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 : 健 忘 、多 寐 ) 人参汤 治心烦虚烦 , 恍惚多 忘 ,神思不宁。方见“胸痹心痛· 人参汤 ”。 三才汤 治暑邪久热 , 睡眠不 安。方见“温病·三才汤”。 开心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 十四方。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 分 , 茯 苓 二 两 , 菖 蒲 一 两。为 末。 饮服方寸匕 , 日服 三次。《圣济总 录》为蜜丸服 ,治心虚善忘。 天丝 饮 《辨证 录》卷四 方。 治健 忘。巴戟 天 一 两 , 菟 丝 子一 两。水煎服。 木通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 十六方。治风 热多睡 , 头痛 烦闷。 木通 ( 锉 ) 二 两 , 粳 米二 合。水煎 豉、竹茹 , 取汁一 盏半 , 去 渣 , 下米 煮粥 ,温食之。 牛黄散 治上焦有热 , 心烦不 眠。方见“口唇舌病·牛黄散 ”。 乌梅豉汤 《外台秘要》卷二 引《肘后备急方》方。治大病瘥后 , 虚烦不得眠 , 腹痛懊 。豉 ( 绵裹 ) 七合 ,乌梅 ( 擘 ) 十四枚。先以水煮 乌梅 , 后纳 豉 复煮 , 分二 次温 服。 若无乌梅 , 用栀子四枚。 孔子大圣知枕中方 《备急千 金要方》卷十四方。《寿世保元》名 聪明丸,《医碥》又名 孔圣枕中丹。 治心悸不安 , 失眠健忘。龟板、龙 骨、远志、菖蒲各等分。为末 , 每服 方寸匕, 温酒调下 ,日三服。 孔圣枕中丹 亦名孔子大 圣 知枕中方。方见本病证门“孔子大 圣知枕中方”。 水火两滋汤 《辨证录》卷 六 方。治水火两 衰 , 热 极不能熟睡 , 甚至日夜眼不能闭。熟地三两 , 肉 桂二钱, 菟丝子一两。水煎服。 仙灵脾酒 治老人昏耄健忘。 方见“中风·仙灵脾酒”。 宁志膏 治虚劳 , 健 忘失眠。 方见“癫狂痫·宁志膏 ”。 地骨皮饮 治伤寒后虚烦 客 242 不寐 六画~十二画 ] 热 ,数夜不得寐。方见“伤寒·地 骨皮饮”。 芍药栀豉汤 治产后虚烦不 眠。方见“产后病·芍药栀豉汤”。 朱雀丸 《类证治裁》卷四方。 治心肾不 交 , 健 忘 , 神 明不定。沉 香一两 , 茯苓四 两 , 人 参二两。为 末 ,蜜丸服。 交合汤 治 夜不能 寐。方见 “惊悸怔忡·交合汤”。 交泰丸 治失眠。方见“惊悸 怔忡·交泰丸”。 远志 散 治 健 忘。方 见“头 痛·远志散 ”。 肝胆两益汤 《辨证录》卷四 方。治胆气虚怯 , 夜不能寐 , 睡卧 反侧 ,辗转不安 , 或少睡即惊醒 , 或 再睡而恍如捉拿。白芍一两 , 远志 五钱 ,炒枣仁一两。水煎服。 龟甲散 《圣济总录》卷四 十 三 方。治 心 失 志 善 忘。 龟 甲 (炙 )、木通 ( 锉 )、远志 ( 去心 ) 、菖蒲 各半两。为末。每服方寸匕 , 渐加 至二钱 , 空腹酒调下。 《圣济总 录》卷 一 百八 十六 方。功能 开心 智 , 强 力 益志。龟 甲 ( 去 裙 襕 , 醋 炙) 、龙骨、远 志 ( 去 心 ) 、菖 蒲 ( 切 焙) 各等分。为末 , 每服一钱 , 温酒 调下 ,空腹食前服 ,日服二次。 定志小丸 治忽忽 喜忘。方 见“惊悸怔忡·定志小丸”。 练中丸 治发落耳鸣健忘等。 方见“便秘·练中丸 ”。 茯神汤 治虚劳烦躁 , 不得睡 眠。方见“虚损·茯神汤 ”。 栀子甘草豉汤 治伤寒虚烦 不得眠 ,甚则反复颠倒 , 少气 , 心中 懊 。方见“伤寒 · 栀 子甘 草豉 汤”。 栀子生姜豉汤 治伤寒虚 烦 不得眠, 呕吐 , 甚则反复颠倒 , 心中 懊 。方见“伤寒 · 栀 子生 姜 豉 汤”。 乳香散 治胆风不得睡眠 , 精 神恍 惚。方 见“癫 狂痫 · 乳 香 散 ”。 养心丹 《鸡峰普济方》卷 十 一方。功 能宽 神 消 虑 , 全 志 通 神 明。治健忘。朱砂、乳 香各 一分 , 酸枣仁、茯苓各半两。为末 , 以枣 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 , 空腹清 水送下。 流水汤 《外台秘要》卷十 七 引《小品方》方。治虚烦 不眠。半 夏( 洗净 ) 二两 , 粳米一升 , 茯苓四 两。水煎。每 服一升 , 日三次 , 夜 二次。忌羊肉、饧、醋物。 萸芍熟地汤 《辨证录》卷 十 方。治肝肾阴虚 , 不能养心 , 至夜 口干 舌 燥 , 心 烦 失眠。熟 地 黄 二 两 , 山 茱 萸、白 芍 药 各 一 两。 水 煎服。 梅实丸 治 伤寒后胆冷不 得 睡。方见“伤寒·梅实丸”。 琥珀 散 治 血 虚 惊悸 少 寐。 方见“金刃刺伤·琥珀散 ”。 葱白大枣汤 《外台秘要》卷 四引《肘 后备急方》方。治霍乱 后 烦躁 , 睡卧不安。葱白二十茎 , 大 枣二十枚。水煎顿服。 茹散 治中焦热痹 , 善忘不 乐。方见“脏腑热证· 茹散 ”。 强记 汤 《辨证 录》卷 四 方。 治年老肾虚健忘。熟地、麦冬、枣 仁 ( 生 ) 各 一 两 , 远 志 二 钱。 水 煎服。 癫狂痫 三画 243 ] 酸枣仁丸 《太平圣惠方》 卷三方。治胆虚 不得眠。酸枣仁 (微炒 ) 一两 , 地榆皮一两 , 茯苓一 两。为末 ,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 十丸 , 糯米粥送 下 , 不 拘时候。 《太平圣惠 方》卷二十 七方。治虚 劳烦 热 , 不 得 睡 卧。酸 枣 仁 ( 微 炒) 、榆叶、麦门冬 ( 去心 焙 ) 各二 两。为末 ,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 十丸 ,以糯米粥饮送下 , 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九 十方。治虚劳 烦闷 , 不得睡眠。酸枣仁 ( 炒 ) 、地 榆叶 各 半 两。为 末 , 蜜 丸 如 梧子 大。每服三十丸 ,糯米饮下。 酸枣仁汤 《圣济总录》卷 三十二方。治大病后及虚劳不得 眠。酸枣 仁 ( 炒 )、榆皮 ( 切 ) 各三 两。为 末。每 服 三 钱 匕 , 水 煎 温 服。 《圣 济 总 录》卷 四十 二 方。 治胆风毒气 , 虚实不调 , 昏困多睡。 酸枣仁 ( 研、生用 ) 一两 , 腊茶 ( 姜汁 涂 , 炙焦 ) 二两。为 末。每服二钱 匕 ,水煎 , 不拘时温服。 《万病回 春》卷四方。治多睡及不睡。酸枣 仁( 和皮微炒 ) 、人参 ( 去芦 ) 、白茯 苓 ( 去 皮 ) 各 等 分。 水 煎 , 临 睡 冷服。 酸枣仁粥 《太平圣惠方》 卷九十六方。治心烦热 , 躁渴不得 睡卧。酸枣仁 ( 捣末 ) 一两 , 粳米二 合。以 米 煮粥 , 临 熟入 枣 仁 末半 两 ,搅匀食用。 《太平圣惠方》卷 九十七方。治 骨蒸 , 心烦不 得眠。 酸枣仁二两。以水二大盏半 , 研滤 取汁 , 用米二合煮粥 , 临熟入地黄 汁一 合 , 更 煮 熟 , 不 拘 时 候 服。 《医方类聚》卷十二引《神巧万全 方》方。治肝 胆病 , 或多不眠。酸 枣仁( 炒令黄色 , 以酒三合浸汁 ) 半 两 ,粳米三合 , 先以粳米煮粥 , 临熟 下酸 枣 仁 汁 , 复 煮 三 五 沸 , 空 腹 服用。 酸枣饮 《外台秘要》卷十 七 引蒋 孝璋方。治 虚烦不得眠。酸 枣仁一升 , 茯神二两 , 人参二两, 生 姜 三 两。 水 煎 , 分 二 次 服。 忌 酢物。 聪明丸 亦 名孔子大圣知 枕 中方。方见本病证门“孔子大圣知 枕中方”。 镇心丸 治惊悸不 得眠。方 见“惊悸怔忡·镇心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