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的幸福往往握在一把杀猪刀手里

 宜昌石头书屋 2017-09-18

乡土---乡村的幸福往往握在一把杀猪刀手里

2016-09-18 宋爱民 


 

老王总是穿着一身黑黢黢油光光的衣服,戴一副同样黑黢黢油光光的袖筒。这套行装一个冬季都不会洗,上面沾满猪油血污。老王右手提着一篮子杀猪刀具,左手提着一副猪小肠,背着一只黑背篓,背篓里半篓猪毛,走在卡子山冬天的夜风里。风里往往裹着雪花,老王这时候会卷起一只土烟喇叭筒,青烟袅袅,像秋火粪。这时候的老王往往会有幸福感,也会有罪恶感等一些复杂的情绪飘出来,随着这飞舞的雪,袅袅的烟。

老王干的是杀生的勾当,老老王说做这个职业,是要还来生的。老老王是老王的爹。手艺是家传的。乡间都流传这样一句话,杀猪匠死的时候很痛苦,老是不能断那一口气。要把血盆端来,用点血刀砍在盆口上。杀猪匠才慢悠悠的断最后一口气。血盆一般都是一只杉木盆,专用的。桐油油的金黄,历经岁月的洗礼,最后都苍老成黑色。曾经两道亮沙沙的铁KU,也往往锈迹斑斑。

老老王死的时候,感觉到无数大猪小猪黑猪白猪花猪公猪母猪黑压压的一片从大门口涌进来,嗷嗷叫,猪言猪语,说是要偿命。

一只二十来斤的小黑猪最凶,说:“我还是个儿童,你就把我杀了!你哪是个人!简直是个猪!你还不如猪!你也有今天,拿命来!”

老老王认得这是王老师家里的那头猪,这头猪不该出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年代,人都快把草吃光了,这头儿童猪能偶尔吃点屋儿常也算还比较幸运。老王是老师,婆娘是农民,家里光景自然要比别人家好一些。这头小黑猪比卡子山其他的小猪的命运其实要好很多,他们都早早的饿死了,被饿绿了眼睛的人和狗争着抢食。

老老王被请去杀猪的时候,王老师的婆娘正抹着眼泪,说干部知道王老师家里有一头猪,这是卡子山那年唯一的一头猪,杀了之后,还必须“购你个半”。老老王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杀这样的儿童猪,老杀手的心软了。提起点血刀,抖抖索索,好半天,才眼睛一闭,朝着猪脖子一刀,小猪几声惨叫,像婴儿。一股血冲天而起,喷了老老王一脸。老老王知道这小黑猪与自己结怨了,心里一寒!

杀完猪,烫了毛,刮的白干白净,开膛破肚,去头,砍成两半。王老师就提着这大约七八斤重的半边猪去食品卖猪去了,因为要“购留各半”(食品是个已经消失了的名词,是那个时代为非农业人口提供肉食,食油的一个专门机构。)

 

老老王看见小黑猪跳上床,用锐利的猪蹄子踩踏他的心脏,用嘴撕咬他的咽喉,老老王痛苦万分,知道这是自己的宿命。艰难的伸出左手,指向墙角的那只布满灰尘的血盆。老王明白了,含泪找出点血刀,提起血盆,放在老老王床面前,抖抖索索,就像当年老老王杀小黑猪那样,闭着眼睛一刀!老王知道这一刀砍在老老王灵魂的脖子上,这是个记号,到阴曹地府是要接受阎王的惩罚的。

老老王瞬间咽气了,脸色安详,撒手而归。

老王小时候唯一可以炫耀的是家里的锅从没生过锈,因为他爹是杀猪匠,比别人家油水好。按照老规矩,杀完猪,除给点刀把子钱外,猪毛,猪小肠归杀猪匠所有。猪毛小肠都可以卖到供销社。当然小肠也可以炼成化猪油,焦枯的油渣子那是难得的美食。

老王他娘当初也是看中这一点才嫁给老老王的。是啊,饿不死的手艺人。

老王决定跟老爹学艺的时候,老爹说:“学个别的什么艺吧,这个艺是要还来生的。”

老王说:“哪有什么来生,过好今生就行了!”

老爹唉了一声后,说:“好吧。不过,你要记住:干我们这一行要脾气好,千万不能动怒。一出手就没后悔的余地了。”

 

老王出师之后,顶替了老爹。态度好,手艺好。这手艺,既包括杀猪的干净利落,砍成肉块的规则整齐。还包括血占。杀猪时根据血量的大小,方位,速度预测吉凶。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占卜方式。

乡村的年猪肉,是各有各的形状的,座子,二道座,槽头,肘,园尾,乡村人都一眼能看出来,不同部位的肉有不同的味道和功用。比如槽头肉最差,但适合做粉蒸肉。座子和猪蹄自然是来了贵客才烧,洗,剁了,切了,用砂锅煮了,把香喷喷的腊味端到贵客的面前。

 

老王杀猪的时候,政策好了,也不“够留各半”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年猪杀,都是大肥猪。不必担心杀儿童猪了。但这时候还交农业税,提成款。没交完这些款项的人家就到村里领不到宰杀证。杀猪匠也不敢给你杀,要罚款的。这个叫“揪猪尾巴儿”。


那年老宋家的儿子在县城读高中,穷的舔灰,交不起农业税。找到村支书,央求打个宰杀证。老支书在老宋的唉声叹气声里也唉声叹气。后来,老支书终于给办了宰杀证。

正规的格式应该是这样的:

同意宰杀

 

        村支书李有才

                 卡子村村委会(盖章)

 

老李给老宋的宰杀证是这样写的:

同意宰杀村支书李有才卡子村委会(盖章)

 

老王看了宰杀证,轻轻的笑了一下,给老宋把年猪杀了。

后来政府的干部说老宋没交农业税,要罚款。老王出示了宰杀证。干部就去找老支书。老支书慢悠悠的说:“老宋硬求着我说好话,我也没办法,又不能违背政策,只能同意宰杀我了。”

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反正年猪已经杀了,钱只能欠着。

第二年,又要揪猪尾巴儿,老宋又找到老李,老李再也不敢玩文字游戏了。老宋唉声叹气,老王想了半天,给递了个点子,悄悄的说:“你把猪赶到院子村我姐夫那儿,就说卖给了他,我给你把猪悄悄杀了,你然后把肉背回去。”

事情就这么做了。干部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又要罚款。老王说:“这事我不知道,只知道老宋确实把猪卖给了我姐夫,然后买了点肉回家过年。你们啊,也别把事做绝了。”干部想了想,这钻政策空子的事也不好多追究,也就算了。老宋的农业税只好又欠着。

 

老王的血占也很灵。但老王继承了老爹的风格,很少说,但他心里明白,这家的财运如何,或者是否有血光之灾。主人问起,老王只是微微的一笑:“财运好!财运好!人也好!”从不多言多语。是那几个知心朋友,他也会很含蓄的说,你要注意些什么什么。


那年老王自己杀年猪,吃完年猪酒。老王有些闷闷不乐。他知道明年他可能有些不顺。他想起老爹说的做这一行,一定不要动怒,关键一个忍字。

第二年,老王格外谨慎。但脾气一向很好的老王还是没能忍住。他杀了人,进监狱了,三年牢。

那年冬天,也下雪,天很晚。老王杀完猪回家,忽然听到前面一个女人的声音喊救命。老王心里一紧。赶忙跑过去,只见一个流氓正要对一个女子图谋不轨。老王吼一声:“畜生!”

那流氓居然没跑,很横的说:“是我女朋友,你坏老子的好事,老子打死你!你晓得老子是谁吗?老子是江湖一点红!”

流氓抓起一块石头朝老王砸去,又从雪地里捡起一根木棒向老王打来。老王躲避不及,打在头上,只听一声嗡。老王怒了,不自觉的摸出点血刀,朝流氓刺去,噗的一声,流氓倒地,一股血冲天而起。

流氓死了,果真是江湖一点红,一个无恶不作的流窜犯。遇到老王,却成了雪里一片红了。老王虽然见义勇为,但防卫过当,理应法办。

三年后,老王出狱,村民燃放鞭炮迎接。出狱后的老王改行了,不杀猪,改养猪了。养的卡子山土猪-------小黑猪。吃草,山上散养。肉质鲜美。销路很好。武汉广州的客户经常开着车来收购。老王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参考文献:卡子村志----屠夫篇----老王外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