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水果店都上新了一种圆圆小小的水果,那就是冬枣。别看人家个头小,冬枣皮薄肉脆,甘甜清香,成为了不少人当季水果首选。 其实冬枣并非指的是冬季成熟及上市的枣子,而每年7月至10月,才是大量冬枣上市的季节,早熟冬枣一般在8、9月份上市。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水果,之所以叫冬枣只是因为相比其他果物,枣树成熟期比较晚,果实生育期12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接近冬天,所以就叫冬枣。 冬枣不仅酥脆鲜嫩,香甜可口,还有“维生素丸”的美称,富含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是老少皆宜的美味水果。冬枣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肉维生素c含量高达380~600毫克(维生素c补充剂所能提供的维生素C一般为60毫克),是苹果的70倍,柑橘的16倍,以往被认为富含维生素C的山楂也甘拜下风。 冬枣的功效与作用 1、解酒 富含果糖和维生素C,是冬枣帮助解酒的秘诀,从古时候开始,果糖和维生素C就被当做解酒的良药,而且冬枣里面有的涩味成分,就可以分解酒精,帮助人们头痛清醒,从酒中醒来。 2、调节免疫 近代科学家还发现冬枣中含有较高的环磷酸腺苷(camp)等物质。camp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冠状动脉,降低胆固醇,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3、健脾养胃 冬枣具有健脾养胃,益血壮神之功效。 4、保护肝脏 冬枣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维生素C以及环磷酸腺苷等,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能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增加血清白蛋白含量,调整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等作用。在临床上,大枣可用于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辅助治疗。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 5、防治骨质疏松、贫血 冬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有骨质疏松,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 6、防治心血管病 冬枣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于健全毛细血管、维持血管壁的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冬枣中还含有芦丁成分,芦丁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药物,故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的防治有很大帮助。 7、保护肌肤 维生素C是强力的抗氧化剂,是对抗自由基对抗衰老的最好武器,维生素C可以还原黑色素及抑制黑色素产生,可以达到淡化已形成的斑点及色素沉着,也可以改善皮肤色泽,在临床上常被用于美白治疗。所以说冬枣可以美肤一点都不假。 枣脆甜清香,但很多人存疑:“这么甜,不会是用糖精或甜蜜素泡的吧?”“听说红色冬枣都是用糖精催熟的糖精枣?”其实,由于品种的天生优势,冬枣根本不需要额外用甜味剂来“增甜”。 不过市场上确实有些人,为了赶在冬枣大量上市前赚一笔,动起了歪心思。各类报道中不法商贩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给生枣泡个加糖精钠或甜蜜素的热水澡。在用甜味剂增甜、热水浴催熟上色后,原本青绿的枣皮会变为红色,并且吸附一定量的糖精或甜蜜素。这样乍一看,确实与熟透的冬枣有几分相似。 现在就教你两招辨别冬枣: 1.颜色 自然成熟的冬枣:红色深浅不均,并且会呈斑点状散开,不红的部分略微发黄则表示甜度较高; 用水烫熟的冬枣:红色分布的异常均匀整齐,而且通常是全红或者青红分界明显。 2. 味道 熟透的冬枣:果肉酥脆,甜味均一自然; 泡熟的冬枣:通常只是表皮甜,甚至可能甜得发苦,而枣肉还是干、柴、酸涩的。 冬枣不能与以下食物同食 1.海蟹 冬枣与海鲜虾蟹同食容易患寒热病,同时虾蟹等食物中含有五价砷化合物,如果与含有维生素C的生果同食,会令砷发生变化,转化成三价砷,也就是剧毒的“砒霜”,危害甚大。长期食用,会导致人体中毒,引起免疫力下降。 2.鱼类 鱼类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而冬枣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一起食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两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并且可能影响肠胃消化。 3.萝卜 冬枣不适合与萝卜同时食用,萝卜含有维生素C酵酶,会破坏冬枣中维生素C的结构,导致维生素C的减少,降低营养价值。此外,黄瓜也因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同样不宜与富含维生素C的冬枣同食。 4.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含有较多的矿物中,尤其是铁和铜等金属元素,这些金属离子极易使冬枣中所含的维生素C氧化而失去功效。补充维生素C的人也不宜食用肝脏。 5.牛奶 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会与冬枣中维生素C发生反应,使维生素C失去其活性,同时也会降低奶制品中优质蛋白的吸收和利用。 注:冬枣一次不宜食用太多,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责任编辑:南方 |
|