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 现在骨质疏松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广泛,到底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呢?老龄、女性绝经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金晖指出,以下四类人群要小心: 绝经后妇女: 无论是到了年龄自然绝经的,还是因疾病等过早切子宫的女性,都需要定期检查骨密度。建议老年绝经期妇女应用雌激素比应用钙剂在治疗骨质疏松的方面效果更佳。 月经不正常的年轻妇女: 研究发现,年轻妇女也会出现骨质流失,这是因为部分妇女的孕激素反常,月经不正常导致后半生的骨质疏松。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素类、甲状腺荷尔蒙等药物,易引起人体内激素紊乱,从而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流失。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如甲亢、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肾性骨营养不良以及胃肠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器官移植等都会引起骨质疏松。 此外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及碳酸饮料等,缺乏体力活动,饮食中缺少钙或维生素D均会引起骨质疏松。青少年运动锻炼多者,其进入老年后骨质疏松不仅发生晚,而且较轻。还有患病卧床的人骨质疏松几率也大。 专家还提醒,预防骨质疏松首先应调整生活方式,饮食最好富含钙、低盐、含适量蛋白质;二是进行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三是远离烟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四是防止跌倒等;五是服用适量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骨骼中丢失的钙质。 据悉,目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是判定骨质疏松程度的金标准,主要是测人体的髋部和腰椎两个部位。如果医院条件有限或是担心射线对孕妇、儿童影响健康的话,可以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即足跟骨超声。建议上述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尽早干预,避免出现骨折、瘫痪等严重后果。 【整理编辑:时英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