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心读西游<div>|二郎神火烧花果山!孙悟空为何和他称兄道弟?</div>

 tiexj 2017-09-16

文:明智金蝉(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古诗是宋朝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劝学》,意思是说: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儿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当然,老爷子主要表达的意思还是劝勉少年人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金蝉说这首诗,其实是想要向各位关注过金蝉的朋友们致个歉。之前,金蝉的“禅心读西游”已经坚持了半年时间,期间也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认可。然而,岁末年初,金蝉由于各种原因,感到身心疲惫,所以就暂停了“禅心读西游”。转眼之间,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最近读起来这首诗,发现导致身心疲惫的客观原因固然有,但更多的还是自己的懈怠。

这几天,感于白马老师的鼓励,同时也下定决心继续读书学习,所以今后将继续“禅心读西游”专栏。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如果大家有什么批评指正的,金蝉在这里深表感谢,欢迎各位拍砖。

我们言归正传,继续今天的西游话题。

在《西游记》里,如果提起二郎神,想必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观音菩萨向玉帝举荐二郎显圣真君前往花果山擒拿妖猴。花果山一战,孙悟空与二郎神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直杀得难解难分。关键时候,太上老君自九天之上抛下一枚金刚镯,噗地把孙悟空打翻在地,被二郎神共梅山六兄弟一举擒拿。之后,二郎神命六兄弟大举搜山,拽净群妖。经此一役,二郎神虽然是奉命行事,但二人不可避免地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怨。

然而,当我们将《西游记》翻到第六十三回,孙悟空与猪八戒前往碧波潭捉拿九头虫,却久攻不下,还被妖怪捉去了八戒。危急关头,只听得狂风滚滚,惨雾阴阴,忽从东方径往南去。悟空与八戒一看,原来是二郎显圣真君,领梅山六兄弟,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大老远跑来旅游了。

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按照孙悟空的脾气,这时候就应该拎了金箍棒上前找茬报仇,至不济也得撂几句场面话。比如说:“三只眼,有种放学别走,后操场小树林等我!”然而孙悟空的表现,却令我们大跌眼镜:

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看到这里,列位是不是觉得悟空因为拿不下九头虫愁地发了失心疯,言行举止与之前大为反常。

孔夫子曾经曰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句话翻译下来就是,我们如果能够看明白一个人正在做的事,能够看清楚他过往的作为,又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他的内心深处的出发点。

那么,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自己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自己呢?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其实是一套完整又科学的识人方法论,该方法论共分三个步骤:1、观其行听其言;2、观其行事动机;3、观其做事出发点。

第一点,侧重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即其做事的结果;第二点侧重其目的,即其到底是为了名还是利,或者其他;第三点则侧重其内心,即他到底是为了什么,是要获得内心的安宁,还是为了迷惑大众。

假如我们用该方法论来衡量悟空同志,就会发现他行事从来都是宁直勿曲,根本原则就是遵循本心。由此可见,悟空见到二郎神之后的反常表现,必有其深刻的原因。我接着看二郎神的表现:

那呆子(即八戒)急纵云头,上山拦住,厉声高叫道:“真君,且慢车驾,有齐天大圣请见哩。”那爷爷见说,即传令,就停住六兄弟,与八戒相见毕,问:“齐天大圣何在?”八戒道:“现在山下听呼唤。”二郎道:“兄弟们,快去请来。”六兄弟乃是康、张、姚、李、郭、直,各各出营叫道:“孙悟空哥哥,大哥有请。”

二人见面之后,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二郎爷爷迎见,携手相搀,一同相见,道:“大圣,你去脱大难,受戒沙门,刻日功完,高登莲座,可贺,可贺。”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虽然脱难西行,未知功行何如。今因路遇祭赛国,答救僧灾,在此擒妖索宝。偶见兄长车驾,大胆请留一助。未审兄长自何而来,肯见爱否?”

翻遍整部《西游记》,我们发现全书只有三个地方提到或出现了二郎神,一处在花果山大战的时候;一处是三打白骨精悟空被驱逐回花果山之后;最后就是擒拿九头虫之时。然而,除去擒拿九头虫时二人诡异的激情四射不提,前两次可是从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二郎神对悟空有恩惠的地方。

尤其是三打白骨精后回到花果山之时,看着满山遍野的残垣断壁,悟空感叹:“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当时只道山无损,今日方知地有亏。可恨二郎将我灭,堪嗔小圣把人欺。行凶掘你先灵墓,无干破尔祖坟基。”俗话说缺德有四,即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吃月子奶、骂哑巴人,而此时孙悟空就认为二郎神曾经干得就是这样的事情。此事之后,再见到二郎神就是碧波潭的时候了,然而这时候孙悟空与二郎神突然间就变成了好基友,其间蹊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想要理清其中缘由,我们还得从原文找线索。初到花果山,二郎神明确告诉天兵天将:“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首先从规矩上阻止了天庭众人干预“擒拿妖猴”行动;捉住孙悟空之后,众仙俱回灵霄殿,四大天王与李天王诸神,都近前向小圣贺喜,二郎神只教天甲神兵押着悟空上届回旨,又安排梅山六兄弟帅众在花果山搜山,搜净之后,仍回灌口。想必二郎神此时,一定在“搜净之后,仍回灌口”几个字的时候加重了语气。至于六兄弟是如何“搜净”花果山众妖猴的,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净山行动”由天庭治安大队长李天王执行的话,想必花果山真的要断子绝孙了吧。

没错,金蝉一直认为,二郎神与孙悟空从来就是英雄惜英雄,在花果山的大战的时候,二郎神已经偷偷的给花果山留了后路。假如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也许就能解释通碧波潭的诡异一幕了。

三打白骨精后,孙悟空回到花果山,看到满目疮痍悲从中来,言语中充满了对二郎神的怨恨。然而,当他从猴子猴孙口中了解了花果山大战的具体情况,之后就再也没有提到这个冤仇。碧波潭的时候,悟空先称二郎神为哥哥,却又说自己曾受二郎神降服,不好意思相见。可见,花果山大战之后二人确实没有见过面。但在孙悟空想通了花果山战役背后的秘密之后,很可能已经从心底认可了二郎神,所以才有了“七圣兄弟”的称呼,也才有了“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的迷一样的说法。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很多时候,我们眼见耳闻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又正确的。其实,世间最真的衡量标准,就是我们的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