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晚期·和田籽料荷叶螭纹洗】 专家估价:9万 店主报价:15万、9万 王敬之点评:中国的玉文化有很多分期,每个时代都有独有的特点。该藏品属于明清时期,体现着吉祥文化。藏品是由一个荷叶,还有一把水草组成,表示清廉的意思。边沿还有一个螭,清朝的带钩上面,往往能看到望子成龙的寓意,即一条龙回头看螭的造型,螭因为是龙的儿子,早晚是要变成龙的,所以还有一个寓意是飞黄腾达。 【陆俨少·天目山写生】 专家估价:80万 店主报价:60万、30万、100万 黄鼎点评:这幅画的题款是:天目云峰1962年9月陆俨少西天目写生并记,是一幅写生画,陆俨少这种写生画非常难得,存世量非常少,很多都归国家博物馆或者是教育机构收藏,流入市场上的真迹也是百里挑一。画中远山是雨后的天目山,从山脚下蜿蜒向前有一弯溪流,左下方是梯田,山路几重树掩映着几幢木楼,整个场景被他表现得非常美,实为非常难得的一幅作品。 【明代·张鸣岐制红铜手炉】 专家估价:8万 店主报价:8万、12万、10万 陈建明点评:该藏品是一个铜制的小手炉,这个手炉是以前从宫廷到民间的暖手宝,手炉到了明清时期,它的使用就非常广泛了,而且出现了很多制作手炉的名家。张鸣岐是浙江嘉兴人,他做的铜手炉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一块铜板打成,不加任何焊接,薄厚非常匀称,炉里搁上炭火以后,外表摸起来正好让皮肤感到温暖又不烫手。该藏品呈椭圆形,整体形状很圆润,表面很光滑。盖子上面是大朵缠枝的花卉,而且是用手工镂空刻出来的纹饰,很细很密的样子,但却令人能感受到铜的厚度。底部是圈足的,圈足的中心有用刀刻小篆的几个字,上面是写着不知寒到,但觉春回,张鸣岐制。盖子跟炉身的结合非常好,经过千万次的开合,依然不会松动。 【明末清初·仿铜制宣德台几炉】 专家估价:50万 店主报价:25万、30万 陈建明点评:该藏品是一只台几样式的铜炉,这种铜炉在宣德炉谱当中有专门的图样,称之为台几炉,根据《宣德彝器图谱》的记载,宣德皇帝在宣德三年铸这款炉子的时候是专门颁赐给九卿的。后世仿制很多类似宣德铜炉的精品现在成为我们收藏界追捧的重点和热点。该藏品是平口双耳、四足粗壮的样式,整个样式,如同一张缩小版公堂之上的案几。炉底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的减地阳文刻款。这是一个明末清初仿制的铜制宣德台几炉的真品。 《华山论鉴》如约呈现 每周日晚间21:10陕西卫视首播 每周一午间11:45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一腾讯视频更新 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