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太极拳的"腰"

 武道网 2020-07-02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 | 孟宪超

 编辑 | 鹿鸣

武禹驤《太极拳论》中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大家耳熟能详。

何为"主宰"?支配控制也。

从运动规律上讲,太极拳运动,可谓是一种在腰脊带动下的全身性运动。"腰为主宰",是说你的拳法身法是用腰来带动的。

太极阴阳图里有两条鱼。鱼在游动时,看似是在摆动鱼尾。被人捉住时,挣脱力极大,劲力源自它的脊背。这和太极拳所讲的 "腰使四肢" 和 "力由脊发" 之理类似。

中医学里讲,"腰为肾之府"。肾在腰的两侧,其生理作用相当广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肾气充足,则腰脊有力。肾气不足,腰和腿的支撑力就会下降。所以当人老了,走不动了,就赖腿脚不行了,还真有点冤枉。

有拳谚云:"练拳不练腰,到老艺不高"。《十三势歌》中,"刻刻留意在腰间"、"命意源头在腰隙"等等,这些主要是说明腰的重要性,而且有些夸大。

"练腰",具体讲,到底该练些什么?从哪儿入手?


个人目前只修"知己之功",浅谈五点:

1

首先要明确太极拳身法和我们平时走路站立的样子是不同的。

可学学站桩,通过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胯敛臀等功法调整,使脊柱的生理弯曲度减小,以利于内功的修炼。腰部向后松开,命门成饱满状,丹田之气方能入骨。

简言之,要形成太极拳身法,首先就是要把脊椎这"一条大龙"拉直了。

2

要明确在移动重心和做腰的变化时,是腰以下先动。即以腰为界,下面不动,上面就不动。下面托着上面走。

腰胯转,肩相随。两肩对着两胯,齐进齐退齐转,可谓"上下相随"。

3

切忌用力转腰扭动上身发劲,以免伤到脊椎。因为人的脊椎只有纵向的支撑力,没有横向的劲力。横向劲力来自"两胯"。

4

所谓"以腰为轴",好比我们使用圆规,必须先要定住一个点。如,搂膝拗步,落步前推,转右腰时,左侧一面的胯、膝、足要"扎住"不动。反之亦是如此。

又如,云手,圆裆开胯,腰胯水平横移,一足中定后,方可转腰。

一般说来,移重心时,平送腰胯,腰是不能转的。重心定位了,腰胯方可托着上身整体转动。

5

要注意腰手对拉。太极拳讲究"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前就有后"。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可谓"平衡"。如,提手上势,两手斜上前送,腰则有下沉后撑之意。旨在保证内功质量和转换下一势的衔接劲力不断。

又如,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定式亮相时,命门也要有松沉后撑之意,与出手的方向形成对拉。

结语:

腰是人体运动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凡移动或姿势转换,要先换合适的腰。腰不合适,整个身体就无法整合,重心也无法稳定。所谓"腰为主宰",并非要求腰有多大劲,而是说腰对全身"安定团结"的控制力。

如一拳谚所言:"腰如干,肢如枝,腰微动,肢自动;腰不动,肢乱动,无用功,一场空"。


推荐两个"练腰"功法:

一是"蹲墙功",据说是内家拳松腰之秘法。即面壁蹲下再起来,动作看似简单,但对整个脊椎的拉伸,骨骼肌肉的韧性,松腰敛臀的身形,皆有助益。

另一个是《易筋经》里的"卧虎扑食"和"打躬/势"。重点锻炼脊柱各个椎体之间的韧带组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