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路咸鱼: 谈谈价值投资中所谓的“高估” 对于价投来说,其实最困难的的不是股票价格跌了怎么办,因为不...

 昵称28056923 2017-09-19

      对于价投来说,其实最困难的的不是股票价格跌了怎么办,因为不管价格怎么跌,只要价值高于价格,自可高枕无忧。但自己手中的股票如果大幅上涨,倒往往让我们不知所措,“已经三、四十倍市盈率了,是不是已经高估了?要不要卖?”最终一咬牙,狠心卖掉之后,没过几年,发现股价又涨到了天上,而自己当时认为“高估”的价格,现在已经站在了山脚下。只有自己在心里默念“曾经有一支优秀的股票摆在我的面前…….”

      那要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呢?我觉得,首先要理解“估值”中这个“值”字的正确含义。“值”这个字指的是公司的价值,也就是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但事实上,这个“值”是根本没法准确估计的,特别对于一个优秀的公司来说,随这公司的不断成长,它的现金回报会逐年增加,但未来会增长到多少我们无从得知,因此,我们用所谓的市盈率、市净率等一系列估值方法都很难判断出当前的价格是否高估。那我们的估值还有意义吗?当然有。但我们的估值并不是要算出一个准确的数,低于它就说是低估,高于它就说是高估,而是要追求一种模糊的正确性。为了简单起见,我举下面一个例子:

       一个年青人已经参加了工作,但他急需用钱,因此他决定向别人出售他未来所有收入的1/10,也就是他会把每年的收入的1/10分给购买人,条件是必须现在一次付清,(这种权利可以转让)。假如他未来还能工作35年,那么你愿意用多少钱来购买他未来所有收入的1/10?这时候你肯定会考虑,这个年青人只要表现正常,他未来每年挣的钱肯定比现在的收入只多不少,那么用他现在年收入的3.5倍买入这个权利,至少不会亏。因此如果这个年青人出价低于他年收入的3.5倍,你就会入手。这种情况下,你就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只要这个年青人表现不出大问题,你至少不会亏掉本金。

      当然,这个安全边际不是绝对的,假如你对这个年青人很了解,有足够的把握他这一两年就会升职,收入会增长20%,那你还一定要坚持年收入3.5倍这个价吗?当然不,你完全可以把这个底线提高到年收入的4.2倍,以免被别人抢走这个机会,同时又保证了自己大概率不会亏掉本金。

      上面说的是投资中的安全边际。也就是我们买入的底线。但是很多人把它理解成为了企业的估值,事实上,在你买入这个权利并持续持有的这段时间,这个问题要复杂得多。比如,过了两年之后,这个年青人因为工作中表现得特别优异,获得了升职,工资翻倍,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来找你,说要用相当于这个年青人现在年收入的3.3倍来购买你手中的这项权利,你会怎么做?你肯定会让对方哪凉快哪待着去,因为这个年青人如果真的特别优秀,他未来的收入一定不限于此。如果对方在这个价格上增加一倍呢?你也未必会答应,因为对一个很优秀的年青人来说,未来收入再翻一番并非难事。再增加到三倍、四倍呢,或许你会犹豫,但如果这个年青人真的非常优秀,恐怕你还是不会就这样卖出,因为对于一个优秀的年青人,三、四倍的收入也绝非他的极限。对你来说,很有可能拿在手里比卖出要划算得多。同时由于你的买入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对你而言继续持有的负担也要小很多,因为几乎不可能损伤到你的本金。这个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算出一个准确的估值,但仍然保证了很高的胜率与预期回报,这就是我理解的“模糊的正确”。

       那么换到股票上呢?同样的道理,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是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的。目前收入、利润的三四倍极有可能不是它的极限。那么对于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如果它当前市盈率是三十倍、四十倍乃至五十倍,是否就说明它现在高估了呢?很有可能不是的。下图中$格力电器(SZ000651)$ 2008年初市盈率一度达到50倍左右,但现在的股价已经远远把它踩在了脚下。更重要的是,格力现在市盈率只有12倍,从分红和现金流情况来看,格力现在的价格依然有安全边际。因为对于一家优秀的公司,它是能保持持续增长的,目前收入、利润的三倍、四倍极有可能不是它的极限。

       那么,既然单纯靠市盈率判断是否高估不靠谱,我们是不是找到一家“优秀的公司”买入,就可以安心躺着睡大觉了?当然不行,因为没有人能保证一家“优秀的公司”能永远优秀。就好比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个“优秀的年青人”,他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升职下去,因为他的能力可能遇到瓶颈,他的职业可能遇到天花板,他有可能因为工作中出错影响了职业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他保持关注,时常对他收入的潜力进行评估,判断他收入的天花板。同样的,对于一家公司,它所在的行业可能衰退,他的管理层变动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威胁他的地位,它可能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总之,对于一家“优秀的公司”,我们也需要时刻睁大双眼,紧盯它的优势是否会丧失。如果他不再优秀,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也就快到卖出的时候了。(当然,除了这家公司以外,如果市场上有同样优秀但是更便宜的公司,我们也大可以把股票换过来。)

       但是,判断一家公司是否优秀,确实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必须要建立在对公司,对行业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特别是在我们长期持有一家公司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事件,让人怀疑这家公司是否还能继续保持优秀。有些事确实能严重影响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例如网宿科技的CDN业务在众多互联网大佬的入侵下,优势丧失殆尽。但有的时候,我们认为会导致一家公司不再优秀的事件,并没有从根本上削弱一家公司的优势。 例如当年的“国八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贵州茅台(SH600519)$ 等白酒企业会就此一蹶不振。但很多对白酒行业、对茅台有着深刻认识的投资者,却坚定地买入了,而后续的发展也如他们所料:随着普通居民消费能力的快速提升,迅速填补了官场消费的空白,至今茅台依然无比强势。

      在我们的投资生涯中,恐怕免不了这样的错误判断,但这是人的能力所限,无法完全避免,判断一家公司是否还能保持优秀,是价值投资中最大的难点,也是价值投资的挑战与魅力所在。

       这两天,又有消息说格力要收购夏利,很多人对此不看好,我也对此不乐观,但是是否格力就一定会失败呢?或者说即使失败了,又是否会影响格力的核心竞争力呢?最终如何,还需要让时间来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