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先生此言已点出教师这一职业的精髓。很多老师毕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无所索取,无怨无悔,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他们这种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赞美与歌颂。今天我想赞美叶小玲老师,她是我的同事,我的搭档,也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 小玲老师美在何处呢?美在她无微不至将满怀关爱融入学生心里;美在她循循善诱将满门心思倾注于后进学生转化教育之中;美在她甘受清贫将满腔热血倾洒于贫困山区教学里面。 无微不至,润物无声 因为这件事,小玲老师对这两个“小不点”也多加关心,特意安排她俩同桌。当了解到她俩因为家庭贫困,长期营养不良,身材矮小,小玲老师便经带她们去自己家吃饭,给她们补充营养。以致宿舍里的同学开玩笑说:“早知我也长矮点,可以经常到叶老师家吃饭。” 有一次,叶老师在电话里急着催我帮她送个学生去医院。原来吃饭时叶老师劝两个“小不点”多吃了些饭菜,饭后又多吃了一个苹果,因为硬撑着,海湾回到学校后肚子痛。叶老师从电话里得知后马上叫我帮她一起送海湾去医院检查,直至学生安然无恙才把她接回学校。事后有同事劝叶老师以后别再做傻事,现在老师责任大,帮好了没人奖,出了一点小事也可能会给自己惹来大麻烦。叶老师听后却一笑置之,她依然对学生给予慈母般的关爱。难道叶老师的做法是一般的师生之情吗?不,这是超越师爱的慈母情怀。 小玲老师对她们的关爱细致无声,但两位同学的回应却铿锵有力。中考时,碧绿摘得县里榜眼;海湾进步飞速,小升初在全县排四百多名,中考跃居全县第二十九名。虽然初中阶段的学业已经结束,但是她们三人间的感情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深厚。虽非母女,却更似母女。朋友们,试问一个关心学生比其亲生父母还细致的老师,她会不美吗?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2011年我又叶老师搭档,我们班有个叫彭伟浩的同学,父母外出打工,由奶奶照顾他的生活。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伟浩,思想散漫,无心向学,成绩一落千丈。作为班主任小玲老师不是急于追问他的成绩,而是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谈心交朋友,了解他的情况。刚开始伟浩内心抵触、拒绝与老师接触,有时明知老师要去家访,却有意躲避。小玲老师不但没有灰心,没有放弃,而且更加耐心细致,还多次拉我陪她一起家访,挖空心思从伟浩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来入手,耐心倾听,从侧面了解他过去的一些情况,用心挖掘他的闪光点。当伟浩沉迷网吧,流连忘返时,她四处寻觅,伸出双手,带其返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叶老师终于以真诚和信任为伟浩迷失的心灵点了一盏明灯。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伟浩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主动要求老师为他补回以前落下的功课。叶老师及时鼓励,亲自安排各科老师每晚轮番上门为他补习。后来伟浩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还考上了重点高中。想到浪子回头叶老师会心地笑了。我情不自禁为其点赞,觉得她才是最美的教师。 潜心教学,硕果累累 现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教师清贫众人皆知。因此,时有老师跳槽另谋高就。作为叶老师的搭档,她家的经济状况我略知多少,家具早已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尽管亲戚劝其前往珠三角发展,谋求更 好待遇,她依然委婉谢绝。情愿坚守在家乡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聆听春雨淅沥,夏蛙鸣叫;感受秋风微凉,冬梅幽香。伴随着四季的美景,情系山区,静心教学。 七寸粉笔写人生,三尺讲台铸辉煌。小玲老师二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她所带班班风正学风好,学生特别努力,优秀生众多。近十多年来,她已培育了六位中考状元,每年中考尖子生在县排名也较为靠前。如2008年中考,她带的九(4)班县前十名有四个,县前二十名有七个。她不但教学成绩突出,而且耕笔不辍。她的《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略谈价值观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等多篇论文在《广东教育》发表。近年来也收获了许多荣誉, 2008年她被评为汕尾市先进班主任,2009年她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2013年被聘为广东语文教学研究理事。 作者:陆河县实验中学 余庆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