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知功夫如何做

 精有 2017-09-19

 01 觉察与觉知

觉知,在修行的初级阶段其实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对情绪、感受和念头来临的觉察(用觉察,就是说你察觉到就行),第二步是对实相的觉知。

第一步是需要我们训练的,是为第二步做好准备,阳明先生所谓“致知”;第二步是先验的,自动的,阳明先生所谓“诚意”。

 02 觉察训练

先举一个例子,我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她正处于对大小便自理的培养阶段,我们父母经常会用语言对她提示。当我们开车回老家,高速路上每到一个服务站之前,我们都会问她“要不要拉尿尿啊?”,帮助她提起一个注意力在上面(抱歉,例子有些粗鄙啊~),这就是对第一步觉察的训练,显然很有效。

虽然我们是成人,但在对内心情绪、感受和念头的觉察上还是一个婴儿,并不敏感,通常情况是:感觉开心刺激就想延续和重复这种感受;感觉不舒服,情绪就来了,不发出来就更难受,不敢发就强行忍住,也是一个难受;一个念头来了就随着它转,转来转去最后变成了放不下的欲望和情绪。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需要时常有个提醒,在这个“当下”喊“暂停!”而这个提醒又只能是“自己提醒自己”。觉察的必要性就体现在这里。

有人说,要做到时时刻刻觉察自己的当下,太难了。说难的人,也许有一个误会。

举个例子,你需要时时刻刻觉知自己“饿”的感觉吗?当然不用,那个饿的感觉来了,你自然会知道。那我让你时时刻刻觉察“不饿”的感觉,你做得到吗?你会说,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是根本没有必要嘛。

对了,保持对当下的觉知,也是让你保持对当下情绪、感受、妄念邪念来临时的察觉,不是让你保持对“正念”的觉察,一旦你的所有念头都是“正念”,你就成了“觉知”本身。

当然,也会有不知道饿的时候,不然就没有“废寝忘食”的成语了,一旦我们被其它强烈的欲望和念头所裹挟,连“饿”、“困”这些基本生理感觉也是会被遮蔽的,不信你可以去看看赌场那些红眼的赌徒,网吧的那些沉迷游戏的玩家,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时刻保持对当下的觉察是一个入门的基本功,纯熟之后,你被情绪、感受和念头带走的时候将会越来越少,这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03 觉知是关键

工夫的难度其实在第二步:对实相的觉知。也就是阳明先生说的良知“知善知恶的当下”。

难在哪呢?难在你的心不诚,你会自欺,不愿意当下承认这个实相,不愿意根据对实相的判断去为善去恶,去纠正心体之偏,你会充分发挥思维的作用,再拿诸多借口来权衡、搪塞。

拿抽烟举例:想抽烟的念头袭来的当下,通过觉察,我们感受到“想抽烟的欲望”,其实就是一种心里痒痒的感觉,良知对这个实相的判断是“这是一种束缚我们的物欲之瘾,不好”,明明知道不好,明明自己已经下了戒烟的决心,但还是找理由迁就自己“老板给的,不抽不给面子”,“就抽一口”。。。

再比如情绪,明明怒气来的当下已经觉知到它只是一股能量,良知对这个实相的判断是“这是一种人类的自然秉性,让它在你的体内自由流动吧”,但你就是对良知的判断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是要把脾气发了才解气,气消了才发现于事无补,然而懊悔不已。。。

这就是为什么儒家反复要强调“戒慎恐惧”,“诚意”,不要自欺的原因,不要拿“用思维推理出来的假相”来迷惑自己,这就是做好这个功夫的关键。

 04觉察与觉知的主体

在修行阶段,我们姑且可以这样表述:“觉察”是心之所发,即我们刻意提起的注意力;“觉知”是性之所发,即良知的不虑而知的判断。

l觉察
所谓觉察,就是心生一念去放退杂念,不起妄念,即“心与妄念离”,使当下一念不离开当下的行为。

我们的良知具足随感随应的性能,所以我们在日常做工夫时,就要把注意力提起到当下的“感”上,不然如何“随”呢?

如果有了情绪,有了欲望,有了闲思杂虑,便会转移或者降低我们的注意力,即便良知的觉照发生,实相也会与我们擦肩而过,而你浑然不知,因为你不是在“走神”,就是深深陷入在情绪当中,或者欲望强烈,正在寻找理由借口搪塞,如此种种。

l觉知
所谓觉知,就是觉察到实相,就像镜子照物一样,是什么样子就照出什么样子,不带任何自己的知见。如果是情绪,良知觉察到的实相便是一股气,一股能量;如果是你的起心动念,良知能够觉察到它的是非善恶。

良知就是“性”,是心之本体。良知的觉照是如影随形,随感随应的,不需要我们提起来,你也提不起来这个“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它被遮蔽了;

l良知就是性
人之性,是具备这样一个能力和能量的东西,你如果随顺它,它就可以将你变成最应该,最合适的本来样子,而我们觉照的主体“良知”,就是具足这个性能的“性”,它知善知恶,知是知非,它能洞察一切事物、情绪、念头的实相,你如果随顺它,它就会让你一天比一天更好,就能够成为圣人,成为佛。

就像一颗椰子树的种子,你随顺它,将它种到热带的土壤里,而不是泡在寒带的水里,它喜欢充足的阳光和海风吹拂,你就让它与沙滩为伴,最后生长发育,便是一棵挺拔高大,硕果累累的椰子树,让它变成最后这个本来面目的就是“椰树之性”,它就存在于种子里。

孟子曾经说“山之性”(土之性):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遭到人们用斧子去砍伐,还能够保持茂盛吗?当然,山上的树木日日夜夜都在生长,雨水露珠也在滋润着,并非没有清枝嫩芽长出来,但随即又有人赶着羊去放牧,所以也就像这样光秃秃的了。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曾有过高大的树木,这难道是这山的本性吗?

先生曰:“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良知就是性,就是这个“造化的精灵”,就人类来说,它就是气血能量运转造化的规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它的造化功能只有在你“无一毫人欲之私”的时候能够畅顺地运转,能彰显你高深的智慧。

我们每个人。如果也能顺着人之性,那最后会是怎样的结果呢?曾经郁郁葱葱的牛山,已经硕果累累的椰子树,都隐约透露出答案,古圣先贤用自身做了实验,他们留下的经典也通过语言文字描述了那个境界,那个从容、自在、安宁、祥和的圣境。

我的一位朋友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得了癌症,于是他忧心忡忡,失眠,惶惶不可终日,无论何种心理治疗都不能见效,后来去大医院复查,确定为误诊,专家最终还给他一个真相,然后他之前的所有症状全部消失,每夜都能睡一个安稳觉。

实相就是真相,我们之所以放不下物欲,摆脱不了情绪困扰,看不清自己的起心动念,都是由于没有感悟到心的实相,而这个实相便呈现于良知判断的当下。可见,实相对一个立志成圣的心学门人是多么重要。

内心随时保持对当下实相的觉知,是成圣的不二法门。共勉!


此为潘鹰专栏的第14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