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振中|书法:热爱与精通(上)

 网摘文苑 2017-09-17

这个题目涉及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的。热爱就是对某种东西的兴趣,今天,如果没有兴趣的话,我们就不会来到这里。不管是专家还是爱好者,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热爱。热爱到什么程度,会有一个区别;每一个人热爱的发生,也都不一样,有的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一种东西,有的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以前有爱好的人叫“好事者”,我们好什么?书法。我们都是书法的爱好者,所以关于热爱这个问题,我们有共同语言。但是接下来,“精通”这个词却有点难说。什么叫“精通”?现在“书法家”这么多,“大师”满天飞,你能说他们不“精通”吗?依我说,其中的绝大部分,离“精通”还差得很远——也包括我自己。“精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这里的水太深了”,那么书法之水的深度,我想不用说,太深了,所以谁也不敢坦然地说一句“我精通书法”。但是这个问题又很重要,热爱书法的人、创作书法的人、收藏书法的人,谁不想成为一位佼佼者?书法领域有一定知识、经验,有一定经历、自信的人,没有谁不希望成为一位这样的佼佼者。

邱振中|书法:热爱与精通(上)

曹唐·刘晨阮肇游天台 34×138cm 2015

今天我来说一说,我在从热爱走向深入的、对书法理解的过程中想到的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包括的范围极广,可以说我们关于书法所有的思考、得失,都可以放到这里来谈。比如说,小到你一张字写坏了,今天的日课做得不好,这是不是你走向精通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挫折?这个题目,可以说无所不包容于其间,但是今天我只讲一个小点:一个普通人,能不能走向精通?

一个普通的爱好者,从我们热爱书法的那一天开始,是不是有信心,有一天我们能接近理想的状态?作为一个普通的爱好者,能走到哪一步?你可能成为王羲之——这个概率当然很低了,但王羲之当时不也是一个毛头小子,拿着毛笔,对着字帖描画吗?再大的天才也是这样开始的,所以一个热爱书法的人,能走到哪一步是不可断言的,但可以断言的是,所有热爱书法的人,都有希望做到一点——你的欣赏水平、你的判断力,换句话说,你的鉴赏力,一定可以通过某种训练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说,一流的水平,这是有希望的。比如说在座的各位,有的人喜欢来两下乐器,或者唱几句美声,但是说你要唱到帕瓦罗蒂那样,我估计在座的没有谁有这种信心,那需要特殊的条件,但是我们要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欣赏者,能够欣赏最高水平的声乐作品,并且给出准确的评价,我想这是有可能做到的吧。虽然要通过很多的努力,但是一定有希望。我说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我想讲一讲你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说一说其中有些什么样的困难和障碍,然后,我会提出我的几点建议。

我先讲一讲,要达到这种欣赏水平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很简单,两个准备:第一个,你需要知识;第二个,你需要经验。

先说知识。如果你对书法史上的知识、理论,什么都不知道,要成为一位很好的鉴赏者,这恐怕不太可能。这个知识说来也简单,主要是书法史,其次是书法理论。当然,这两者常常交融在一起,但是在文章和著作中,一般是区分开的。这里我推荐两本书——很抱歉,都是我的书。一本是《书法》,出版社加了个副标题,改成《书法——七个问题》,实际这本书原来的题目就是《书法》,现在已经恢复了这个名字;第二本是《中国书法:一百六十七个练习》。这两本书是我多年思考的一个结果。前面那本书是对书法的概说,和有关书法的各种问题;第二本书是我对书法形式、技巧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以及获取这些技巧的训练方法。当然,要深入研究书法,读这两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作为入门的书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书法》最后还附有一个深入阅读的书目,也作为我的推荐,只是数量比较多,你们自己随意选读。知识,我就讲到这里。

再说经验。所谓经验,就是欣赏的经验。一个人读了再多的书,把书法史背得滚瓜烂熟,把所有作品、作者的来龙去脉以及别人的评论全都背下来,你也不会欣赏书法,也不会获得对作品的感受和判断的能力。你要去看作品,仔细阅读作品,同时结合他人对作品的分析、阐释,一条一条对照,他说得对不对,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说出了我没注意到的地方。对作品的观察,要仔细到什么程度?我在很多地方都说过,这里再说一遍:无微不至。我们的方法是,例如王羲之作品里的一竖,要怎么观察它呢?这一竖有一个轮廓,我把它叫做点画的“外廓”,“外廓”是一条形状复杂的曲线,要一毫米一毫米去观察这条曲线的形状,并且找到作者是通过怎样的动作把这种形状书写出来的,然后再随着这种运动进入到作品里去。无疑,也要用同样的方法去感受作品的布局、韵味、气质等。要细致到这个程度。通过这种观察,阅读别人的评价,加上自己的感受,把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比较,玩味,慢慢地,你就会获得一种欣赏的经验。这是学习、欣赏书法时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邱振中|书法:热爱与精通(上)

贺知章·回乡偶书 李白·赠汪伦 34×138cm 2015

下面谈谈妨碍我们深入书法的几个问题。

第一点,自信。人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什么事都做不成,但是有时候错误的自信会妨碍我们,阻挡我们获得正确的认识。举个例子,人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很容易局限于自己的趣味和经验。因为一个人开始接触一种事物时,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说你受到某人的影响,他的趣味会转移给你。如果没有接受过合理的训练,也没有严格而系统的自我训练,你的趣味一定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因此所有人都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自己的一切趣味、经验,都必须经过审视。

有一本书《当代思维方法》,这是我向所有学生推荐的一本书。它讲的是当代思维的一般规律,当代思维方法与以前的思维方法是不一样的。书中归纳了一些要点,我在这里只说一点:人具有广泛的可错性。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我们需要自信,但你又必须随时随地对自己的经验、观点进行苛刻的审视,没有经过这种审视的经验和观点,都有可能是错误的。这种认识,会使我们时时刻刻警惕自己趣味的档次、合理性等。坦率地说,绝大部分人的趣味都有一些问题,任何人的思想方法都需要不断反思、调整、修正。

一位美学家说,一个人审美能力提高的标志之一,就是你原来不能欣赏的东西现在可以欣赏了。就是说,审美趣味的范围扩大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陷于这样一种状态:我只喜欢这种风格,只喜欢这一类作品,而对其它的风格、类别视而不见。

如果你学过一段时间书法,已经接受了一种训练方法,你也许会有一种自信,你认为书法只能这样去写。记得很多年前,我一位朋友拿我写的诗歌给另一位作者看,那人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当代诗歌不是这样写的。这个人心目中的当代诗歌有一种模式、一个框框,他像工厂的检验员一样,那把卡尺的游标就停在某个刻度上,然后去量不同的作品。一量,你这个诗歌不对——艺术怎么能这样对待呢?艺术创造,特别是当代艺术的创造,哪还有什么框框呢?标准只有一个:你这件作品是不是艺术,是不是精彩的艺术?

书法还能这样写?面对书法的现代探索,许多人都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桎梏。他们不是去努力获得关于当代艺术的知识和感受能力,第一感觉就是拒绝,并且还理直气壮,因为这不符合他的知识框架和感觉模式。人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这妨碍你成长。

人很容易受到自己见识的遮蔽。美术史家贡布里希说过一句话,他说,没见过原作的美术作品,我绝口不谈。他说的是绘画,其实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真迹和印刷品有根本的区别。哪一位做书法史、书法批评的人敢说,没见过原作的我不谈?没有。这就是一个见识问题。

见识是没有边界的,在见识这个词面前,我们所有的人都要谦虚。要不断扩展我们的见识,当我们的眼界一步一步打开的时候,你会不断发现我们自身的局限。要相信,我们的见识一定会在我们的努力下不停地拓展,这样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比现在广阔。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一点妨碍了无数有才华的人到达应有的高度。坦率地说,今天在展厅走了一圈,还是挺感动的。这么多年轻人,还有不那么年轻的人,大家都在不停地努力,为自己所热爱的书法付出,书写、思考,但是真正优秀的作品还是很少。我一直在想,大家付出这么多,为什么还是写不好?这个时代的书写,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有多少人通过自己手上天天做的事情,思考这个领域的问题?不多。

第二点,迷信。书法是一个充满迷信的领域,迷信古人,迷信名流,迷信权威。换一个角度来说,对这些的东西的尊重是必要的,如果你不尊重书法史,怎么会选择书法呢?不会的。但是,历史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不是历史圈子里的任何事物都是宝贝。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人都羡慕过去文人的生活,一谈到明代、清代的文人,那真是无限向往,但是文人的生活有那么值得羡慕吗?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古人,我们的前辈,是怎样看不起“文人”的吗?有人甚至说,一个人一旦成为“文人”,那么这个人就无药可医了。再说文人也分三六九等,水平相差很远。

上海书店出过一套书,上海图书馆藏的明清名人墨迹,很多手札和诗文稿。作者大多是著名的文士,但是书法水平能让我们称赏的,不超过五六人,还是书法史上有影响的那几位,董其昌、王铎等,其他的难以令人信服。那个时代的人毛笔字写得流畅、雅致、不俗、有蕴含,但这有什么难的?只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不用毛笔用钢笔了,我们从最近五十年的钢笔字中挑选,文雅的、流畅的,你要多少?这不是什么难题。不是说有一点流畅、不俗气,就能进入书法史。

就说王铎吧,他的条幅、手卷,好作品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王铎全集五册,让人由衷佩服的作品大概不会超过五十件。——那些文人随手写写的东西能有多好啊?这里就是我所说的迷信。潇洒自如?现在我们拿钢笔写个便条,也很自然啊。用毛笔写字潇洒自如,这算什么?你要看他的用笔、结构,他对整个书法史的贡献。我觉得王铎的诗稿没有什么贡献,他的贡献在条幅、手卷里。我不知道这属不属于破除迷信的一种想法。

书法领域的迷信,真有不少例子。多年以前,有一位学书者,他说曾经有两年的时间,临习国内某某名家的字。我说为什么?他说,大家不是都说这个人“二王”写得好吗?我说你为什么不学《圣教序》呢?练它干什么!这就是迷信。这种事情是不是天天都在发生?——这件事真令我惊讶。

各种各样的迷信加在一起,你知道会形成多大的阻碍?阻碍了全国人民书法水平的提高。我不是说全国人民破除迷信后都能成为一流、二流的书家,不是的,但是如果破除了这些迷信,至少大家有个判断是非的原则,不至于受那些“名家”“权威”的糊弄。

邱振中|书法:热爱与精通(上)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7×26.6cm 2016

还有就是观念的迷信。我们一直与一个小学合作,推广一种新的书法训练方法。一位老师说,他给小学生讲“永字八法”,学生老是进不去。我告诉他,“永字八法”是错误的。他说“为什么”?“永字八法”为了在一个字里把所有的笔画都放进去,就有很多牵强的地方,比如“横”,“永”字中根本就没有标准的横,它只是把“永”字中间竖向笔画之前的一段横向笔画来代表“横”;此外,它只是唐代楷书笔画的总结,根本不能反映书法中整个笔法的内容。书法史上的笔法,包括篆书、隶书、草书的各种笔法及其演变,而“永字八法”把笔法的概念固定了,再没有拓展的空间。你们想一想,我们从小被告知,书法的基础就是“永字八法”——“八法”甚至都成为书法的代称,这是多大的误解!这种观念成为后人书写的桎梏。比如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把楷书里面的技法拿一点出来,稍加播弄,就变成了行书和草书。这是缺少历史意识的说法。这是唐代楷书成为绝对的统治力量后,人们书写行草书的体会。唐代以前,绝非如此。这种观念阻碍了人们去留心笔法演变的历史。带着这种观念去学“二王”,那是南辕北辙。

书法史上,楷书与行书几乎同时出现,那时行书的基础是隶书,以王羲之为代表;唐代楷书确立后,行书受到楷书的影响,用笔方式有了重大的变化。前者被称为“楷前行书”,后者被称为“楷后行书”。

今天的讲演不是一个彻底清理,还有哪些影响我们的迷信,我不再说了,大家自己回去清理。

(邱振中,1947年生于南昌。当代艺术家、书法家、诗人、艺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本文刊发于《书法》2017年第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