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育儿技巧100条之30-----积极情绪 ――― 第30条 积极情绪 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冲动、不稳定和外露性,家长往往对处在消极情绪中的孩子束手无策,其实通过耐心的引导和培养,孩子能建立起积极的情绪,养成良好的自我调控习惯。 一、创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家庭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物质的、精神的,都要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在幼儿的教育中要保持和谐、耐心的气氛,有利于幼儿放松情绪,使孩子充分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如晚上睡觉前,家长可以讲故事、放轻音乐伴随着孩子进入甜甜的梦乡。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1、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人愉悦的情绪能感染幼儿,让他们以快乐的心情成长。家长不要把自身工作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入幼儿的教育过程,避免孩子处在不稳定的情绪环境。积极的情绪,孩子性格活泼、阳光,思维敏捷。 2、遇到困难、挫折而伤心时,让孩子想想自己是“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或某个英雄人物等等。为孩子树立正能量,促进积极的情绪情感。 三、鼓励肯定和引导 1、对孩子情绪的积极肯定和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受到鼓励后,他们会积极地完成任务,愿意做得更好。在赞美、表扬、关注中,孩子们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渐渐越来越优秀。 2、成人的关心。成人的关心呵护,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适当减轻孩子的负担,不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或安排过多的学习任务。如有的家长为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不顾孩子是否吃了消, 一班结束立马奔波第二班,孩子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反之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量力而行,让孩子愉快的投入学习,效果更佳。 3、合理宣泄不良情绪。能合理宣泄在生活中积累的不良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愉快生活的重要方面。孩子用适当的表情、动作、语言表达情绪,以达到宣泄的目的。家长应告诉孩子:哭泣、大笑、运动、倾诉等都是宣泄的途径,但不能不分时间、场合、对象地任意发泄,否则,易导致消极情绪扩大化。 4、人际关系。让孩子友好与他人相处,懂得分享、合作及互助等,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信任感,发展了自信,提高了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四、耐心倾听 幼儿身心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经常向成人提出一些天真的问题,在面对幼儿的问题和诉说时,家长要学会耐心倾听,并给予解答,同时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幼儿生气,行为过激时,成人给孩子一个解释、申辩的机会,让他说明产生此行为的原因,这样对孩子才是公正、公平的,渐渐使幼儿拥有正面情绪。 五、缓解方法 1、转移。通过柔和的语言,用新颖有趣的玩具或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渐渐平静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愉快情绪的事情上来。 2、冷却。可在幼儿情绪激动时,给予适当劝解,或暂时不予理睬,待幼儿冷静下来后,再跟他讲道理。 3、代币奖励。可用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等作为代币,让幼儿知道情绪很快平稳下来,就会有相应的奖励,从而使幼儿的正面情绪、行为得到强化。 4、安抚。友善、温和地安抚孩子,给予力量,缓解幼儿的情绪。让孩子明白伤心、生气都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快乐能使我们的身体变得健康。 5、自我调节。让孩子自我调节,反思、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如自己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想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想一想是否错怪了对方?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学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为幼儿营造积极的情绪,让他们体验到爱和关注,经历愉悦的情感体验。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让快乐浸润孩子的每一天。 公众号阳光露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