的,有效的。

人人都知道低买高卖是正确的,但大多数人事实上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现实。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接受这个现实,这才是理性的。
站在这个理性之上的投资方法,才是可靠的,行之有效的,才是适合于大多数人的。
《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为什么被世界价值投资者奉为圭宝?
原因就在于此,它不装逼,它不吹牛,它没有告诉你,根据它的原则和方法,你的年化收益率能高达多少多少!
甚至在这本书的导言中,他开篇点题地告诉大家“本书的内容是面向那些和投机者有区别的投资者的,而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阐明并强调这一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区别。我们首先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书籍。”
格老还告诉我们:在华尔街,就像在其他任何地方一样,并没有一条可靠和简单的致富之路。

想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在市场中,我们应该怎样投资——对股市中的投资,我们应该抱有怎样平和的心态。
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买卖股票,就是投资——就像商界会有人成长为马云、比尔.盖茨这样的巨商大贾,但更多的人注定而且只能是街头小贩。
但是,街头小贩也是能赚钱的,做得好,也是能赚大钱的。
最少,养家糊口是底线。
这一点,绝大多数人是能够做到的。

所以,投资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要学会观察和思考人性。

多说一句,市场上那些以高成长率高收益率来诱导我们的大师,八成都是骗子。虽然这句话有可能引来争论,甚至引来血喷,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
因为,这是我的人性。

@今日话题

我是腾腾爸雪球文集:http://xueqiu.com/1373073106/44229347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中国银行(SH601988)$   $创业板指(SZ399006)$    $雅戈尔(SH600177)$   $中国平安(SH601318)$   $农业银行(SH601288)$      $五粮液(SZ0008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