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耻下问从来就不是什么美德,不给人添麻烦才是

 达朵妈咪 2017-09-17



想到要系统地梳理一下“如何提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家里的小朋友大概是功课深了,发问的频率有点儿高,并且经常在被我挡回去之后还给我来个白眼。所以,特别想严肃地谈谈这个问题——亲爱的小孩,你早已经过了无论问什么都可以被夸赞“好奇宝宝”的年龄,有些道理,你妈我明白得太晚,但是觉得现在是时候可以和你聊聊。

 

90%的问题,都可以用搜索引擎、工具书和说明书解决

 

感谢科技和生活条件的进步,我们都已经和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拥抱,而你,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脑和IPAD。

 

那么,请记住,能在google和bing上找到答案的问题,不要再来问我。我和你一样,记不清白求恩的生平事迹,背不出紫藤花的花期,也不知道山西悬空寺到底长什么样子,如果需要这样的资料,你可以自理。

 

同样的,我已经帮你在IPAD里安装了新华字典、牛津词典、新概念……这些工具类APP,供你自助。是,虽然有些APP需要收费,价格还不便宜,但是如果我来回答你问题,也有时间成本,价格可能还更贵。所以,为正版软件花一点钱,我很乐意。

 

以及,当我教会你如何打开PPT,Word和Excel之后,有很多问题,就应该你自己去摸索了——每一个软件都有自带的说明程序,在这里面搜索一些初级的答案,甚至要比上网搜索还快很多——反正在现在这个阶段,你也提不出什么高级的问题 (以及提了高级的问题,我也回答不出)。



你提的问题,代表了你的水平

 

平时工作中,我最经常做的,恰恰也是向别人提问:了解审计对象的工作流程,发现关键控制点,如果有问题,进一步了解是否有一些可替代的弥补措施,逐层递进。

 

这样一个访谈会,通常只有一两个小时,但是在这之前,却要花上一两天甚至一两个星期去准备——下载审计对象近几年所有的财务运营数据,用各种透视表做趋势分析,通读各种流程文件,不懂的名词还都要事先标注……

 

这么用功为什么?不过是怕问出特别弱智的问题先漏了怯,接下来的战斗就举步维艰了啊!而往严肃的地方说,功课做得足,也是你对工作和合作对象的尊重——你把时间花在了准备上,就避免了低效沟通,为对方节约了时间——投桃报李,对方通常也会对你抱有同样的尊重。

 

所以,请原谅每次你对我进行开放式提问的时候都会被我一棍子打回去,谈天说地的时候,欢迎你脑洞大开天马行空,但是获取帮助,请先确认你能够说清以下这些——

 

这道题目我需要你的帮助。在向你请教前,我用了XX方法/查阅了XX资料/已经看了你推荐我的XX,目前我能想到是XX这一步,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我想得对不对?/但是我觉得XX还不够好,你能不能帮我修改一下?/你推荐我看的XX里面有XX这段话我还是不明白,能不能帮我解释一下?


不要怪我严苛,整理思考的过程,比我一分钟就能给到你的答案,珍贵百倍。



没有谁一定要帮助你,别人的时间,也是金钱

 

现在通讯发达,你的英语、奥数、编程、音乐…...老师,都和你互加了微信好友。但是我也一直告诫你,不要一碰到问题,就在微信上问老师——算老师收了你的课时费,他也没有把课余时间都打包给你——回答了你是情谊,不理你也是应该的。也不要因为老师回答过别人的问题,就觉得你也可以要求同样的待遇——人和人之间有远近亲疏,不要贸贸然就把自己的重要性提高八度,到头来,只有自讨没趣。

 

而一旦老师为你答疑了,你更要慎之又慎,不要滥用这样的情谊——不到考级、比赛等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轻易去麻烦老师。而且即使是有这样的需要,也需要妈妈事先和老师做一些必要的沟通:比如约定额外的答疑时间,告知大概需要的帮助范围,必要的时候,要支付额外的学费——老师通常都不收怎么办?那下次上课记得要帮老师买咖啡,带礼物,逢年过节发微信红包。

 

最后,一定要提问的时候,请先核对一下这份清单

 

  • 无论是微信还是邮件提问,都要用礼貌用语,“请”和“谢谢”是最基本的

  • 不要有错别字,如果是邮件发送,先黏贴到word里面做一下spelling check;

  • 使用相同的字体和字号;

  • 把问题尽可能具体化;

  • 告诉对方对这个问题你做了哪些功课;

  • 完整地表达你的问题,特别是使用微信的时候,别分次发送;

  • 问题尽可能精简,三个是极限;

  • 如果一个问题对方用超过100个字来回答,那就不是合适的问题,以后需要避免。这种情况下,直接时间加课或是面谈比较合适;

  • 收到回复了,记得回复感谢,收不到,请从头再读一下以上标题,反思一下自己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被教育着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长大的,所以在自己求学甚至是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为了体现勤奋好学,也颇是问过一些现在回想起来很不应该的问题。


如果较真起来看这句话,“聪敏灵活,爱好学问”固然是没错,但是“谦虚下问,不以为耻”,现在想想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放下架子提一个问题,好像还是给了别人什么恩惠似的,怎么听都有些道德绑架的味道。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亲密无间固然是好,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守一些界限为妙。所以,然情商一直堪忧,但是年纪渐长,倒也是悟出一些能够讨人喜欢的品质——不给人添麻烦,一定是这其中顶可贵的一条。


愿你比你妈更早拥有这样的品质,愿你额外珍惜那些会回答你问题的人,愿你更珍惜自己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一个题外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